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石河子历年种植大白菜面积约二万亩左右,每年除自销外,还可外销6万吨.大白菜性喜冷凉气候,在石河子全生育期只有80~90天时间,生长时间短、且季节卡得很死.所以,大白菜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非常敏感. 一、石河子的气候生态与大白菜的生长发育及对产量的影响石河子大白菜在一般年份亩产3吨左右,但因气候、栽培技术、病虫害、品种等原因,其产量年际变化较大.1985年和1986年由于气候反常,主栽品种“小包心”种性  相似文献   

2.
我区是大白菜主要产地之一,川区和半山区均可栽培。全区每年栽培约1300亩,总产量500万公斤,占蔬菜总产的30%。大白菜亩产在丰年可达5000多公斤,但欠年只有1000多公斤。年际间产量不稳的原因,主要与受病害的影响以及与播种的迟早有关,而病害的流行与气象条件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我区大白菜的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基  相似文献   

3.
1985年和1986年,新疆天山北麓,昌吉至乌苏一线大白菜因气候原因大幅度减产.1985年石河子销售量为6000余吨,较1984年减少88.8%,1986年又出现了类似情况.往年石河子每年外销商品大白菜收入达200余万元,近两年不但冬白菜供应本地不足,还  相似文献   

4.
江尊远  王瑞芳 《气象》1992,18(11):51-51
徐州市是全国重点蔬菜基地之一,每年有5万kg左右的大白菜制种任务。为进一步提高大白菜制种的产量,改变目前制种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我们在1991—1992年进行实地试验研究,探索大白菜制种的气象条件,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1988年山东大白菜病害严重流行,其主要征状表现为“孤丁病”与“软腐病“。全省大白菜发病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70%左右,总产减少1/3,市场供应不足,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一般而言病害的发生取决于3个条件:一是有大量菌源存在;二是大白菜处在最易染病的生育阶段;三是有适宜病菌生长,繁殖的气侯条件。本文将着重分析1988年气象条件与三者关系,以及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探讨病害大流行的原因,以便找到这种气候年型下减少损失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立了冬萝卜葱,小雪收白菜”这是千百年来我市农民对晚秋蔬菜收获期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气候规律和大白菜生育节律的一致性。这只是一般规律,而大白菜营养生长后期的11月份气温变化剧烈,寒潮降温的早晚和强度差异很大。个别年份11月上旬便有强寒潮入侵,使大白菜受冻,有的年份直到12月中旬才有强寒潮出现。如按一般规律,固定在某一节气采收,则有的年份因寒潮早临,可能遭受冻害;而有的年份又会由于寒潮迟临,气温偏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在有关决策过程中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依托9210卫星气象通信网,太原市气象局域网和现在业务系统,在Windows95/98环境下,采用集成式可视化的VisualBasic5.0编程,制作了历史资料,气候分析评价,预报产品,专题分析预报,气象情报,遥感,雷达,防灾减灾,天气图,云图,农业气候11个项目数十分数据和服务产品库,建立“太原市决策气候服务系统”,构成了决策气象服务网络体系,1997年5月投入业务使用,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在日常业务服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秋冬大白菜生产是解决贵州冬春叶菜淡季供应的关键,受冬季低温雨雪天气的影响,冻害制约着秋冬种反季节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研究贵州秋冬种大白菜低温冻害指标,可为大白菜低温冻害的灾害预警、种植区划和反季节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试验研究以贵州省普遍种植的大白菜品种"鲁白六号"为试验材料,在莲座期将其置于人工气候室,设置5个不同的恒定低温,根据自然条件下低温天气过程气温日变化规律设定4个动态低温变化,分别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探讨冻害与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大白菜低温冻害指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秋冬种反季节大白菜莲座期长时间低温冻害临界温度是-4℃,持续时间为10 h。动态低温轻度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2~0℃,持续时间2 d以上;动态低温中度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4~-2℃,持续时间1-2 d;动态低温重度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4~-2℃,持续时间2-3 d;动态低温极重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6~-4℃,持续时间2 d以上。  相似文献   

9.
1985年北疆沿天山(精河——昌吉)一带,大白菜遭受普遍性的大面积病虫害,冬白菜大量减产,造成了上述地区冬菜的紧张局势.大部分地区产量比历年减少百分之七十以上,乌苏至沙湾的白菜全都死光了.普遍病症是:白菜植株矮小,叶面卷曲,皱缩,大部分不能包心,蚜虫密集为害;有的虽包了心,但受病毒病和霜霉病之害,叶脉上有褐色坏死条斑以至腐烂,这与白菜生长期的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大白菜的生长以温和湿润而阳光充足的气候最为适宜,也就是说温度、日照、降  相似文献   

10.
胶州大白菜人称“胶白”,是我国蔬莱中的名产。它以品质好,产量高,耐储藏,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但有时胶白也因受到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发生病虫害而减产。1987年胶白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就是出现了不利于胶白生产的气候条件。本文作以下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由石河子科委、石河子农业局主持,石河子气象局等单位参加的“大白菜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课题”,经三年攻关,于1989年11月22日由自治区科委委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主持在石河子通过区级鉴定. 该课题不仅按设计任务规定解决了垦区群众吃菜难的问题,还引种选育出适合石河子垦区的大白菜良种,制定出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下的栽培技术规程,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达2万亩以上,收到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来谈谈本区大白菜的安全收获与防冻问题。大白菜是一种具有喜凉特性的蔬菜,适宜在北方地区生长。内蒙古各地,特别是呼和浩特和包头市郊区以及河套地区有大量种植,是内蒙古广大群众冬季的当家菜之一。大白菜在北方一般是立秋前后栽种,在出现冻害以前收获,生长期在100多天以上。事实上,寒露尾霜降头,即10月中旬到10月下旬,冷空气活动势力已强,内蒙古地区大白菜每年此时先后会出现冻害。因此,虽然此时正是大白菜长势最旺的时候,一公顷地(1hm2)每天可增长白菜上千斤,且增长的…  相似文献   

13.
用太原市6个台站近22a和其中2个站近30a的历年逐月降水资料,用气候趋势系数和历年降水量距平3年滑动平均2种方法研究了该市降水量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指出,近22a来太原市平川及山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近lOa来,春季、夏季、秋季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9—12日,由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和山西省气象局联合举办的“区域气候变化检测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近30个单位80余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设对太原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李艳红张贞秀(太原市气象局030002)引言现代的城市总是与稠密的人口,高度集中的工业,密集的房屋建筑和错综复杂的交通设施分不开的。人们在创造了现代化城市的同时,也为自己居住的城市环境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作为环境...  相似文献   

16.
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利用邯郸市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共计40 a的逐日历史气温、日照、降水量资料,对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邯郸市24节气平均气温呈正态分布;全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大暑,最冷的节气是小寒;24节气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春分(0.31℃·d-1),降温幅度最大的是立冬(-0.31℃·d-1);相邻节气之间,清明升温最快,较前一节气平均气温升高4.6℃,立冬降温最快,较前一节气下降4.9℃;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是小满(8.7h),最短的是冬至(4.4 h);大暑平均降水量最大,为95.4 mm,小寒最小,仅为1.4 mm.  相似文献   

17.
农谚选释     
霜降早小雪迟,立冬前把地犁。(陕南)冬耕的土地,如龙似虎。(陕南)冬天划破皮,赛过春天犁三犁。隔冬划道印,强如上道粪。立冬地不消。(陕北)“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雪,但还不多、不大。在秋季,掌握有利时机,进行耕地,就能充分发挥增产作用。秋耕的主要目的,使土地得到比较长时间的间歇,改善土壤结构,加强蓄水保墒能力和有机质的分解,以便积累充分的水分和养分,同时秋耕还可以把  相似文献   

18.
名扬海内外的“胶州大白菜” “胶州大白菜”诞生在黄海之滨、胶州湾畔、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胶州。早在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重要部落东夷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为传承的三里河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胶州物产丰富,水源优质,气候宜人,为大白菜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太阳和陆地、海洋以及大气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气候,我们就生活在气候之中。我们能够使气候为我们工作,获得气候带来的好处,克服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此目的,我们必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恰当地使用其成果资料于我们的计划和决策的实施之中。本文打算在方法上提供一些范例,借助这些方法使用气候资料将有助于解决我们在不断地寻求足够的食物、水和能源时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气候变化气候的循环特征以及称之为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都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正是这种气候变化造成了混乱和灾难。一些气候变化是有  相似文献   

20.
陕南2002-06-08暴雨洪水灾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太原市1961年至2000年气温和降水资料,以1971年至2000年各要素的平均值作为基本气候态,统计分析近40a来的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0a来太原市气温呈非连续的增温趋势,平川上升率为0.273℃/10a,山区上升率为0.266℃/10a;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平川减少率为38.07mm/10a,山区减少率为20.75mm/10a。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突变性和时空不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