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营毛沱水源地位于河西走廊北部干旱缺水的马鬃山区西段。根据前人资料利用水文地质测绘与地球物探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本区寻求到了可供开发利用的构造带裂隙水,运用映射法在隔水边界(构造带)附近,根据拟开采量的不同对水源地在开采过程中的水位降深进行了预报,为水源地的运营提供了依据;成功建立了不小于45万m3/a的集中供水水源地,为河西走廊北部山区少部分锰铁矿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对以后在河西走廊北部干旱区寻找水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研究地下水资源赋存规律,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对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莱州市平里店—驿道地区所在的1∶5万平里店图幅区域作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各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包含11个计算组、2个计算亚组),通过资料统计法和开采量调查统计法统计了各计算分区一个水文年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计算并选用合适的水文地质参数,运用水均衡法计算出区内降水入渗补给量、河流渗漏补给量、灌溉回渗补给量、侧向径流量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对各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作出分析评价。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915. 675×104 m 3/a,王河水文地质区松散岩类孔隙水涌水量>500m3/d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其余各计算分区、组及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一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河西走廊黑河中游八灌区为例,利用ESRI公司的MapObjects开发的河西走廊水文地质信息系统(HXSIS)为平台,具体阐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均衡计算、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配置等与GIS的有机结合,对于改善地下水勘查的工作效率,提高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精度,达到对水文地质实体的准确认识,分析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关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成 《甘肃地质》1999,8(1):78-85
就目前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关概念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河西走廊南北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开采资源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传明  宁立波  王现国  彭涛 《水文》2007,27(3):80-84
在分析中牟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均衡原理对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资源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中牟县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为19927.89×104m3/a、多年平均排泄量21984.70×104m3/a,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主要原因为开采量过大和补给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6.
张举  刘兴春 《甘肃地质》1998,7(2):87-92
利用1994年度《甘青交界祁连山西段水文地质工作空白区1∶5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结合空白区外以往资料,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排泄量统计法等方法,对祁连山西段地下水天然资源进行了概算。结果是祁连山西段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16.93亿m3/a,其中山地11.68亿m3/a,盆地5.25亿m3/a(已扣除重复量)。  相似文献   

7.
结合腾格里沙漠邓马营湖地下水资源评价实例,建立了腾格里沙漠邓马营湖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基于Visual Modflow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验证;预报了设计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预报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按允许开采量4 317.61万m~3/a开采,不会造成区域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允许开采量保证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行业标准介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作为一部行业标准,提出了应用数值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的资料、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数值模型的建立、地下水预报、地下水均衡计算和应提交的成果等技术要求,满足了地下水勘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缺水区找水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近20年来在河西走廊从事水文地质工作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山地与平原的接触关系归纳为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具有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存在于山体与走廊平原之间的“叠瓦状”大型逆冲隐伏断裂带及其所派生的山麓中新生界皱褶,阻止了山区基岩裂隙水与走廊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使山林与走廊平原衔接地带地下水位突变,产生100~200m或更深的“地下跌水”,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历年来在这一缺水区的地下水勘察变得尤为慎重,正确找水方向在于根据山体与平原的接触关系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泉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3)
本文选取新疆托克逊县麻黄草种植基地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水均衡法计算该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结果表明:通过对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均衡区地下水补给量为2 572×10~4m~3/a,排泄量为2 510×10~4m~3/a;均衡差绝对值为62×10~4m~3/a,相对均衡差2.4%,符合均衡计算要求;此外,应用可开采系数法计算了该水源地的地下水储存量为和可开采量,计算结果分别为386×104m3。通过对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分析,为该基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全国第三轮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及统计预测成果,从整体上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勘查研究程度、生产开发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就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能源政策、布局煤田勘探、煤炭工业建设和煤炭生产、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为第二松花江从吉林市到松原市的河谷区 ,在河谷区推行“小井”种稻是吉林省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地下水丰富程度将河谷区划分成地下水资源极丰富区、丰富区及较丰富区。筛选了 4个降水保证率年份对每个区的天然资源量进行分析计算 ,在降水保证率为 2 0 %和 5 0 %的年份 ,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区域地下水上升。设计了沿江布置直线井排的开采方案 ,在区域地下水位降为 3.3m、保证率为 95 %的枯水年稳定开采资源量为 84 2 17.9× 10 4 m3/a ,暂时性开采资源量 116 876 .1× 10 4 m3。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热资源及其潜力评估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笔者在阐述中国地热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地热资源进行了潜力评估。结果表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能为2.78×1020J,每年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量为2.89×1012kWh;中国主要平原(盆地)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储量为2.5×1022J,可开采资源量为7.5×1021J;中国温泉区放热量共计1.32×1017J,可采资源为6.6×1017J/年;中国大陆3.0~5.0 km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为2.5×1025J,是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105倍。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水资源价值水资源影子价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讨水资源、水资源价值和水资源影子价格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水资源的价值实现在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可将水资源分成资源型水资源、工程型水资源和再生型水资源三类;不同类型的水资源,其价值内涵和价格构成是不同的;水资源影子价格是水资源价值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万亭  田入金 《地球科学》1995,20(2):138-143
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现代资产评估理论及方法为基础,初步建立了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并以金矿资源为例,对其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本文系统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分布现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矿产资源联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矿产资源联合评价是一种把评价对象的自然属性、物质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融为一体的新的项目评价体系。它以发展贡献论作为评价的基本理论,以信息流、物质流和经济流的研究为方法论,构造了涉及矿产资源评价各领域的不同性质项目评价系统。论述了矿产资源联合评价的基本问题及矿产资源联合评价在矿产资源经济学、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产资源利用的创新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鹏 《地质与勘探》2001,37(4):36-38
中国矿产不足的危机日益严重,资源利用创新迫在眉睫。通过分析中国矿产资源的现状,指出了中国矿产资源不足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了进行矿产资源利用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地热资源是一种新型无污染能源,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内部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且具有易开采、利用的特点.但目前地热资源勘探的手段和研究方法单一,制约着地热资源的开采与开发.而盆地地热场模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在油气成藏模拟中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在已有的技术手段下结合盆地地热模拟技术来提高勘探的精度.本文还探讨了以地温控制方程与地下热水水流方程相结合来建立模型,模拟盆地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镍工业资源主要为红土型、硫化镍及海底含镍锰结核3种,我国镍资源储量占全球第九,主要以硫化镍矿为主,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硫化镍矿产资源地.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青海省加大了硫化镍矿资源的找寻力度,发现了一批成矿潜力较大的矿床(点),省内铜镍资源有望进一步得到拓展.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内镍矿资源分布、勘探开发及目前全球镍资源供需变化等,为我国镍矿业的投资、开发、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