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洋县铁河石墨矿区大安沟矿段是一个大型晶质石墨矿床,处于秦岭褶皱系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的中部,南界以马道断裂为界与康县—略阳华力西褶皱带分开,北界以白水江—留坝断裂为界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相邻。该石墨矿床赋存于中—上志留统第五岩性层内,属于变成矿床。  相似文献   

2.
留坝县西沟铜矿处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中段,铜矿体赋存于中上志留统下岩段第二岩性层的灰白色碎裂状斜长角闪片岩内,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受地层、断裂构造、岩浆活动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3.
秦岭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自寒武纪后,一直是大陆边缘的地槽,接受了近万米的沉积,三叠纪末期褶皱回返上升为陆。秦岭地槽北以天水─宝鸡─洛南深大断裂和中朝板块及祁连褶皱带接壤,南沿勉县─洋县─下高川深大断裂与扬子板块相邻,在西南方向的甘肃迭部、武都、文县等地则与松潘─甘孜褶皱带毗邻,成为一东西向狭长分布的招皱地带,从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延入河南境内(图1)。秦岭地区广泛发有古生界,形成了一套巨厚的碎屑岩(局部富含碳)、碳酸盐岩和部分硅质岩的沉积建造。据该区已发现的甘多处卡林型金矿,含金层位为中泥盆统、下石炭统、中石炭统、下…  相似文献   

4.
蓝田玉石矿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内 ,产于中元古界宽坪岩群之大理岩带中 ,在区域上属于秦岭褶皱系之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 ,横跨纸房—永丰褶皱束和太白—商县褶皱束。该矿床主要由蛇纹石化、绿帘石化的白云质石英大理岩组成 ,其成因为区域变质—接触交代变质共同作用而形成。蓝田玉颜色花纹丰富 ,主要玉石品种有墨玉、白玉、彩玉三种  相似文献   

5.
1 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属华北地台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系,南北跨2个三级地质构造单元,自北而南依次为纸房-永丰褶皱束、太白-商县褶皱束(图1). 工作区北部为纸房-永丰褶皱束,该褶皱束总体为一复背斜.它由中元古界宽坪岩群岩层组成,与秦岭群地层为断层接触,其西部、北部被花岗岩侵入破坏(陕西省地矿局,1966;王清廉等1973).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二元混合体系的端元Sm-Nd模式年龄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二元混合体系两端元的Sm-Nd同位素组成,二端元在混源样品中的重量百分比及地壳残留时间。借助此方法,笔者计算了东秦岭褶皱带基底的Sm-Nd同位素物质组成及形成时代,并讨论了其基底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南、北秦岭褶皱带的基底在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北秦岭褶皱带基底由 3000Ma和 608Ma两个端元混合组成;而南秦岭褶皱带的基底,则由 1700Ma和 989Ma两个端元混合组成。研究暗示了东秦岭褶皱带存在二次重要的壳幔分异事件,时间分别为989Ma和608Ma。  相似文献   

7.
<正>1地质概况北秦岭铀成矿带东起陕西省商南,西至甘肃省天水,呈近东西向伸展。长约550 km,宽40~60 km,面积约22万km2,是较窄长的一个地质单元。北秦岭成矿带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昆仑—秦岭活动带北带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该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强烈复杂,是一条重要的花岗岩型、花岗伟晶岩型和变质混合岩型铀成矿带。天水—宝鸡地区位于北秦岭铀成矿带西段,  相似文献   

8.
柴家庄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李子园—吊把子金矿带上,赋存于柴家庄二长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丹凤群地层中,严格受NE向及NNW向断裂控制。矿床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期、区域变质期、构造热液成矿期及岩浆热液成矿期4个阶段,属沉积变质—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热液金矿床。岩体外接触带0~2km范围内的NE向、NNW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  相似文献   

9.
西倾山地区横跨秦岭地槽和巴颜喀拉地槽两大构造单元,归属为秦祁昆地槽系(据黄汲清等)。以F1断层为界,其南、北各分跨二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北为西倾山隆起带和尕海—郎木寺沉陷带,其南为玛曲褶皱束及黑河沉降带。西倾山隆起带包括:忠格扎拉—巴列卜恰弧形断裂走滑...  相似文献   

10.
太白双王金矿床产于秦岭褶皱系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束的西北缘,赋存于中泥盆统一套浅海相沉积富钠质岩系地层中,其成因为深源热液层控角砾岩型。  相似文献   

11.
西倾山地区横跨秦岭地槽和巴颜喀拉地槽两大构造单元,归属为秦祁昆地槽系(据黄汲清等)。以F1断层为界,其南、北各分跨二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北为西倾山隆起带和尕海—郎木寺沉陷带,其南为玛曲褶皱束及黑河沉降带。西倾山隆起带包括:忠格扎拉—巴列卜恰弧形断裂走滑...  相似文献   

12.
1 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早古生代被动大陆北缘,向南靠近区域东西向山阳-牛耳川大断裂,大断裂以南为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北侧以商丹大断裂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相隔.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扳块构造的观点,从蛇绿岩、混杂堆积和双变质带等方面论述了陕西勉县—略阳一带南秦岭褶皱带与摩天岭褶皱带之间的古板块缝合带的存在标志。并对缝合带两侧岩石、构造组合特征、古板映构造环境类型及板块俯冲与南秦岭构造的演化关系、俯冲方向及蛇绿岩套、古缝合带的形成时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板块俯冲方向指北,经两次碰撞后最终形成缝合带。本文还结合板块构造理论,探讨了南秦岭古板构造与矿产分布的关系及矿产分布规律,并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区域地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大地构造跨华北、华南两大板块,属于华北陆块、北秦岭褶皱带、南秦岭褶皱带。地层发育,古生物化石丰富,各期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在地壳演化历史中可分为3个阶段,即太古代—中元古代为前造山阶段,晚元古代—三叠纪为主造山阶段,侏罗—白垩纪为后造山阶段。  相似文献   

15.
黄龙金矿田酒店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东段,北邻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南接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紫阳-中峰褶皱束的牛山复背斜;金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韧性剪切带、脉岩三重控制。矿石类型属于蚀变岩型金矿;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区域构造运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及有利的富集部位和容矿空间,火山沉积及富金的陆源碎屑沉积带来本区最初的金矿来源,多期韧性剪切构造以及印支期侵入岩侵入带来的热源、热液及深部物质的叠加再造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详述了控矿因素,总结出地层岩性、构造、脉岩、围岩蚀变和地形地貌、地球化学6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根据陕西、甘肃、河南等省有关地质生产、科研单位的资料综合整理而成。一、花岗岩类侵入岩概况秦岭褶皱带为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的一部分(图1),以徽成盆地为界,分东、西秦岭。为了探讨对比花岗岩类的分布等特征,故将东秦岭北的小秦岭岩浆带亦列入本文讨论。全区  相似文献   

17.
秦岭泥盆系金矿陈淑德(西北地勘局陕西西安710000)秦岭泥盆系沿礼县一样水海西日地槽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期冒地槽褶皱带展布,长约800km,有4条EW向深大断裂及若干SN向断裂。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以临潭-山阳深断裂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带。产于泥...  相似文献   

18.
北秦岭褶皱山系地质构造带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思云 《地质论评》1987,33(6):532-538
本文将北秦岭褶皱山系自北而南划分为三个构造带:(1)早中元古代北秦岭大陆裂谷带(以宽坪群分布范围为主体);(2)元古代中间古陆块(秦岭群的分布范围内);(3)早古生代北秦岭南麓山前增生带。根据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及变质变形特点,进一步论述这三带的地质特征及其演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队在燕子砭火山岩地区工作,有机会在刘家坪铜矿原勘探工作基础上,又作了一些补充工作,获得了一些资料,经初步综合整理,对区内火山岩系及刘家坪铜矿地质特征有不同认识,由我队唐子林同志执笔,加以介绍,供大家讨论。一、区域地质概况本区位于杨子准地台龙门—大巴山前缘坳陷带之西北缘,北以汉江深断裂为界,与昆仑秦岭地槽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毗邻。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为碧口群海相绿色变质火山岩系,以紧密线状褶皱为其特征。龙门山—大巴山前缘坳陷带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浅海碎屑岩沉积。构成一轴向北东,两端紧闭之背斜构造。背斜核部有火山岩及花岗闪长岩出露。  相似文献   

20.
<正>陕西凤县柴蚂金矿与特大型金矿八卦庙金矿毗邻,其金矿类型、矿化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均与八卦庙金矿有惊人的相似性,属于"八卦庙式"金矿。1矿区地质特征陕西凤县柴蚂金矿床地处东秦岭西段南侧,毗邻八卦庙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束北缘。区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