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模型桩试验表明,直桩可产生面波,斜桩则出现面波异常。斜桩面波异常的主要特征是低频、与直达波反相、异常效应在砼及桩侧土的浅部,桩斛度越大,异常越明显。初步探讨了斜桩产生面波异常的机理,提出了沿桩土倾斜界面上传播的界面面波,是产生斜桩异常的主要原因。还简述了斜桩检测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铀资源产出的埋藏较浅、含矿目的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的特点,探索了瑞雷面波测深法进行层位划分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瑞雷面波测深法可以获得目的层的层位信息,可以弥补反射波地震测深应用的不足,对浅层沉积层定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能够指导区域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3.
利用面波频散反演场地参数的Occam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Constable等人1987在解释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时提出的Occam反演方法应用到面波频散反演之中,其思路是求满足一定的残差条件下的最光滑的模型。从文中反演的几组数据结果来看,该方法在面波反演中的应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公路边坡滑面分布情况,采用瞬态面波和对称四极电测深法进行综合物探勘察,成功识别出滑动面以及潜在滑面位置、形态和范围,再结合钻孔,得出滑坡体地质剖面,高效准确的为滑坡处治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工程实例应用表明,瞬态面波成像在滑动面以及潜在滑面识别中准确直观,且可以提供波速参数;电测深法能够提供不同地质体的电阻率参数,可以对瞬态面波进行有效补充;两种方法互相结合,可以较大限度的降低物探多解性,结合少量钻孔,能提供较为准确的滑坡体地质剖面,可在公路不稳定斜坡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瞬态面波法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及其应用实例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本文介绍我国研制开发的SWS瞬态面波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软件特点与运行环境及工程应用实例,指出多道面波采集系统在发展瞬态面波法方面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RSM-16H动测仪在面波法岩土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岩土体检测中推广应用的新技术──瑞雷面波法作了简述,介绍了RSM-16H型动测仪对稳态和瞬态面波资料的处理实例,并提出了对该仪器在面波测量中的软件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双源面波勘探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波勘探技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在工程物探诸方法中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面波勘探同其他物探方法一样,也可分为人工源和天然源两大类。 人工源面波勘探方法有两种,即稳态面波勘探和瞬态面波勘探。前者源于两位美国人的开创性工作,1960年,霍伊克罗姆和福斯特首次用稳态激振器作为振源,求出了道路断面的瑞雷波速度分布。后者又源于另外两位美国人奇恩和巴尔莱德于70年代进行的一次瞬态面波勘探试验,在第42届SEG年会上报告了他们的成  相似文献   

8.
瞬态面波方法在地裂缝勘探工作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无锡石唐湾地裂缝发育特征、形成机理及发展趋势,投入了多种勘查方法,瞬态面波方法便是其中的一种.利用基波速度参数对40m以浅进行了详细分层,利用高阶波速度参数对深度超过40m以深部分进行分层.发现地裂缝发育带波速度明显降低,存在面波低速带.发现高阶波勘探深度较基波勘探深度大,可达70余米.  相似文献   

9.
瞬态面波法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及其应用实例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本文介绍我国研制开发的SWS瞬态面波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软件特点与运行环境及工程应用实例,指出多道面波采集系统在发展瞬态面波法方面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在岩土体检测中推广应用的新技术-瑞雷面波法作了简述,介绍了RSM-16H型动测仪对稳态和瞬态面波资料的处理实例,并提出了对该仪器在面波测量中的软件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综合物探方法在天津地区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常用物探方法分析天津地热勘查的基础上, 建立了适宜天津地区地热勘查的物探方法组合: 对砂岩孔隙型热储层, 宜采用重力勘探、人工地震勘探和大地电磁测深的物探方法组合; 对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层, 宜采用重力勘探、磁法勘探、人工地震勘探和大地电磁测深的物探方法组合, 建立的物探方法组合在天津周良庄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探讨了深部地热勘查的有效物探方法, 大地面波(微动) 测深在深层基岩地层勘探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瑞雷面波在填海造地强夯效果检测中 ,较常规静力学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适宜大面积检测的人工地震勘测方法。本文以漳州后石电厂填海造地的强夯效果检测为例 ,给出瑞雷面波检测方法在强夯效果检测应用的技术途径、技术方案 ,并对检测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勘探区位于漳州市以东约40km处,属低丘陵剥蚀区及海积阶地,因区内开发程度高,地面普遍硬化。依据区内的地质、水文及构造资料,决定采用抗电磁干扰强的CSAMT法与施工较为便利的微动测深法勘测地下热源。通过分析隐伏储热构造在CSAMT法与微动测深法剖面图上的响应特征,确定波速相对较低且存在低阻异常区域为储热控水构造有利区。综合考虑野外施工条件,在CSAMT法1线与微动测深线交汇处钻孔验证,结果显示,孔底温度为30.9℃,出水量为1243.21m3/d,表明CSAMT法联合微动测深法可有效探测该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4.
工程地质中的声波CT层析成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景勤 《江苏地质》1997,21(2):111-114
CT技术在工程地质中主要用以解决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工程地质力学等地质问题。结合实际讨论了声波层析成像中设备的选择、观测系统的建立和资料处理等问题。工程地质中的实际使用证明了其效果良好。与工程地质中使用的其他物探方法比较,CT具有成图效果好、直观、不受文化层和地表障碍物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trength inside the earth-fill is identified by the sounding tests. In this research, the Swedish weight sounding (SWS) is employed, and the spatial high-density test i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structure. Furthermore, the synthesised approach of the SWS and surface wave method, which is one of the geophysical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mpensate the shortage of each approach. Consequently, the correlation structure of an earth-fill could be identified accurately, and the high resolu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ould be visualised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图利用静探技术定量评价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通过对静探技术与波速试验的原理研究,得出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并选取8个工程共12组静探、波速试验孔,应用多种数理统计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建立粘性土及砂性土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公式。并得到了工程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瞬变电磁测深方法中通常采用阶跃波激励方式的模型进行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重复观测,一般采用方波形式进行激励,采用阶跃波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这种处理方式理论上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为了修正这种偏差,通过理论计算,建议采用单脉冲电磁测深方法来处理方波激励源的电磁测深结果。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研究(一)——基本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瞬变电磁测深激发波形的频谱出发,进而证明瞬变电磁测深与频率电磁测深场分量间的关系,最后论述了探测地质结构的物理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