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发高精度的实时GPS动态定位技术是近几年的热门课题,基于GPS码的差分定位(DGPS)的现已达到3~5m的精度,而基于载波平滑码的差分定位也已达到1~3m的实时精度,尽管如此,这些结果仍不能满足许多高精度用户的要求,这就促使运动中载波相位模糊度解法(简称OTF算法,它是实现cm级GPS动态定位的关键)的研究近几年取得突破出进展。本文首先评述了已有的几种OTF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GPS载波相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GPS)快速静态,实时动态(RTK)定位等技术在测绘生产中的高效率应用。  相似文献   

3.
实时动态(P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探讨了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方向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精度实时动态GPS差分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系统(GTH)是一种高精度实时差分GPS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同时对两个以上活动目标的精密定位,自动跟踪引导,系统定位精度(实时,事后两种模式)小于5m,本文介绍GTH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论述了距测量算法设计,文章还提供了系统进场试验结果以及性能进一步改善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GPS应用的深入以及处理技术的发展,实时差分RTD(Real-timeDifferential)和实时动态RTK(Real-timeKinematic)测量已在一些部门和行业得到应用,实时GPS测量RTD和RTK技术由于实时性强、精度好而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实时GPS测量涉及到基准站、流动站及数据通讯链等方面因素,要想做好实时GPS测量并非易事,本文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对实时GPS测量中的坐标系统、基准站架设、数据链、流动站定位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新进展──第二讲差分GPS李征航(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430070)1前言根据观测瞬间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以及接收机所测得的至这些卫星的距离并加上大气延迟和钟差等各项改正后,即可采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求得该瞬间接收...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GPSRTK)的原理及其组成,并着重论述了在实施GPSRTK测量时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GPS RTK)的原理及其组成,并着重论述了在实施GPS RTK测量时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GPS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GPS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近几年来一方面为了满足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的需要和对付美国的‘AS’及‘SA’政策,在相应的GPS硬件和软件方面有不少新的进展;另一方面GPS的优点正不断被人们认识,不断地开拓新的应用领域;第三方面的进展是建立了全球性的GPS技术服务机构,它向全世界GPS用户提供GPS精密星历、星钟差、极移、追踪站的动态坐标和观测数据等资料。  相似文献   

10.
GPS动态定位的初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爱朝  张琰 《测绘通报》1994,(6):3-6,21
GPS动态定位的研究始于1983 ̄1985年。利用相位观测量进行相对动态定位目前可达到厘米级精度,但其前提是要解决三大问题,即周跳、初始化和改正数据的实时传输。本文着重研究动态定位的初始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测绘学报》1995,24(1):1-8
本文主要研究在GPS高精度动态定位中进行轨道改进的方法,即初始化模型法和短弧轨道改进法。前者适用于实时动态定位,后者只能用于事后动态定位数据处理。文中给出了用初始化模型法处理一个实际空中动态定位结果的例子,通过计算表明,利用本文的方法,可以提高动态定位的精度,尤其是高程分量的精度。当不久的将来,广播星历精度进一步降低时,轨道改进是高精度GPS动态定位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连续运行多功能差分示范基准站的建设与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差分GPS定位技术包括了米级精度常规差分实时导航定位(CDGPS),厘米级精度实时动态定位(RTK),广域差分实时动态定位(WADGPS)等技术,综合以上的多功能差分基准站是国内外目前GPS研究和重点之一。本文就武汉多功能差分示范站的建立,简述了多功能参考站的技术背景,介绍了示范站的整体结构,组成和功能,并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用户系统在武汉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初步展示了这一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厘米级GPS动态定位的实现,加速了机载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传统的测量领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本文首先评述了实现厘米级GPS机载测量的关键-运动中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简称AROF动态技术)的最新进展,综合介绍了GPS在航空摄影测量,航空重力测量,机载激光地形断面测量,机械激光大地水准测量,机载激光水深测量,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测图等方面应用的实验与结果,评述了多传感器组合配置的机载平台与综合  相似文献   

14.
连续运行多功能差分示范基准站的建设与实验(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差分GPS定位技术包括了米级精度常规差分实时导航定位(CDGPS)、厘米级精度实时动态定位(RTK),广域差分实时动态定们(WADGPS)等技术,综合以上技术的多功能差分基准站是国内外目前GPS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就武汉多功能差分示范站的建立,简述了多功能参考站的技术背景,介绍了示范站的整体结构,组成和功能,并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用户系统在武汉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初步展示了这一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新进展第一讲AS技术与GPS接收机技术的发展李征航编者按:陆作用的重大及应用领域的广阔,已是人们的共识。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及组织均投以巨大的人力物力,对历S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在我国,与十几年前的起步阶段相比,现在GPS的...  相似文献   

16.
GPS快速静态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快速静态定位技术黄劲松,李征航1引言常规的GPS静态定位技术通常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同步观测(例如1~2h)才能确保定位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即使在测量短基线时也是如此[1]。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建成以及GPS定位技术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其应用领域已越来...  相似文献   

17.
提出利用事后广域差分GPS方法对在北极北冰洋浮冰上观测的GPS数据进行处理,对其结果分析表明、平面定位内符合精度优于1m(1σ),测定出北冰洋浮冰的平均运动速率为420m/h。  相似文献   

18.
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下地形测量水利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GPS实时定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水下地形测量开创了一个新局面。.GPS实时定位较一般光学仪器测角定位,无线电定位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自动化,可全天候作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GPS、姿态和激光测距的三维遥感直接对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遥感对地定位是依据野外测设(或地图上量取)地面控制点采用立体像对或空间变换等原理进行的,而三维遥感直接对地定位采用了GPS定位技术,姿态测量系统和扫描激光测距技术来直接对同步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三维定位,能够实时(准实时)地得到地面点的三维位置和遥感信息,它具有快速实时(准实时)且无需地面控制,是遥感对地定位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实时动态大地测量服务体系的建立刘经南1引言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20世纪后期人类科技进步的里程碑。许多学者预言,即使在21世纪初期,它仍将独领风骚20年以上,并极大地推动空间科学、大气科学、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