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碧琼 《贵州气象》2004,28(3):45-46
从气象电报传输,气象电报传输备份系统、台风位置报接收、航危报传输及自动填图等几方面对海南省气象电信业务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针对气象电报传输的特点和要求开发的上行气象电报传输软件的功能特点与实施方法,该软件已在全省各气象台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空气象电报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码或错误,武汉中心气象台设计并开发出一套高空气象电报翻译软件。着重从电码资料预处理和电码要素翻译两个方面介绍了该软件的模块功能,同时指出了该软件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电报技术运用促进了天气预报业务的实现。电报作为当时最先进的通信工具,加速了气象观测数据的接收和气象信息传播的速度;而气象密码、广播电码的编排和规范,更是在中国天气预报业务最初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民国时期气象电报相关档案史料的梳理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民国气象电报的形成以及它与天气预报业务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丁善文  贾汉奎  王德众  赵勇 《山东气象》2006,26(3):49-49,51
主要介绍了基于FTP文件传输方式,实现对各类气象电报自动编辑与传输软件的功能和使用,系统具有通用性好、传输快捷、稳定、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全省气象电报收集、分发系统是负责收集全省各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及时处理并分发到北京、香港、澳门等各个服务单位,它有易操作,报文处理迅速,易维护等特点,提高了电报的传输时效。  相似文献   

7.
谢永德 《黑龙江气象》2002,(2):29-29,31
气象电报在上传北京气象中心的过程中,经省级网络中心服务器接收到报文后,自动生成带有发报站发送上行报时间、站号、报类、时次等信息的文件.该文件存放在IBM主机上,是确认发报成功的唯一依据.台站用FTP客户端软件上传电报到省气象网络中心后,时常会出现报文不明、丢失等收不到回执.其主要原因是省气象网络中心的收报服务器上的报文存放目录给发报用户较高的权限,用户登录到该服务器之后,可以人为对报文文件进行更名或删除.因此,上传报文的安全得不到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唐兵兵  杨帆  王萍  刘克凡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Z2):264-265,268
介绍各类常见气象电报的格式、规范,总结识别气象电报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鹿邑县气象局在年轻局长、高级工程师王洪涛带领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构建和谐单位,在气象业务和服务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近两年来,地面测报、报表及农业气象测报错情率均为0.0‰,气象电报传输及时率为100%。2007年老子生日庙会、夏收夏种、汛期及麦播期间的气象服务,积极主动,准确及时,科学高效,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7年6月中旬末的人工增雨,为全县秋作物播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EZFTP.OCX是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Active X控件 ,它通过 WINNET.DL L(由 IE3 .0或以上版本提供 )代码为 Visual Basic,Access,及 Visual C 4.0提供 FTP协议支持。结合陕西省局气象航危电报电路调整 ,省气象台组织编写了相关的气象电报编报及传输处理软件。1  EZFTP.OCX简介1 .1 安装  标准版的 EZFPT.OCX采用异步传输模式 ,使用时必须和 COOL.STF提供的 winnet.dll一起存入 \windows\system或 \winnt\system3 2下 ,并将之注册 ,注册命令为 :REGSVR3 2EZFTP.OCX。1 .2 EZFTP.OCX属性username-string登…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天气预报和气象科研离不开气象资料,气象资料由分散在各地的气象观测站观测记录并由各中心进行收集,然后再集中送给气象预报台和研究机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气象电报的发送与接收基本上都交给计算机处理,既提高了速度也提高了准确度。我国的几大气象中心都负担着繁重的电报转发任务,各大中心目前基本都使用PDP小型机,它的实时操作系统和电报交换软件,很好地完成了气象电报的交换任务。但该机型是国外七十年代开发生产的,已属过时设备,配件难以找到,给维护造成了很大困难。目前正在建设中的“9对矿工程,将给气…  相似文献   

12.
在气象通信网络系统中,气象信息资料如地面报、高空报、城市预报和旬月报等传输时效性极强。为核查气象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辽宁省气象台每月都要将全省各台站上个月的通信传输时效和传输质量以及业务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然后结合各台站的具体情况,使用中国气象局信息网络部研制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管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和人工统计方法制作出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质量报表报送上级气象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13.
殷建国  曹山明 《气象》1985,11(11):30-32
目前,我国的气象电报均用电传机进行传输。电报报文根据国家气象局规定的统一格式编制,形式固定。收到报文后,通常是由人工对电码进行翻译,效率低,且不便于整编处理。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电传电报的实时处理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为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情报室研制了农业气象旬报计算机处理系统,实现了电传电报报文的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准确、及时和完整地收发气象综合观测资料和服务产品是开展天气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对青海省气象通信系统、信息传输业务流程和传输业务规范的阐述和业务状况的分析,从对气象信息资料产生的源头、传输、收集、分发到最终逐级入库、逐项全面分析,找出影响青海气象信息传输时效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解决气象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效提高气象信息传输时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华北区甚至全国范围内气象信息的传输全部是以电报格式来进行的。报路的传输速率为75至300波特之间,而且在传输过程中没有纠错功能,国家气象中心每天生成的气象资料传真图21张,约1.4M字节;GRIB文件233个,约1.67M字节;其它格点报文103个文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体现了天气、气候和水与信息传播的重要关系,应该说我们江西电信与气象部门的协作一直都是非常密切的。追溯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从60~70年代的气象电报的合作,80年代的气象部门内部的气象信息传输和气象专线的建立。90年代以来的INTERNET气象业务网与“121”气象预报业务的开通。这一系列业务的圆满顺利合作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气象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民众口碑。同时还为江西电信和气象部门带来了一个优势联合、共获双赢的合作平台和友谊纽带!  相似文献   

17.
燕芳杰 《气象》1982,8(9):40-41
一、前言 气象观测人员把观测到的气象记录编成电报,通过电信传输系统传到各级气象台。气象电报种类繁多,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识别它们。 从编码型式来看,气象电报主要分以下两类。1.数码型式:它是用数字编码的电报,一般是五个数码一组,各数码代表一定的内容。如地面天气观测报告、高空风报告、探空报告、格点值报告等都属于这一类;2.明文型式:这一类主要使用简明英文编报,在报文中夹杂一些常用的和专业的缩写英文字。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18.
吉奇 《辽宁气象》2004,(2):38-38
介绍了通过数据库应用编程接口进行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和气象电报要素库快速检索的实现方法,并简述了应用编程接口、处理流程及编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克拉玛依台周永刚、廖广萍研制的“气象电报交换系统”于1990年元月初投入试运行,目前基本稳定. 该系统是按WMO规程和气象通讯工作手册第三分册的邮据传输规程设计,在PC-1500机上实现电报编辑、转报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陕西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和全国省以上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分别建成地面宽带通信网,省级气象信息传输流程和路由随之进行调整。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拓展,气象信息种类、数量急剧增加,不同的气象信息其传输流程和传输路由不同。网络业务人员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气象信息传输的流程和路由,将有利于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各类气象信息的正常传输,提高各类气象信息的传输时效和通信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