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向飞 《地下水》2014,(6):76-77
多年来,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数据多为调查统计取得,受人为因素影响其精度较低,为提高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数据的精度,根据埋深分布测定不同埋深区的机井潜水泵电水转换系数,依据机井灌溉耗电量采用电水转换系数计算开采量的方法,推算沧县2012年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该方法依据的基础数据准确可靠,其计算结果 -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总量控制的需要,且该方法简单易于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2.
宋印胜 《山东地质》1995,11(1):77-83
在多年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倾斜平原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建立地下水水位降速与大气降水、地下水开采量的回归方程,对不同大气降水、地下水开采量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降速进行了预测,在考虑了大气降水概率、保证率及不同降水时地下水开采量概率的条件下,对地下水水位降速进行了随机综合决策。依据不确定决策法中的乐观系数法,获得了不同大气降水前提下,地下水开采量的最佳对策,并提出了地下水开发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武美才 《水文》2006,26(6):65-67
为提高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精度,试验用“变台电量法”来推算地下水开采量。经过分析计算,开采量成果与用水表法、单机流量历时法、亩次法比较,说明用“变台电量法”计算地下水开采量方法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张伟 《水文》2010,30(3)
农用机井分布广且运行工况环境差,带来开采量测验工具长期稳定运行难和采集数据难两大难题,使得地下水开采量动态监测工作难以开展,影响到区域地下水开采量统计值的准确性,不利于科学制定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作者在多年研究工作基础上,探索一种适合农用机井的开采量动态监测方法,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董孝水  段州 《地下水》2014,(5):73-75
对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的观测已积累了24年的资料,经分析研判,地下水超采是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丰水年的降水又是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的有力支撑,这一升一降之间,有可能找到一个地下水开采量,能够在整个研究时段使地下水实现采补平衡、地下水位升降相抵的良性循环,作为该水源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对此,利用这24 a观测的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位升降的互动关系过程,作为一个地下水开采经验数学模型,设定几个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量按时历逐年进行模拟计算,就可求出这个水源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相似文献   

6.
郭西万  董新光 《地下水》1999,21(4):153-157,145
在水文地质勘探试验的基础上,正确圈定出地下水最佳的开采地段。利用地下水模拟模型和水资源平衡模型,反复计算、验证地下水补给量和可开采量,再利用供需平衡模型,确定出地下水开采量并编制地下水开采规模。  相似文献   

7.
变台电量法推算地下水开采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美才 《水文》2006,26(6):65-67
为提高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精度,试验用“变台电量法”来推算地下水开采量。经过分析计算,开采量成果与用水表法、单机流量历时法、亩次法比较,说明用“变台电量法”计算地下水开采量方法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根据天津市汉沽区地下水历史资料,分析区域地下水开采量、水位埋深、地面沉降变化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发现汉沽区地下水处于长期超采状态,地下水位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地面不断下沉,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引起地面沉降和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汉沽区地下水流-地面沉降模型,设定三个水平年地下水开采方案,预测未来地下水位埋深及地面沉降变化。预测表明,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消减,地下水位逐步上升,地面下沉趋势可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9.
邢台市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的典型区域。通过分析区域内地下水开采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发现地下水环境劣变与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以及河道渗漏量持续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揭示了目前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整体大幅度下降的区域特征以及由于邢台市平原区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研究区当前面临的地下水日益衰竭及水环境劣变的现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农业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是在多年对农业区地下水开采量的监测与统计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业开采地下水的特点 ,总结了多种估算农业开采量的方法 ,提出了典型井计算的原理 ,为农业区地下水开采量的统计寻找出了一个具有较高精度的方法。在水资源评价研究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洪起 《地下水》2014,(3):40-42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下水资源的有力保障,而深层地下水超采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不仅能缓解城市用水矛盾、减轻深层地下水开发压力,同时对提高地下水资源保护能力、提高大气降水可利用率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荔县是关中盆地的农业大区,也是陕西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而水资源不足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收集资料、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地下水采样分析测试,采用单项指标法,对大荔县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找到3处地下水质安全区域;采用整理水文勘探资料、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对水质安全区地下水资源量、天然资源量、地下水现状开采量以及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大荔县安全饮用水缺水现状,对农村安全供水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地下水质安全区只有黄河漫滩南部地区具有1 687×104 m3/a的开采潜力,对解决大荔县安全饮用水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上海市浦西地区为例,对其承压水的动态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人工开采和回灌对地下水水位流态、水质动态和水温动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大气降水等其他因素对地下水动态仍有一定的影响。了解这些情况对于我们研究上海地区地下水变化规律以及建立准确完整的地下水水流模型和地面沉降模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鱼卡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卡河流经2个次级断陷盆地,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 236.58×104 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 764.55×104 m3。其中鱼卡盆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0 123.06×104 m3,地下水量为6 967.85×104 m3;马海盆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 145.44×104 m3,地下水量为10 796.7×104 m3。鱼卡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为226.3×104 m3,占地下水资源量3.2%;马海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为619.8×104 m3,占地下水资源量5.7%。通过对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研究表明,随着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下游出现了地下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例如,流域地下水不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加剧下游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流域地下水资源,是关系到流域下游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MODFLOW在宿迁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地下水是宿迁市主要的供水水源,过去由于开采布局不合理,在全区已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降落漏斗,且面积在不断扩大。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必须进行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本文采用MODFLOW模型对全区的地下水位和水量进行模拟和预报,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通过对开采量的优化和合理分析,在获得最大开采量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降落漏斗区水位的下降,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地区开采地下水发展农业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玺  陈德华  王昭 《地球学报》2007,28(3):309-314
我国北方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沛,宜于发展农业.由于自然条件十分复杂,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具有水量稳定、就地开采、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是北方发展农业的重要水源.文中对各主要平原和盆地地下水资源潜力做了分析,为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出了农业开采地下水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超采、严重超采、基本平衡和地下水潜力较大的地区,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市地下水盐污染的分布及污染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家庄市地下水盐污染研究具有典型示范性。文中在地下水污染特征分析基础上 ,对盐污染的区域空间展布及其形成条件、盐污染的化学机制和地下水开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盐污染对石家庄市地下水水质有重要影响。其中NO-3 污染和硬度升高是构成该区地下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阳离子交换作用和硝化作用是其重要机制 ;地下水超采是地下水盐污染的重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临汾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临汾市地下水开发现状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提出了临汾市地下水的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山丘区中小城镇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实现磐石市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以地下水位降深、埋深为约束条件,优化市政供水开采布局,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进而提出了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