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综观浙江省21个明矾石矿区和矿点,无不与火山构造有关。本文仅就该地区明矾石与火山构造的关系加以论述,以对明矾石矿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理提供一些佐证。一、明矾石矿床与火山构造的关系浙江省特别是浙东南地区,除分布少量变质岩和侵入岩体外,全省70%的大地被火山岩所覆盖。这样广布的火山岩,火山构造无疑是比较发育的。我们在研究明矾石地质资料过程中,根据火山活动产物的物质组成及形成顺序、岩相特征和原生构造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  相似文献   

2.
紫金山金铜矿中火山机构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特征的明矾石。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学、矿相学、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粉晶衍射、热差分析等手段,对紫金山金铜矿中的脉石矿物明矾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矾石分为岩浆热液、岩浆蒸汽、蒸汽加热三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型明矾石呈鳞片状分布明矾石化花岗岩中或呈柱、粒状分布于矿体中;岩浆蒸汽型明矾石多呈脉状分布于矿体上部,晶体呈页片状;蒸汽加热型明矾石呈粉末状分布在潜水面附近。明矾石有多种颜色,与铜矿石矿物共生的明矾石多呈玫瑰色,而蚀变花岗岩中或潜水面附近粉末状的明矾石多呈粉红色、肉红色或灰白色。电子探针显示明矾石化学成分相对理论值具有富Al,贫K、SO3,富Na、Ca、Ba、Ti等微量元素,且火山口附近明矾石含钠较高,而远离火山口的北西矿带及深部含钠较低。粉晶衍射显示北西矿带中明矾石的晶胞参数从火山口由近到远,从浅部到深部,晶胞参数增大。热差分析显示火山口处明矾石的吸热谷较深。这些特征显示火山口附近明矾石形成温度较高,远离火山口的西北矿带及深部明矾石形成温度较低,其形成与潜火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傅林聪 《福建地质》1998,17(4):210-213
通过对南屿明矾石矿的地质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低品位明矾石可以开发利用。该矿山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 明矾石是一种含钾、铝硫酸盐矿物。我国明矾石矿产资源丰富,多分布在工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因此,综合利用明矾石,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明矾石工业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部分明矾石矿的资料,就明矾石的性质和综合利用的方向作一些论述,供明矾石开发研究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明矾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明矾石等5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首位,对明矾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居全国前列;但对其的控矿因素、成矿机理、成因类型的研究相对滞后。通过综合分析浙江省境内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与环境,将其分成:火山喷发沉积-热液交代型、火山热液交代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明矾石合成4A沸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明矾石矿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物理化学性能较好的4A沸石。通过对4A沸石合成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和主要工作参数的研究,提供了合成4A沸石的新途径,丰富了明矾石矿综合利用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7.
福建南屿明矾石矿作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存榕  接晶 《福建地质》2005,24(4):229-234
对南屿明矾石矿作水泥混合材的配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同品位的明矾石矿不同类型的其他混合材、石膏、水泥熟料共进行29组试验,测试水泥的有关物化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南屿明矾石矿可以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对其他相似类型的明矾石矿开发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明矾石矿床是典型的浅成硫酸盐矿床,对矿床的分类也早有研究。本文以明矾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主要依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在参考了前人的分类方案后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近50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硫、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后,将明矾石矿床分为3大类:表生型、火山-岩浆气热交代充填型和沉积型,其中又将火山-岩浆气热交代充填型分为气热型、岩浆热液型和脉(充填)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主要硫矿床类型及成矿若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俊峰 《矿床地质》1982,1(2):59-68
我国硫矿资源丰富多采,有自然硫、硫化氢、硫铁矿、石膏、明矾石等。对于这些矿产中的主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总结归纳,显然将有助于提高地质理论水平和扩大找矿远景。成矿规律是成矿地质条件的全面反映,矿质来源则为成矿地质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本文拟从物质来源探索出发,提出以下硫矿床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深入发展,斑岩铜矿已成为我国当前铜矿资源的重要类型之一.我们在进行德兴矿田地质勘探、矿山采掘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同时,对矿田同位素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认识、探索硫同位素组成、同位素地质年龄的地质特征及其用于斑岩铜矿找矿工作的可能性.现就已有资料,对德兴斑岩铜(钼)矿田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侵入体的同位素地质年龄及矿床形成时代作一初步讨论.本文所用硫同位素和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均由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同位素地质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刘志贤 《矿床地质》1985,4(3):79-84,94
吉林省自1977年首次发现沸石矿后,其找矿和应用研究工作便很快开展起来。目前已于省内100多个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圈出40多个成矿远景区,已发现沸石矿床(点)26处。与此同时还在这套含矿火山岩中发现了钠基、钙镁基膨润土、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等新矿  相似文献   

12.
福建明矾石矿应用于水泥生产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存榕 《福建地质》2002,21(2):103-106
依据市场调查和生产实际,阐述了福建低品位明矾石矿应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通过掺入一定量的南屿明矾石矿,对水泥强度、安定性所产生的影响,提高了水泥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酸性蚀变岩帽是浅成低温热液系统演化的产物,形成于酸性高氧化性流体的化学条件下;在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中广泛发育,是该类矿床的显著识别特征。通过对酸性蚀变岩帽的野外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能较好阐明浅成低温成矿热液系统的特征、性质、发生和发展演化及成矿作用过程。庐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广泛发育以明矾石为特征蚀变矿物的酸性蚀变岩帽,面积超过30km~2,指示盆地内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系统的存在。目前为止,前期工作主要针对明矾石矿床地质特征和明矾石资源储量进行,该酸性蚀变岩帽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尚未开展。本次工作通过对酸性蚀变岩帽系统的野外采样、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和短波红外光谱测试分析技术(PNIRS测试)分析,确定其主要赋存在砖桥组火山岩中,组成矿物为石英、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此外有少量绢云母、伊利石、珍珠陶土、叶蜡石、褐铁矿,极少数的叶腊石和黄钾铁矾等,在钻孔深部存在浸染状和半自形粒状黄铁矿。由于受到地表风化剥蚀和不同热热中心的影响,水平方向从矾山明矾石矿床向外围发育石英+明矾石带、石英+高岭石/地开石+明矾石带、石英+高岭石/地开石带、硅化带以及最外围的泥质带即高岭石±绢云母±伊利石带。根据酸性蚀变岩帽的矿物组合和主量元素特征,可将其分为三类:硅质蚀变岩、明矾石蚀变岩和粘土蚀变岩。硅质蚀变岩中SiO_2含量发生明显的富集作用,其余主量元素(K_2O、Na_2O、Al_2O_3、Fe_2O_3、P_2O5)含量显著降低;明矾石蚀变岩和粘土蚀变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SiO_2、Al_2O_3、Fe_2O_3、P_2O_5元素含量范围变大,K_2O和Na_2O含量降低,且Na_2O降低更加明显;而钛为不活泼元素,在岩石发生蚀变过程中TiO_2含量变化很小。矾山地区的酸性蚀变岩帽的产状、蚀变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受构造和地层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4.
201,202地区先后有四、五个分队进行过铀矿普查找矿工作,收集了大量宝贵资料。地面多次进行过比例尺1:2000的铀矿地质填图、γ测量、径迹测量、钋法测量及水化学填图等,还投入了不少地表和深部揭露工作量。这些资料在不同程度上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铀成矿信息。如利用这些资料来进行地质推断解释和成矿预测,指导深部揭露工作,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由于该地区各类标准对象(有矿,无矿)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我们选择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综合参数相关分析法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明矾石矿中叶蜡石、硬水铝石、明矾石三种矿物采用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方法进行了试验性的分离提纯。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是我国地质成矿条件较好、矿产资源较丰富、矿床类型较多、矿种较齐全的省份之一.迄今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84种,矿床、矿(化)点2120处,有55种矿产探明了储量,矿产地共471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15处.从探明的矿产资源现状及地质工作程度表明,安徽省煤矿资源较丰富,铜矿、铁矿资源具有一定优势,硫铁矿、明矾石等非金属矿产潜在资源较大.  相似文献   

17.
根据矿床地质背景、热液蚀变组合、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别是根据浅成岩浆热液环境中特征矿物明矾石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岩浆成矿流体的来源、动态与化成矿机理,获得了许多新认识;根据δ^14S和δ^18O可将明矾石划分出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岩浆成矿热液在时间上从早期的气相流体向主成矿期的液相流体演化,而岩浆热液矿床在空间上主要定位于脆性-延性过渡带。  相似文献   

18.
刘光永 《矿物学报》2022,(4):425-434
紫金山矿田东南矿段铜钼矿床地处紫金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和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之间。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试蚀变矿物特征,并结合地质填图、钻孔编录和岩矿鉴定等工作,划分出钾化带、绿泥石绢英岩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地开石硅化带、明矾石地开石硅化带等5个蚀变带。钻孔编录和镜下观察发现,金属矿物分为2个期次,生成顺序为磁铁矿-黄铁矿(第1期)→赤铁矿→辉钼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第2期)→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铜篮。矿化类型与蚀变分带关系密切:以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为主的Ⅱ号矿体产出于绿泥石绢英岩化带,与罗卜岭铜钼矿的蚀变矿化特征相似;以蓝辉铜矿+铜蓝交代黄铜矿+斑铜矿为主的Ⅳ号主矿体主要产出于地开石硅化带和明矾石地开石硅化带底部;以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为主的Ⅴ号矿体产出于明矾石地开石硅化带,与紫金山铜金矿的蚀变矿化特征相似。明矾石温度分带显示具有罗卜岭斑岩和紫金山火山机构2个高温中心,中、低温混合明矾石化与Ⅳ号主矿体空间上呈显耦合关系。另外,Ⅳ号主矿体的云母矿物Al-OH吸收峰小于2205 nm。初步认为Ⅳ号主矿体是紫金山浅成低温热液叠加罗卜岭斑岩矿床外带所形成。  相似文献   

19.
贵州重晶石矿点多面广,资源相对集中,并且类型多,质量好,是我国重晶石矿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之一,并长期排名全国第一。主要有沉积型、热液型、残坡积型三大类重晶石矿,其中以沉积型规模最大,占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89.26%。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是寒武系早期喷流沉积型矿床,具规模大、矿层厚和品位高等特点,被贵州省地质资料馆列为重点实物地质资料采集的典型矿床。其中大河边Ⅰ、Ⅲ矿体地质工作程度高,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丰富,完整,能系统、真实反映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其重要性、典型性、代表性达到了国家级,对该区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科学筛选与采集,具有重要的档案收集和科普意义,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持续深入研究和指导找重晶石矿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性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地质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其中包含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服务体系。而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是实现地质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关键基础工作之一和“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尤其是矿政管理新体制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