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20 mg/(kg·d)]、参苓白术散组[SLBZ组,1.44 g/(kg·d)]、TLR4抑制剂组[TAK-242组,1 mg/(kg·d)]、TLR4抑制剂+参苓白术散组(TAK-242+SLBZ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4%乙酸构建IBS-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7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及粪便Bristol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肠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造模38只。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粪便Bristol评分升高,HE染色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升高,结肠组织ZO-1与Occludin蛋白水平降低,TLR4、MyD88、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匹维溴铵组、SLBZ组、TAK-242组、TAK-242+SLBZ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粪便Bristol评分降低,HE染色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血清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LR4、MyD8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与匹维溴铵组、SLBZ组、TAK-242组比较,TAK-242+SLBZ组大鼠结肠组织ZO-1与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改善IBS-D大鼠腹泻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修复肠黏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 /MyD88 /NF-kB信号通路来达到减轻肠道炎症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藿胆鼻渊丸对急性鼻窦炎大鼠炎症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藿胆鼻渊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采用鼻腔填塞联合鼻腔滴注脂多糖(LPS)法建立急性鼻窦炎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阳性药物组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灌胃(98.4375 g/kg),低、中、高剂量组予藿胆鼻渊丸灌胃(1.26 g/kg、2.52 g/kg、5.04 g/kg),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只SD大鼠灌胃总体积为3 ml/次,2次/d,连续干预21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大鼠鼻窦黏膜炎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化(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情况;WB检测HMGB1、TOLL样受体4重组蛋白(TLR4)、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鼻窦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阳性药物组和藿胆鼻渊丸不同剂量组炎症细胞聚集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及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鼻窦黏膜组织中的HMGB1、TLR4、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藿胆鼻渊丸不同剂量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及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鼻窦黏膜组织中的HMGB1、TLR4、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阳性药物组比较,高剂量组IL-1β、IL-6、TNF-α含量及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HMGB1、TLR4、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藿胆鼻渊丸可以有效抑制急性鼻窦炎大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HMGB1分子,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IL-1β、IL-6和TNF-α释放,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炎症因子等相关指标的检测,阐释五丹胃福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采用改良MNNG+复合法制备PLGC模型,随机分为五丹胃福颗粒高、低剂量组,西药(叶酸)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12周,另取10只正常大鼠设为空白组,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OX-2、IL-1β、TNF-α、NF-κB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指标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丹胃福颗粒高、低剂量组与西药组COX-2、NF-κ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丹胃福颗粒低剂量组与西药组TNF-α、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丹胃福颗粒通过抑制PLGC大鼠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影响PLGC的发生发展,并且与叶酸的治疗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COS脾虚痰湿证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主要中医证候(月经周经、痤疮、多毛)积分及总积分,以及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值(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游离睾酮(T),卵巢体积、卵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中医证候总积分、BMI、FPG、FINS、HOMA-IR、LH、LH/FSH、T、卵巢体积、卵泡数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脾虚痰湿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克罗米芬组(C组)、克罗米芬+补佳乐组(D组)、克罗米芬+电针组(E组)、克罗米芬+补肾活血方组(F组)、克罗米芬+电针+补肾活血方组(G组)。B、C、D、E、F、G组大鼠予以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20 d建立PCOS模型,造模成功后C、D、E、F、G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A、B组不作任何处理,连续干预5 d。观察大鼠动情周期的改变情况以及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LH/FSH]水平、孕鼠数、总着床率、平均着床胚泡数。结果:动情期角化上皮细胞明显增多,未角化上皮细胞明显减少(P<0.05)。各项性激素指标、总着床率、平均着床胚泡数方面,G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E、F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着床率、平均着床胚泡数方面,E、F、G组与B组比较,G组与C、D、E、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能有效改善PCOS大鼠性激素水平,提高PCOS大鼠总着床率和平均着床胚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联合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内分泌及抗氧化的作用。方法:选取PCOS不孕患者9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30 例。中西医结合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联合维生素D辅助干预治疗,中药组仅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西药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将3个月经周期定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性激素[包括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和25-羟维生素D(25OHD)、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及中药组均可有效提高E22及25OHD水平,降低T及MDA水平,对FSH、LH有调节性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妊娠率,且在调节内分泌方面中西医结合组较中药组、西药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联合维生素D辅助治疗PCOS不孕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内分泌代谢及氧化应激状态,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阐明护心康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注射大剂量维生素D3注射液及喂养高脂饲料法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护心康片高、中、低(1.64g/kg、0.82g/kg、0.41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2mg/kg),模型组(蒸馏水,10ml/kg)和空白组。治疗12周后处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取动脉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量,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灰度值,以目的蛋白与β-acting内参蛋白的比值来表示组织蛋白中NF-κB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护心康片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血清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与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阻断该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模型大鼠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释放,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方通过调控间隙连接蛋白(Cx)43干预腹膜透析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大鼠外,其余各组均采用5/6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4.25%腹透液复制慢性肾衰竭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高、低剂量组给予健脾益气方,西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干预后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腹膜结构变化,测量腹膜致密层厚度;免疫组化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43、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通路和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EMT)标志蛋白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腹膜厚度及Cx43、pAKt、pmTOR、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阳性面积比,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腹膜组织Cx43、pAKt、pmTOR、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可能通过调控Cx43表达,干预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腹膜间皮细胞EMT进程,从而发挥保护腹膜间皮细胞、防治腹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脂多糖(LPS)干预单核细胞(THP-1)源性泡沫细胞制备高胆固醇模型,探讨右归丸含药血清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与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LPS培养THP-1源性泡沫细胞诱导24h制备高胆固醇细胞模型,给予右归丸含药血清小、中、大剂量干预。通过比色法检测干预后的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内的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NF-κB p65、SREBP1c、ABCA1mRNA的含量和蛋白表达。结果:10 ng/ml LPS培养THP-1源性泡沫细胞成功复制了高胆固醇细胞模型。右归丸大、中、小剂量组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TC、FC、CE、IL-1β、IL-6、TNF-α、NF-κB p65、SREBP1c、ABCA1mRNA含量以及NF-κBp65、SREBP1c、ABCA1mRNA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右归丸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 p65和SREBP1c基因表达而调节血脂,同时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PCOS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拟温肾调经汤治疗。观察2组排卵情况、性激素[催乳素(PRL)、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LH/FS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妊娠情况、卵巢体积变化。结果:2组血清PRL、T、LH/FSH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规律排卵情况、排卵率、妊娠率、卵巢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肾虚血瘀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