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朱文宏 《现代测绘》2006,29(1):40-42
认为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程项目的质量评定采用定性加定量的评定方法,结合检查过程中的经验,对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成果质量检查验收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国家用以查清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和规律的一项工作,又称土地详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土地详查的延续,但又不同于土地详查,其重点是通过对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权属界限的调查,对土地利用数据与图件进行更新。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根据国家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要求对原有的土地利用图件与数据进行处理,建设基层土地利用数据处理和管理需要的数据库。本结合江苏省苏州市1:5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及建库,对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外业数据保持一致是确保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福建省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情况为背景,介绍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内外业一致性检查的方法和过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成果检查的特点,对从事该领域生产和研究的专业人员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过去土地详查、变更调查由于采用图纸调查,图件管理,调查技术和手段落后,基础资料难以做到图件、数据、实地相一致,不能准确地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问题,本文结合了"3S"技术在现阶段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应用,主要论述"3S"技术是现阶段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最佳技术。首先介绍"3S"技术的优点和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应用,然后根据新旧技术的比较分析了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具体方法,探讨了3S集成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环境。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应用"3S"技术是目前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分析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的设计目标和思路,介绍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系统的功能设计。用图示的方法阐述了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流程。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建立了惠安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文中具体阐述了图幅层、地类界线层、属性编码等关键数据在ArcGIS中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项目实施在即,其成果质量检查与评定的设计是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根据项目需求,探讨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成果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土地利用数据缩编成果质量元素及其权重,土地利用数据缩编成果质量错漏分类和质量评分方法;提出了分阶段性分工序对项目成果质量进行监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业数据采集、编辑的工作量大,处理成果的数据精度、图形拓扑关系和属性逻辑关系的准确性要求高,这就要求数据处理方法要合理。本文结合宜兴市1∶5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项目的生产实践,简单介绍了运用Geoway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的方法、过程。  相似文献   

8.
冀书叶 《东北测绘》2012,(5):185-187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各尺度比例尺成果转换的关键,选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成果质量的控制。本文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省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为例,详细阐述了缩编的技术方法及流程,探讨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的成果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系列土地调查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快速、准确地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软件系统的需求、特点、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该软件系统将整个图件更新作业流程一体化,实现了GPS、RS、GIS技术集成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快速更新。  相似文献   

10.
《浙江测绘》2003,(4):30-3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极为频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合理利用土地、有效保护耕地,必须查清各类土地的面积、分布和利用情况,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和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本次更新调查的主要目标之一。本从内容、要求、采集工艺流程等方面对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建立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是土地利用数据库得以应用的基础。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系统的建设,提高了更新调查的效率和质量,为提供图数实地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数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综合评定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其权重、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并建立评价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从而验证模糊综合评定法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耕地需求量预测的加权模糊-马尔可夫链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耕地利用动态度为度量,利用模糊有序聚类方法将耕地需求量划分为不同的模糊状态区间,利用模糊集理论构建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改进传统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用改进后的模型对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较传统的预测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在结合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基础上完成的。在临川区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建库的基础上,研究了建库过程中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因子,给出了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与因子的权重。以模糊数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建立了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极限综合评价法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复垦的基础性工作,而不同评价方法的选取将影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进而影响土地复垦的决策工作。作者对现有的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可拓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极限综合评价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鹤壁市第八煤矿的土地复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比传统的评价方法有更好的适用性,且操作简单,得出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地理信息数字产品的质量特点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科学评定DLG数字线划图的质量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应用模糊数学理论,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定DLG数字产品的质量,并且建立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因素和权重等。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DLG数字线划图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一步验证此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GIS应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及应用目标的实现;而缺少数据质量衡量指标的GIS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将无法得到用户的信任。因此,本文针对GIS数据产品的质量评价问题,基于模糊推理为主的重心综合评判法思想,提出应用模糊重心综合评判法对GIS数据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实例与模糊评判法进行比较,证明模糊重心综合评判法评判的结果更为合理、可靠,认为其在GIS数据产品的质量评价方面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 at the Mu Cang Chai district; Yen Bai province (Viet Nam) has been done using Random SubSpace fuzzy rules based Classifier Ensemble (RSSCE) method and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rainfall data. RSSCE which is a novel classifier ensembl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predict spatially landslide occurrences in the area. Prediction of temporally landslide occurrences in the present study has been done using rainfall data for the period 2008–2013. A total of fifteen landslide influencing factors namely slope, aspect, curvature, plan curvature, profile curvature, elevation, land use, lithology, rainfall, distance to faults, fault density, distance to roads, road density, distance to rivers, and river density have been utilized.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RSSCE and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rainfall data are promising methods for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 Finally, landslide hazard map has been generated by integrating spatial prediction and temporal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landslides for the land use planning and landslide hazar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中存在受主观性影响较大的缺点,研究基于可拓学理论,构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并以位于河北省廊坊市西南部的大留镇为实验区,实现了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物元模型是进行土地利用用途适宜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所设计的物元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证研究结果能够反映实验区实际情况;土地适宜性动态评价物元模型是以后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镇江新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为例,介绍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空间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情况,该数据库为工程实施后的相关评价工作提供了较好的资料基础。通过对数据库中的土壤环境质量、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等相关评价,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住单元绿地景观遥感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人类改造最彻底的景观,城市中的居住单元是与市民最息息相关的景观单元。绿地是居住单元的重要自然要素,在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吸尘消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住单元景观质量的优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景观生态学理论共同形成了对生态系统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的独具特色的研究模式,而利用景观指数对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化研究是这种研究模式的基本内容。传统的景观指数研究多基于TM、SPOT影像在较大尺度上开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居住单元这样的小尺度上研究景观格局还较少。本文具体介绍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居住单元绿地景观斑块的整个过程,并选取绿地覆盖率、斑块密度、分维数、均匀度指数和最大斑块指数等指数,分析了厦门居住单元的绿地景观结构,最后采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对选取的居住单元作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