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地面沉降危险性分级标准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面沉降是我国广大平原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各评估单位对其都有详细的研究和论述,但对危险性程度的划分,尚无统一标准。以沉降速率或累计沉降量划分均不全面,难以给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提供一个系统的量化的指标。现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对地面沉降危险性程度进行量化分级,拟对地质灾害评估提供统一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地面沉降是世界范围较为普遍的地质灾害,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面沉降。本文基于风险理论建立了适用于缓变性地质灾害地面沉降风险多向性评估体系,涵盖危险性和易损性两项评估内容。在评估指标选取时进行多方面多因素综合考量,将地面沉降发育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构建既包括地面沉降相关因素同时涵盖城市规划发展的多向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地面沉降孕灾地质条件,选取地面沉降易发程度、发育程度、预测速率和地势高程作为危险性评估因子,根据承灾体遭受地面沉降灾害敏感程度及城市发展规划,选取人口密度、单位面积GDP、建设用地比重和重大线性工程密度等作为易损性评估因子。所建评估方法体系成功应用于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性全量化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张秀梅  魏振山 《地下水》2022,(3):177-178
评估区主要现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不发育。本文以新疆五家渠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工程背景,对研究区内的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危险性现状和危险性预测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为危险性小区。通过对评估区内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为项目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建设用地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是北京地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期为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拟建的京沈客运高铁专线,介绍了该线路工程概况以及北京段区域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背景,详细分析了工程沿线地面沉降发展概况。以《北京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为依据,充分考虑工程沿线地面沉降灾害灾情、危害程度、发育程度等因素,对京沈客运高铁专线北京段进行了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未来五年内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并分别划分现状危险性中、小区段和预测危险性大、中和小区段。提出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地面沉降影响、严格控制沿线地下水开采、切实落实北京市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目标等地面沉降灾害防治建议,为保障工程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平原区典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平原区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活动断裂、地震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文章结合具体实例对三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其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活动断裂的危险性主要根据断裂的活动时期、断裂不同部位的活动性以及评估区距离断裂活动部位的远近程度进行评估。地震砂土液化判别采用现场标准贯入试验进行评估。地面沉降预测评估依据地下水累计开采量与累计地面沉降量的相关关系分析和固结理论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G580线阿热勒至和田公路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危险性现状和预测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发育,其他地质灾害主要以风蚀沙埋和土壤盐渍化;现状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均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发育程度弱,危险性等级小。  相似文献   

8.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指数,通过量化的危险性指数分级,划分了岩溶塌陷的危险性大小,这种方法对今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岩溶塌陷的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综合评估量化评分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主要讨论了评估因子的选取、各因子权重和分级取值、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各级分值范围确定、评分方法和步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文量化评分方法基础上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能够较好地反映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评估结果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修订过程和主要的修订内容,并就地质环境条件调查与评价、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分区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条款的修订进行了分析说明,以期为规程的贯彻执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沟船闸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杭运河山东济宁-东平湖段复航工程的配套工程,标准二级船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2120~ 2440万t.项目征地范围平面图形为不规则长条型,面积559700m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为征地范围向东、南、西、北四方向外扩200m,评估区面积为2774097m2.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地区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无统一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标准,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江苏沿海地区沉积环境复杂,软土严重区软土厚度10 m,地面沉降严重区地面沉降速率10 mm/a。通过探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用地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和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限制性因素评价方法,发现这2种方法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可在城乡规划中发挥支撑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济宁市存在的易发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及地面沉降等。在分析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判别方法,采用数学统计法、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概率积分法及比拟法对地质灾害进行了定量一半定量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活动规模、活动频次的综合性反映。从这一认识出发,本文论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构成及其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县(市、区、旗)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元,进行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分析了危险性分布情况与区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即将成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该规程总结了以往评估实践,细化和完善了具体技术细则,强化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介绍了上海地区确定的地面沉降、地基变形、边坡失稳、砂土液化、水土突涌、岸带冲淤、浅层天然气害、水土污染等8个评估灾种的界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分类要素及划分标准、建设项目重要性的具体划分、评估范围的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分区原则、拟建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准则等灾评实践及规程编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丽华  高梦瑶 《地质论评》2022,68(3):68030920-68030920
《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单位地质工作诚信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近日发布,旨在更好地服务地勘行业发展,加强地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会员单位的地质工作诚信评定。据了解,《办法》适用于对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单位的地质工作诚信评定。诚信评定工作遵循“自愿参加、统一评定、公正公平、动态管理”的原则。经评定,符合《办法》诚信评定相应标准的,授予“地质工作诚信单位”,并向社会公布。评定结果与地质行业及相关部门共享互通,发挥协同效应,推进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资质认定、专项资金补贴、评优评奖、成果转化等工作中的应用。诚信评定不向申报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回顾了区域地壳稳定性发展历史及现状。区域稳定评价应和工程实际要求紧密结合 ,逐步实现由场地评价场地利用地质工程设计的转变 ;在理论上紧密结合岩石圈动力学 ,大陆动力学等当代地球科学发展前沿 ;在分析评价上 ,考虑内外地球动力作用的耦合 ,将地球内外动力地质灾害统一起来分析 ,建立统一地质灾害动力学模型 ,最终实现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系统化和定量化  相似文献   

18.
蒋臻蔚  彭建兵  王启耀 《岩土力学》2010,31(Z2):317-321
地铁3号线是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西南至东北方向的主骨架线,由于西安市特殊的地质环境,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不良地质问题,因此,必须在工程建设前对3号线沿线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发生原因、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仔细进行研究。通过对地铁3号线沿线的实地踏勘,对前人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认为,地铁3号线涉及了辛家庙、胡家庙、金花南路、观音庙、小寨5个老沉降中心和高新区、曲江新区2个新沉降中心,老沉降中心及曲江沉降中心目前沉降速率均较低,危险性小,新沉降中心鱼化寨目前地面沉降速率较大,危险性中等;地铁3号线与7条地裂缝在12个地段相交,其中危险性大的有6处,危险性中等的有5处,危险性小的有1处,要特别注意从吉祥村到小寨段与f7地裂缝的相交段。根据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对地铁工程影响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成果对西安地铁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 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