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SQ-1型电涡流自记水管倾斜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长恩  钟菊林 《地震学报》1984,6(1):111-120
为了连续记录地壳长期倾斜运动和进行固体潮的观测研究,我们设计制造了 WSQ-1型电涡流自记水管倾斜仪.该仪器缸体采用浮子--横臂结构,并在设计中考虑了温度补偿.为本仪器专门研制的 WQB-B-1000型电涡流位移变换器是一种非接触式传感器,它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稳定性好、对浮子导向要求低等优点.这种传感器的采用,简化了仪器结构,并保证了整机的良好性能.仪器输出两缸体的水位差与水位和信号,前者即测得的倾斜信号,而后者不仅作为整机稳定性指示,而且在利用位于水管中央的标定器进行标定时作为标定信号.测试和试记录证明,仪器格值优于5.10-9rad/mm(水管长度30m),测量水位差范围1mm(不需调整),平均漂移优于310-9rad/日,记录固体潮因子精度达0.003(M2波,88天).   相似文献   

2.
我们利用WSQ-1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在江苏省徐州市琵琶山山洞(34°20'N,117°20'E)对倾斜潮进行了观测.仪器钵体安装在埋入基岩的不锈钢支承棒上,仪器方位为NE117.15°及NE20.50°,格值分别为0.9744ms/mm及0.9429ms/mm.利用维涅第科夫方法对88天(1982年4月至6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到了上述二方位上观测值的主要波群结果.本文还对使用水管倾斜仪进行倾斜潮观测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潮汐分析方法,分析评价马陵山地震台洞体形变观测资料的潮汐参数及稳定性,结果表明:①3台倾斜仪的观测精度m_r均小于0.02,垂直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精度相当,水平摆倾斜仪精度稍低;相对噪声水平M_1均小于0.02″,垂直摆倾斜仪最小,年变化较稳定,水平摆倾斜仪噪声最大,水管倾斜仪次之,达到并超过中国地震局形变优秀台标准;②马陵山地震台伸缩仪的δα_(M2)/α_(M2)值,NS向优于泰安地震台,EW向低于泰安地震台,但均符合形变Ⅰ类台标准;马陵山地震台和泰安地震台伸缩仪的潮汐参量EW向的稳定性均不如NS向;仪器改造后噪声水平M_1明显降低,小于泰安地震台;③马陵山地震台仪器方位角存在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宜昌地震台水管倾斜仪、VP型垂直摆倾斜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三类地倾斜仪的观测数据,进行潮汐响应函数和非潮汐参数和地震响应对比。结果显示:(1)三类倾斜仪M_2波潮汐因子NS向普遍小于EW向,NS向容易受局部观测环境的影响;三类倾斜仪EW向潮汐速率略大于NS向,VS仪漂移最大,其次VP仪,而水管仪三者中漂移最小。总的来说,仪器的稳定性和精度方面,水管仪最好,VP倾斜仪次之,垂直摆最低。(2)三类倾斜仪易受观测环境干扰,数据产生不同程度噪声,由于不同仪器的性能差异,造成三类观测数据不同步,为鉴别真实的地壳形变信息,应对观测数据做去干扰处理,将不同观测的物理量互相验证,对数据质量较差的观测系统应进行合理化改造。  相似文献   

5.
西安地震台新山洞于2019年建成,覆盖层较厚、观测环境优良,内部日温度、年温度变化均符合形变仪器观测环境要求。通过对2020~2021年新山洞架设的两套地倾斜仪(VP和DSQ)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VP型宽频带倾斜仪数据完整率和连续率均大于99%,DSQ型水管倾斜仪2020年数据连续率和完整率小于99%。(2)两套地倾斜仪器都能清晰记录到固体潮汐,VP型宽频带倾斜仪两个测向记录波形较好,两套仪器均无明显年变形态,水管倾斜仪北南和东西向数据漂移较大,北西向波形较稳定。(3)DSQ型水管倾斜仪观测精度、噪声水平明显高于VP型宽频带倾斜仪。(4)新山洞覆盖层较厚,强降雨、大风等自然环境变化对观测没有明显影响。(5)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Ms7.4地震、青海海北州门源县Ms6.9地震为例,分析表明VP型宽频带倾斜仪记录到的同震变化较DSQ型水管倾斜仪时间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这与观测仪器的基线长度、输入信号的频率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1.台址及仪器状况兰州台是甘肃省唯一的(Ⅰ类)形变综合观测台,架设有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该台位于(L=103°.7520,λ=36°.0980,H=1550米)兰州市安宁区人防山洞内,洞体进深145米,岩层直立,覆盖层厚29—88米。为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Nakai法处理楚雄台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资料,认为格值比例系数是稳定的;平均时间滞后的变化是均匀的;仪器两天内的二次漂移系数很小,线性漂移系数较稳定,但受到干扰因素影响。根据这些参数和均方误差大小及其变化可以认定观测资料是可靠的,精度是高的。Nakai检验作为形变台站日常工作,除能够识别和纠正错误数据外,是研究各种干扰影响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朱虎  冯海英 《地震学报》1980,2(3):332-341
本文介绍了胀盒-水银杯装置测定石英水平摆倾斜仪格值常数的方法, 并简要地介绍了水平摆倾斜仪的原理.经测定, 在不同的空腔压力及外加负荷下, 胀盒常数的线性及一致性都比较好.对两台石英水平摆倾斜仪用不同周期各测定11次格值特性常数, 分别为: k=6.16±0.03及k=5.97±0.03.在泰安地震台进行长期观测试验, 仪器能正常记录固体潮, 日均值的年漂移量约为1″.   相似文献   

9.
由河南省地震局研制的CZB-1型竖直摆钻孔倾斜仪获得成功。在北京召开的技术鉴定会上,专家们认为这种新型倾斜仪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和使用方便的突出优点,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同类仪器的国际先进水平。它把竖直摆传感技术与钻孔测量技术结合起来,有效地克服了地表温度对倾斜测量的干扰,直接能测到万分之一秒的倾角变化,模拟曲线记录格值达0.0003角秒/毫米,可以精确测定固体潮等微小倾斜量。竖直摆传感器本身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不仅可在山洞中使用,还特别适合在山区、平原地区的竖直钻孔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马陵山地震台水管倾斜仪观测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陵山台水管倾斜仪2007~2011年观测资料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①观测资料连续,仪器工作稳定,年零漂和年变幅小,符合形变观测规范要求。②各主波潮汐参数稳定,观测精度mγ2007~2010年连续4年均在0.004 5左右,远小于0.02,噪声水平M10.02",达到并超过了中国地震局形变优秀台站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1 仪器原理MD441 2 B型浮子式垂直变形测量仪是在超高灵敏度 QZ型自记水管倾斜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能仪器 ,适用于断层活动岩体相对变形垂直分量的原位观测。本仪器应用了连通容器内液态介质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液面水平的连通管原理 (图 1 )。图 1  MD4 4 12 B型浮子式垂直变形测量仪工作原理图( a)初始状态  ( b)工作状态Fig.1  Working principle map of MD4 4 12 B float- type vertical deformation measuring instrument图 1 a为初始状态 ,两个钵体内的液面高程分别为 H1 0 、H2 0 。当右端钵体升高到 ΔZ2 (图1 b)时 ,两…  相似文献   

12.
秦佩  梁连仲  陶照明  黄涛  刘雨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0):3665-3674
高精度数字重力仪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领域,由石英弹性系统组成的重力传感器是高精度数字重力仪的核心部件,其对外界环境温度非常敏感,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重力输出变化远远大于仪器本身精度指标,而且不同的数字重力仪具有不同的温度影响特性.若重力传感器的恒温环境得不到保障,或环境温度的微弱变化无法得到准确的测量和补偿,将严重影响重力仪器的测量精度和一致性.本文针对该问题,研究了高精度恒温测温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考虑到数字重力仪器精度高、体积小、功耗低和便携式的特点,对高精度恒温测温系统中的关键器件选型、热结构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等进行深入研究,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设计了静态试验、高低温试验和石英弹性系统温度系数测定试验三个部分验证高精度恒温测温系统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高精度测温系统最小分辨率达到10 μ℃;静态常温时,高精度恒温系统温度变化约为70 μ℃;在-20℃~+45℃的环境温度冲击中高精度恒温系统温度变化小于1 m℃;恒温点微调装置可实现石英弹性系统温度系数的精确测定.该研究为高精度重力测量仪器研制中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影响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航空重力重复线测试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量化评估航空重力系统的性能指标,通常采用多次往返的重复线测量方式来测试航空重力仪动态测量的重复性和一致性,但现有规范中没有明确针对航空重力重复线测试数据质量的评估准则,本文研究总结了航空重力重复线测试数据均方差精度计算方法,依据重复线测试数据均方差内、外符合精度的计算结果,可以更为客观地评估仪器的动态测量精度指标和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为青藏科考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研制的三分量磁饱和式磁力仪的原理、性能、用途和野外使用情况。 仪器的技术指标为:分辨率0.2伽(亻马);灵敏度100毫伏/伽(亻马);温度系数l伽(亻马)/℃;记录频带0-1.0赫兹;耗电量18瓦。 在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考察中,用本仪器先后在藏南、藏北五个点进行了连续数月的野外地磁测量。从工作情况看,仪器工作正常,记录了一次完整的磁暴,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提供了一批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阵列式位移计(SAA)是一种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测试原理测试加速度和位移的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可重复利用、自动实时采集等特点。该仪器装置可满足静态下岩土工程的变形测试要求,如边坡滑移、隧道、路基沉降、桥梁挠度等变形监测,也适用于动态下的加速度、位移、温度的测试。国内首次将阵列位移计(SAA)应用在大型振动台试验中,对桩基和刚性复合地基以及地基土在地震动作用下加速度和位移等动力响应进行研究。表明加速度动力系数在砂层中放大,软土中减小。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增大,地基土中不同深度测点的峰值加速度动力系数均有所降低,说明在累加地震作用下土体传递地震波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6.
李静渊  杨江  李农发  余剑锋  李震 《地震》2020,40(3):167-178
SS-Y伸缩仪在中国地壳形变观测中已安装使用多年, 为了保证观测信噪比, 伸缩仪基线长度一般在10~30 m之间, 过长的基线导致仪器易受环境干扰的影响; 同时, 由于没有密封设计, 长期使用会出现格值误差等问题。针对SS-Y伸缩仪所存在的不足, 研制了一种新型短基线伸缩仪, 仪器基线长度为1 m, 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电容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 并设计了全新的整体密封结构, 使仪器具备更好的抗干扰能力。线性度、 灵敏度等参数测试及观测试验结果表明, 该新型短基线伸缩仪具有良好的性能特性和观测信噪比, 这为仪器的进一步优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前言1973年4月打成的西影井位于西安市南郊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内,井深2000.41m,在井1417m处以上用水泥封死,井水温63.9℃。该井地处西安地热异常带内,由南部秦岭山区的降水自南向北远距离补给。该井的滤水管设在1520.07~1525.17m及1562.58~1616.61m两个层位上。该井用SW40-1型水位计自动记录,观测误差小于1mm,可清晰地记到半日变、半月变固体潮形态,也记到过许多远震波形。该仪器所记静水位的气压系数为5.0~6.7mm/hPa。1998年3月28日下午6时多西…  相似文献   

18.
李光  渠晓东  陈洁  黄玲  方广有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0):3917-3926
磁偶极子的航空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飞行测量的过程中由于仪器偏置的存在,且仪器偏置会随着外部气压、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收发线圈晃动的影响而呈现非线性变化,使得观测数据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对仪器偏置进行校正.而传统的在测线飞行前后将仪器抬至高空的"零场值"标定方法具有成本高、受测区环境影响大以及采用线性插值获取测线飞行过程中仪器偏置的精度低等缺点.本文根据仪器偏置与仪器姿态角变化无关的特性,通过测得仪器的姿态角信息,在满足重叠偶极子模型的条件下,实现对仪器偏置的高精度实时校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30m常规飞行高度下,该方法实时测得的仪器偏置精度接近于110m高空测得的精度;校正后仪器偏置的绝对误差与理论二次场的比值即相对误差小于5%,满足反演大地电导率的精度要求.该方法不仅减少了飞行的工作量,降低了飞行成本和飞行难度,而且可更加精确地获得测线飞行过程中仪器偏置的非线性变化值,提高航测数据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正>通常把岩体微小破裂会伴随产生强度较弱的地震波称为微地震(Microseismic)。大多数微地震事件震动能量一般为102~1010 J,频率范围介于50~1500 Hz之间,持续时间通常小于1 s,微震的地震矩震级MW介于0~4之间。地震具有非线性多尺度特性。实验室岩石压裂试验产生的声发射(AE)为微尺度现象(微米-毫米级),频段达到超声波频率(MHz),能量换算成震级范围为M-12~-6;微震为小尺度岩石破裂(米级),频  相似文献   

20.
在对全国地磁台站磁通门磁力仪记录数据的质量效能评估中发现,多个台站存在同台观测仪器的记录数据曲线不一致问题.针对这类问题,研究人员对多种地磁观测数据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本文通过分析格值系数及姿态角对磁通门磁力仪记录数据的影响规律,建立磁通门磁力仪三轴校正模型,构建目标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测定仪器姿态角和格值系数,根据测定结果对记录数据进行一致性校正.数值模拟计算和台站实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解算的格值系数精度优于0.002,姿态角精度优于0.15°.根据解算结果计算,日变幅为50 nT时引入的日变形态不一致误差小于0.13 nT,满足国家地磁台网对地磁相对记录数据日变形态不一致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