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Matlab在测量平差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测量平差课程的特点出发,阐述将Matlab引入测量平差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几个实例介绍Matlab在测量平差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将Matlab引入测量平差教学将是今后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量平差课程作为测绘类本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对本学科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工具软件对测量平差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总结了基础数学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将数学工具软件引入测量平差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简要介绍Mathematica软件解算测量平差问题的几个实例,展示了数学工具软件在测量平差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数字工具软件对测量平差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覃辉 《测绘工程》2002,11(3):57-61
在总结了基础数学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将数学工具软件引入测量平差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简要介绍Mathematica软件解算测量平差问题的几个实例,展示了数学工具软件在测量平差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提高测量平差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兴升 《测绘工程》2010,19(3):74-76
测量平差是测绘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普遍反映最难学习的课程。学生对测量平差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兴趣,因而教学效果欠佳。为了提高测量平差课程教学质量,文中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教学体系、教学实践、细化考核指标等多个方面出发,探讨提高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逆矩阵的解算是测量平差计算中的重点和难点,人工解算的工作量较大。高职测绘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薄弱,计算机程序语言也掌握不多,测量平差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本文介绍一种比较适应高职测绘专业学生的应用Excel求解逆矩阵的方法和技巧,并以解算条件平差法方程为例,探讨Excel在平差计算中求解逆矩阵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测量平差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作者在多年的测绘高等专科测量平差教学实践中,对测量平差课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成果,供有关高校测绘专业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摄影测量影像来源多样化、复杂化、大数据化等趋势,传统区域网平差算法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数据来源,矩阵排列毫无规律的法方程结构以及大数据量带来的高内存需求和低计算效率等问题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引入了预条件共轭梯度法以及不精确牛顿解法求解区域网平差过程中的法方程,同时使用一种块状法方程系数矩阵压缩存储格式,构建了全新的区域网平差技术流程。本文方法避免了直接对法方程系数矩阵的求逆,压缩了法方程系数矩阵所需的内存空间,使得本文算法比传统算法所需计算机内存空间大幅减少,平差计算速度明显提升,同时保证了计算精度与传统方法相当。初步试验证明,本文方法对4500张影像、近900万像点数据的平差计算在普通电脑上仅需要约15min,且计算精度达到子像素级。  相似文献   

9.
测量平差是测绘类专业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课程理论性强、公式多、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在构建合理教学体系的前提下,理论部分完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平差案例与平差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测量平差实践技能实习,使测量平差理论与实践"零距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项目中内业外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体会测量平差在测量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实际操作表明,该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平差课程的效果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广义逆矩阵基础知识出发,利用测量误差基本方程的特点,建立一套测量平差数学模型。用这套模型答解测量平差问题,作者将其称为广义逆平差法。此法与最小二乘平差法比较,其推导过程更简单、直观、易懂。文中讨论了各种平差方法的相互关系,给出了各种平差方法的统一模式,指出具有待估参数的平差方法,选择不同的参数近似值对平差结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文中算例作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1.
NOAA’s National Geodetic Survey (NGS) has been one of the Analysis Centers (ACs) of the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94. Solutions for daily GPS orbits and 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 are regularly contributed to the IGS Rapid and Final products, as well as solutions of weekly station positions. These solutions are combined with those of the other ACs and then the resultant IGS products are distributed to users. To perform these tasks, NGS has developed and refined the Program for the Adjustment of GPS EphemerideS (PAGES) software. Although PAGES has continuously evolved over the past 15 years, recent efforts have focused mostly on updating models and procedures to conform more closely to IGS and the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 (IERS) conventions. Details of our processing updates and demonstrations of the improvements will b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2.
在采用GPS后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且经过各项检核合格之后,需要进行基线向量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三维约束平差、二维约束平差等处理过程。而目前相关的文献中对采用秩亏自由网平差进行GPS基线向量的无约束平差涉及较少,且往往是一笔带过[1]。本论文在对GPS基线向量网三维无约束平差及秩亏自由网平差数学模型进行引述的基础上,结合某工程案例,利用MATLAB强大的矩阵计算功能进行了基线向量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期为GPS数据后处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在校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对变形观测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掌上电脑的诸多优点,提出了用掌上电脑进行变形观测外业数据采集的方法和优越性,并简单介绍了作者自行开发的用掌上电脑进行变形观测外业数据采集相关软件的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14.
"测量平差"是测绘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鉴于我院考试模式改革的政策,本人将"测量平差"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本文从考试模式改革的实施方式、实际效果、存在问题以及未来考试的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Sans résumé
Adjustment by least squares in Geodesy and photogrammetry
  相似文献   

16.
陈本富 《北京测绘》2007,(1):60-62,50
结合《测量平差基础》教学体验,总结了学生感觉学习难度较大的主要方面,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本概念、理论的教学等相应解决办法。指出加强相关知识间的综合联系,突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认识与领会,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Grafmov7.6双动态定位处理软件在GPS测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对数据精度的影响,通过软件升级补丁、设置命令,有效地解决了Grafmov7.6软件在事后数据处理中出现的漂移现象,从而保证了GPS测姿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测绘工程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考试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探索。发挥"测量平差"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融合程序设计,拓展训练平台,创新考核模式。重点提高课堂和实践教学效果,试行四段式考核和评价系统,并以课外导学、项目引导、交互沟通为补充,探索开放式的学习养成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从总体论述了胶新线沉降监测中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首先论述了胶新铁路的概况,以及本次测量的目的以及内容,然后论述了测量的原理和测试方法。重点论述了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方法,其中包括异常数据的探测及粗差的处理,涉及最小二乘法;稳健估计;最后重点介绍了傅里叶分析在本次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地图数字化为GIS采集空间数据的工作实际,对直角、直线数字化的数据处理的平差模型以及相应的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通过平差和评定精度,可以提高数字化的精度,并有助于实现对GIS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