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一、前言不动产权籍调查是指为做好不动产登记综合运用地籍测量、房屋测量等多种测量方法对不动产进行实地测绘、完成权属调查,并形成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的过程。主要调查内容为"以宗地、宗海为单位,查清宗地、宗海及其房屋、林木等定着物组成的不动产单元状况,包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以来,湖南省株洲市先行试点、精心谋划,截止2012年11月,市本级完成权属外业调查223个村,2522个村民小组,共调查权属界线5429条,调查宗地5550宗,调查争议地84宗,调查率达100%。全市在湖南省率先通过了外业调查的省级预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底,湖南省益阳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外业权属调查全部完成,并通过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的省级预检。至此,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至今,益阳市近60年集体土地所有权未登记发证的现象终结。2014年3月底,湖南省益阳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外业权属调查全部完成,并通过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的省级预检。其中南县还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抽检,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目前,该市的宗地统一编码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数字化地籍测量从控制测量再到细部测量到室内成图的全过程.地籍图编好后,打印工作底图,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级预编号,再进行外业调查,并利用南方CASS、SCS等相应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录入当天调查信息,整个街坊调查完后,进行分类汇总.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很大优越性,避免了相邻宗地之间在确认界址线后因无宗地图而拒绝签字盖章的现象,提高了权属调查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正>不动产权籍调查是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前提和基础,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簿册统一和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权籍调查成果经不动产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慎重、稳妥地做好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意义重大。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权籍调查是依照不动产权利人的申请,由政府统一组织,通过权属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在此次调查中笔者负责德城区调查成果数据入库。该文基于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工作经验,就扫描档案文件、宗地权属信息和宗地界址信息快速整理入库提出几点方法,供广大一线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地籍数据库的设计 地籍数据库的设计是地籍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难点问题,能否解决宗地数据组织、历史数据更新回溯的问题,是地籍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地籍数据库中主要存放的地籍信息是以宗地为基本单元的,包括宗地的基础地理信息和权属信息。宗地的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是指宗地的界址点坐标及相邻宗地之间的拓扑关系、面积、土地等级、宗地附着物的信息、宗地变更等信息;宗地的权属信息主要是指通过日常土地登记各类业务流程生成的宗地权利人、土地证号或其他的限制条件等。  相似文献   

8.
日常土地权属调查是土地登记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土地登记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认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等。日常土地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权利人、土地坐落位置、土地用途、地形地貌、四至范围和相邻关系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开展,传统的对房屋分层分户建筑面积测量和宅基地宗地面积测量的二元测量方法费时费力,无法一次性完成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中的权籍调查工作。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快速创建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模型的直观性和可读性来采集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中的宗地界址点坐标与边长、农房  相似文献   

10.
烟台市不动产数据整合建库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面收集土地、房屋、林业、海域登记图形、属性和档案数据,实施清理、外业核查、信息补录等工作,得到完整、齐全的数据。按照建库标准和入库要求,对所有数据进行统一转换,分别对土地和房屋的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及档案数据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开展关联校验工作。将土地和房屋各自关联后的数据成果进行空间逻辑组建及权属关联,实现"房地合一"。按照不动产数据库设计规范要求,将已整理完备的不动产数据统一入库,为不动产相关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1.
房地不动产具备天然的立体特性,在三维空间中对其进行准确刻画是当前城市地上地下综合开发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各类房地不动产数据模型,旨在解决房地不动产的管理与权利空间的三维表达问题。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外学者提出的房地不动产数据模型多以地籍为核心展开,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的房地不动产管理;而国内学者虽兼顾了地籍和房产,但忽略了建筑实体、建筑空间与产权空间的关系,无法将房地不动产信息与建筑物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整合,不利于房地不动产的精细化管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扩展的房地一体化三维不动产数据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我国房地不动产管理上是可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正确表达了各类建筑对象和产权对象,既可以支持业务相关的关联关系的查询,也支持GIS常见拓扑关系的查询和表达,该模型除了能表达符合我国体制的房地不动产对象外,还关联了BIM模型中的建筑构件、建筑空间, 为城市建设与运维管理提供技术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房屋外半墙面积是房屋分摊面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度高低直接影响房产测绘成果数据的实用性。该文以自主开发的房产测绘软件平台作为依托,依据GIS空间数据拓扑运算对房产测绘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设计出一种仅由矢量数据参与空间数据拓扑运算的技术路线,巧妙地规避了房屋外半墙面积计算中的一般性及特殊性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作业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面积测算精度,取得了良好的运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究了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信息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点,对照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可靠、溯源以及部门互信等方面的优势所在,结合不动产登记工作的业务办理、证照和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对不动产登记带来的机制革新和技术突破,并对将来区块链架构下的不动产登记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房产基础测绘为城市房产管理提供最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为满足单位开展房产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针对房产基础测绘的规范要求,设计实现了一套以AutoCAD为开发平台的房产基础测绘成图软件。该文重点介绍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绘图菜单设计、图形图例符号绘制及相应的绘图程序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不动产统一登记正式实施,不动产要素数据和属性的复杂性对空间地理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二维地理信息数据仅仅是平面的数据,无法实现对三维空间管理的需要。倾斜摄影测量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高新测绘技术,能够以大范围、高精度、高清晰的方式全面感知复杂场景,获取高分辨率的数字地面模型、逼真的真正射影像和精细的真三维城市模型等测量产品,其中,精细化的三维模型作为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新型数据,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信息化提供三维空间环境,更能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目前已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将该模型应用于不动产统一登记,对于实施三维不动产登记管理,提高不动产空间管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B/S模式,采用面向服务、多层架构的方式,莒县不动产登记平台开发了登记子系统、权籍调查子系统、查询分析子系统、信息共享交换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用GDAL/OGR技术标准,按照采集、建库、管理一体化的模式,根据系统各类核心数据的生产、更新特点,确定每类数据的更新技术路线和日常运行机制,将权籍调查流程纳入系统管理,做到了权籍调查、登记发证、档案归档一体化管理的作业模式,满足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不动产登记工作,以前一直处于分散状态。国土、住建、林地、海洋等不动产管理数据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确权登记,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颁布,存量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已成为我国进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保证。数据来源多个部门,数据格式多样,空间定位精度不统一,“碎片化”现象严重。现有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的规则集与程序代码相绑定,具有不透明性。本文就此问题开展深入性探讨,对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工作中的技术服务和质量提出了约束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济南市房产测绘研究院的不动产数据入库工作,基于CASS9.1,ETL工具与地理信息工作站EPS软件,详细阐述了利用3种不同手段将CAD数据转换成ArcGIS数据的方法,并对3种手段的入库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3种入库手段进行横向对比,分别总结出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为以后入库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改进,为下一步进行高效率、低错误率地完成历史数据的入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铺垫。  相似文献   

19.
结合山东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实际,为解决不动产登记系统跨网数据交换技术问题,本文通过安全标记技术、多维动态标记和多机隔离技术等关键技术,使不动产登记跨网数据交换系统具有等级保护定制、跨级主客体访问控制和跨网应用实时监控三大系统特色,解决了数据传输安全的关键技术难题,保障了在不动产登记数据从电子政务外网交换到自然资源业务网过程中,数据从低密到高密的传输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