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第三纪褐煤盆地以各种不同形状、大小不一地星罗棋布于全省。盆地面积最大可达200余平方公里,褐煤单层厚度由数米至二百余米,盆地褐煤最大储量达80亿吨以上,第三系由成岩程度较差的粘土类土、砂、砾石及褐煤组成,地层沉积总厚一般300~500米,最大超过千米。地层沉积后仅经轻微的构造变动,有的盆地甚至还保留了原始的沉积状态。   相似文献   

2.
泥河湾盆地东部郝家台地区的台儿沟东剖面主要出露地层为更新统和上新统,剖面顶部为厚9.4 m的马兰黄土和古土壤,剖面中部由更新统郝家台组和泥河湾组构成,剖面下部为上新统蔚县组。郝家台组和泥河湾组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少量前三角洲亚相沉积组合,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可分为分支河道、分支间湾、天然堤、沼泽和淡水湖泊5个微相,由发育大型板状斜层理和底冲刷面构造的粗砂夹砾石透镜体,含钙质结核的透镜状黄褐色中 细砂以及富含炭屑的深色粘土等共同构成;三角洲前缘亚相则由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和末端砂坝构成,以发育底冲刷面构造并夹有细砾石透镜体的细中粒砂、小型板状斜层理细砂以及分选好且质纯的细砂等组合为特征;前三角洲亚相相对不发育,主要由浅灰色粘土以及灰绿色、灰黑色粘土夹钙质结核构成。蔚县组主要由滨湖亚相和浅湖亚相构成,其中前者为多种颜色的并发育泥裂和滑塌构造的粘土、粉砂组合,局部夹有透镜状砂砾层,底冲刷面发育;后者主要由粉砂、粘土组合构成,局部可见由砂泥交互构成的透镜状层理。古水流分析结果表明,上新统蔚县组沉积物源区位于泥河湾盆地NE侧,更新统泥河湾组和郝家台组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于NE和NW方向,而泥河湾组底部约15 m厚沉积物除了来自NE方向外,还有部分沉积物来自SSW方向物源区。表明自上新世以来,泥河湾盆地周边具有北高南低古地理格局,从而为盆地提供丰富的碎屑沉积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盆地形成过程的研究,认为风火山盆地经历了基底、古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及构造盆地4个阶段,在晚白垩世沉积形成.地层含矿性特征表明,晚白垩世风火山群砂岩夹灰岩组和砂岩组地层是含矿地层,其中砂岩夹灰岩组是主要含矿地层,与铜矿成矿关系密切.矿床成因分析认为,盆地附近的隆起区作为蚀源区,其晚三叠世地层及其他浅成侵入岩等,为沉积盆地提供了沉积物,也为盆地地层沉积提供了铜质来源.在砂岩夹灰岩组和砂岩组地层中,还原、碱性环境下沉积形成的灰绿色碎屑岩形成了矿源层,经过后期的活化、迁移、富集,形成了沉积一改造型层控铜矿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西凌源地区牛营子盆地邓杖子组地层剖面测制,结合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及相序叠置关系等因素分析研究,认为邓杖子组沉积环境为冲积扇相.邓杖子组下部岩性为灰色厚层—巨厚层中—粗粒石灰岩质砾岩,沉积环境为扇根亚相,由筛积物沉积、泥石流沉积组成;中部主要为灰绿色薄层中细粒长石砂岩、细粒钙质砂岩,夹灰色石灰岩质砾岩、含砂质灰岩等,由扇中亚相和扇端亚相组成;上部岩性为灰色中厚层—厚层夹厚层—巨厚层石灰岩质砾岩,沉积环境可识别出扇中亚相和扇根亚相,二亚相均由河道沉积和漫流沉积组成.  相似文献   

5.
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床后生蚀变矿物分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主要产在侏罗系直罗组地层中。直罗组地层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又分为上、下两个亚段 ,其中下亚段主要为容矿的灰色砂岩 ;上亚段主要为灰绿色砂岩、泥岩 ;上段为杂色的中细砂岩、泥岩。笔者通过对直罗组砂岩的镜下观察研究 ,在垂向上确立了岩石的后生蚀变分带 :直罗组下段下亚段为灰色 灰白色砂岩 (含矿段 )的绿化 (Ⅰ ) (主要为长石的绿帘石化 ) 碳酸盐化带 ;上亚段为灰绿色砂岩的绿化 (Ⅱ ) (主要为黑云母绿泥石化 ,也有长石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 ) 粘土化 碳酸盐化带 ;直罗组上段杂色细砂岩的褐铁矿化 粘土化 碳酸盐化带。主要的后生蚀变作用发生在灰绿色的砂岩中。砂岩呈现灰绿色的原因主要在于含较多绿色黑云母 ,而非绿泥石 ,其本质原因在于矿物中Fe2 含量较高。砂岩层中的后生蚀变现象与铀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江苏金湖阜宁群二组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江苏北部金湖凹陷阜宁群二组(简称阜二组),是一套由粘土岩、粉细砂岩及碳酸盐岩(生物灰岩)组成的地层。唐天福等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亚段:1.泥岩亚段(E_f~(2+3)),为黑色伊利石蒙脱石粘土岩。顶部为白色粉砂岩,可与上覆的阜宁群三组相区分,厚25—60米。2.七尖峰亚段(E_f~(2-2)),是苏北盆地阜宁群二组中最稳定,标志性较强的一个亚段,为黑色蒙脱石伊利石粘土岩夹薄层泥灰岩及灰质粘土岩。在电阻率曲线上有五至七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元氏北勘探区位于元氏县城以北10km。据地质报告载:区内第四系为一套松散沉积物,主要由灰黄、褐黄、灰绿色砂层、粘土、砾石层组成;第三系与上下地层为不整合接触,以一套杂色砾岩为主,夹薄层钙质泥岩、泥灰岩、灰质砾岩和半胶结的亚砂土、褐红紫色钙质粉砂岩等。由于缺乏化石,第三系未作进一步划分。 本文拟根据岩石特征将区内第三系划为2组4段。  相似文献   

8.
新疆准噶尔盆地早、中侏罗世大孢子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前言准噶尔盆地陆相侏罗系发育较好,分布广泛,尤其在盆地南缘的玛纳斯—乌鲁木齐—吉木萨尔一带出露完整。这套地层的下、中部基本上是以灰绿色为主的砾岩、砂岩、泥岩夹煤层,最厚约3000多米,上部为一套红色或杂色为主的碎屑沉积,厚1000多米。1976年在西北地层工作会议上将新疆陆相侏罗系划分为六个组并统一命名为: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但对其时代的划分一直存在着分歧。其  相似文献   

9.
禄丰县罗茨盆地位于昆明市区西北方向一百公里许。盆地呈南北向伸展,面积逾100平方公里,属构造侵蚀型盆地,海拔1750公尺。盆地内主要堆积了一套含褐煤的湖沼相地层,厚数百米。这套含煤地层从下到上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综红色砂质泥岩,含较多灰岩砾石,底部见风化角砾,厚约50米,不整合复于昆阳群(作为基底)之上,第二层为含褐煤层,  相似文献   

10.
本区岩溶地貌比较发育。地表形态有溶痕、溶沟、溶槽、石芽、岩溶裂隙等;地下有溶洞、地下河,地下通道等。岩溶裂隙多为粘土充填,在粘土层中发现了古脊椎动物及孢粉等化石。在宜兴地区发现下列三处:1.位于宜兴县张渚镇北东方向约2.5公里的白石山南坡(图1)。洞穴为裂隙式,发育在三叠系薛家村组灰岩中。顶部地层剥失,该处海拔高度50米左右,洞深10米左右,长大于20米。洞穴顶部宽约1米,底部宽3—6米(未见底)。洞内为棕黄色带红色亚粘土,粉砂质粘土充填,产羊齿类化石碎片和孢粉:松属(Pinus)、枫杨属(Pteroca-  相似文献   

11.
我队81、82两年承担晋中盆地地下水长观建网勘察,完成钻探工作量8000余米,计29个孔(孔组),部分钻孔在第四纪古河道、冲积扇和洪积扇地层施工,卵砾石粒径大,松散、层厚。其中有四个钻孔,全孔均为卵砾石、漂石。卵石直径小的30—50毫米,大的漂石直径0.4—0.8米,从孔内可以取出圆柱状完整岩心(见附图)。卵砾石层中夹有粗细砂层。有的还夹有薄层粘土。厚层卵砾石地层钻进乃目前工艺技术上的难题,主要特点是地层胶结性差,孔壁极不稳  相似文献   

12.
市原   《第四纪研究》1985,6(2):183-189
日本的上新统和更新统地层, 如图1所示, 广泛发育在海岸平原和内陆盆地。在海岸平原的这些地层是由海相和河湖相所组成, 地层厚度最大可达3000米以上。而内陆盆地地层主要是由河湖相所组成, 地层厚度最大可达1000米以上。上新世和更新世的火山岩类和火成碎屑岩类也在此广泛分布。而夹在地层中的火成碎屑岩层, 在建立详细层序时, 可作为有效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13.
矿床位于伯舒拉岭-高黎贡山褶皱带之沪水-陇川褶皱束,东南距缅甸抹谷红蓝宝石矿区约50km。l矿区地质(1)地层矿区主要出露无古界高黎贡山群及少量上第三系、第四系。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下部为灰、深灰色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眼球状含石榴石黑云钾长片岩;上部为灰、灰白色微晶片岩、含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变粒岩。片麻岩系紫鸦乌及部份红蓝宝石的源岩。厚toSO0m。上第三系:灰、灰白色砂砾岩、粘土岩,局部夹褐煤。厚10~100m。第四系:残坡积层:灰、灰黄色、砖红色含岩屑砂质粘土、亚粘土,正长岩与片岩、片麻岩接触带顶部残坡积层含刚…  相似文献   

14.
在复杂岩层钻进,平衡地层压力,保持孔壁稳定,是整个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我队在某铁矿区施工的地层,上部为第三、四系粘土、亚粘土、姜石、砂砾岩、亚砂土、流砂层等覆盖层,厚度为百余米到三、四百米。其中粘土层遇水膨胀易缩径;砂土层结构松散胶结性差,遇水后易剥落、坍塌;流砂层易垮孔,使钻孔严重超径。在这种部位发生钻杆断脱,给打捞带来了困难,为了钻进的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常宁斗岭向斜南段的轴部以东、李家湾村东二百米处,一个钻孔场地旁,下三迭系张家坪组地层中发育有完美而复杂的小型旋卷构造群。它们除了组成连环式旋卷构造外,还组成了另一种内连环式旋卷构造。一、一般特征观察点为一铅直陡壁,高5米,地层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灰色薄层泥灰岩夹同色薄层钙质粉砂岩,局部夹灰绿色、白色成层极薄的粘土岩、具微细层理。上部为风化后呈土黄色钙质粉砂岩、泥岩互层。旋卷构造群主要发育在下部岩石中。陡壁东部出露一个最大“直径”为4.10米的半环状裂面,即甲环状构造,以下称甲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将我队几年来工作的实际资料,对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作一介绍,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矿田地质简述:矿田内所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中泥盆纪,上泥盆纪仅在向斜盆地内局部保存,下泥盆纪莲花山组砾岩、砂岩夹页岩厚约357米;四排组页岩厚384米。中泥盆纪郁江组砂岩及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1—2层铁质粉砂岩,厚409米;东岗岭组灰岩,泥质灰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托克托台地湖相地层及其初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河套地区广泛分布着一套晚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前人将其与萨拉乌苏组对比.托克托台地位于河套盆地最东部,晋陕峡谷上峡口,地貌上构成二级台地.台地前缘湖相地层出露良好.本文主要研究了郝家窑剖面湖相地层的时代与沉积环境.郝家窑剖面出露地层厚约47m:上部为棕黄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层,风成黄土,厚约3m;下部为青灰、黄、...  相似文献   

18.
作者首次将怀柔地区第四纪地层,由老至新划分成五个地层单位。中更新统为坡、洪积物,下部浅红色角砾岩与亚粘土互层,上部红、黄红色含角砾亚粘土,厚8m。上更新统下部为洪积砾石层夹亚粘土,厚11.8m,测得热释光年龄7.1±0.36万年,6.6±0.32万年;中上部为冲积亚粘土及细砂层,夹泥炭数层,厚8.9m,含软体化石,并测得热释光年龄2.7±0.14万年,C~(14)年龄1.93、1.72、1.54万年。全新统划分为以下三部分:下全新统为冲积细砂夹砂砾层,厚4.6m。局部为亚砂土及砂土层,厚2m,其泥炭夹层测得C~(14)年龄9291±161年及6750±128年。中全新统为冲积物,上部亚粘土,中部黑色泥炭层,下部细砂及砂砾层,厚5.1m;测得C~(14)年龄为4730—2976年。上全新统为冲积细砂、砂砾层,各地厚度不等,测得C~(14)年龄为804±131年。在1∶5万怀柔幅测区内,除西北隅有少量的低山丘陵外,近百分之九十的面积为第四纪堆积平原。由于该区第四纪以来主要以沉降为主,故地表所出露的第四系主要为更新统中晚期地层。现对其划分和对比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砂卵砾石层是我队水文地质钻探的常见地层,其厚度从几米到数百米。多数砂卵砾石层岩性松散,钻进中经常出现坍塌、漏浆、孔内积砂甚多等复杂情况,给正常施工造成很大困难。过去用普通泥浆护孔无效时,就向孔内投入大量粘土或跟管钻进,但孔内事故多,效率低,成本高。79年我队二号机施工的ZK7927孔,砂卵砾石层厚达130米以上,其上部为砂卵砾石层,70米以下为含泥质的卵砾石层,并在其间夹有薄层淤泥质亚砂土。砂卵砾石层成分以灰岩及石英岩为主,砾石约占50%,卵石约占40%,砂占10%。粒径一般在15~200毫米,大者可达2  相似文献   

20.
一、本地区冲积层地质概况:我队宿东、宿南、宿西等地区,冲积层厚度180~250米左右。岩性有粘土、砂质粘土、流砂(粉砂、细砂、中砂)、钙质粘土、泥灰岩、粘土夹砾石和砾石。流砂层主要分布在150米以上层位。最厚流砂层达15~20米左右,层数达15层以上。砾石层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