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地下水》2021,(5)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视,"十三五"期间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小流域治理项目投资很大,但是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河道堤防护岸工程垮塌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本文对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大伟  梁承龙 《地下水》2009,31(6):42-43
“地温水空调”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在城市和居民区集中使用造成地面沉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河道堤防管理保护范围内安装使用,危及堤防安全,影响防汛工作。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堤防安全,避免地址灾害的发生,要从加强宣传与监管、规范安装与使用和寻找替代能源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天津市内主要河流上的4座具有代表性的闸涵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得出闸涵水利工程维护费用中约19%属于地面沉降引起的损失,并将此比重推广到全市的闸涵工程,最后计算得出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失约为3.45亿元。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面沉降是天津市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造成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大量开采地下水。本文重点研究开采地下水条件下的地面沉降数学模型及模拟,为控制地面沉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第四系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建立第四系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层压缩概念模型,并建立相应的准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和一维地层压缩数学模型,两者通过含水层水头和弱透水层粘性土中孔隙水头的内在联系耦合在一起。利用以往系列水位数据和沉降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模型基本上反映了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陈昌泽 《地下水》2022,(2):253-255
生态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设计决定了工程施工的质量,河道堤防护岸的生态性、抗冲击性、耐久性和自净能力等性能会受到护岸工程材料和结构的影响。本文以福建惠安县东港溪(东桥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为例,针对生态河道堤防护岸存在问题,对常用的砖砌石和混凝土护岸、生态格宾石笼和生态土工织物袋护岸、生态砌块和仿木桩护岸、墙式护岸、坝式护岸、坡式护岸及植物护坡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东港溪河道的实际情况,对该生态河道治理的护岸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从经济、施工和景观等方面进行比较,最终采用复合式结构方案,可实现生态河道堤防护岸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地面沉降的特征及其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是我国北方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40余年的持续沉降不仅直接造成对安全高程、市政基础设施、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而且还通过安全高程的损失加剧了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正确认识天津市地面沉降的特点及其危害,有利于控沉部门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地面沉降减灾防灾政策和措施.基于对地面沉降所造成的危害分析和阐述,认为不合理开发地下流体资源是导致天津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和治理地面沉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平原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现象,全市年均沉降速率约30mm,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本文采用分类赋值打分的方法,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后期处理绘制天津市地面沉降分级管理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控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叶万超 《地下水》2022,(2):247-248
近年来,顾洞河在汛期洪水容易泛滥,造成当地的经济损失。文章分析了顾洞河现存问题以及治理的必要性,确定了以疏浚河水为主要目的设计思路,遵循防洪标准和堤线布置的相关原则设计了工程方案。该河道设计疏浚河道长度为10.498 km,右岸险工险段防洪堤达到2 km,同时对该河道的堤线选定及坝线方案进行选定,建Ⅴ级堤防。顾洞河河道工程治理以后,可有效保护该河道内荒地及小白窑等营子八个自然屯,其中保护人口为1.2万人、耕地为1.0万亩、林地为0.8万亩,对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和美化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滨海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津市滨海地区开发地热资源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根据已有资料对开发地热造成的地面沉降现象、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6)
维护堤防的渗透稳定性是确保堤防建设与运行安全的关键。归纳总结了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同建设项目对堤防渗流稳定影响的形式、原因。并以某取水工程管道穿越堤防渗流稳定计算为例,对管道穿堤前后堤防的渗流场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施工前后堤防土体的渗透稳定性影响,并提出相应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郑州市黄河大堤一线土体的沉降,压密固结,饱水砂土的地震液化研究,认为黄河大堤附近浅层地下水开采后所诱发的地面沉降,固结过程,不会对大堤造成危害,而饱水砂土的水位降低,还会减轻或消除地震时液化砂土现象,对大堤的稳定性有利。  相似文献   

12.
由地质作用影响形成的易出险堤段称为地质险段 ,主要包括活断层作用影响形成的堤基易渗漏段、强地震高发区段和地基稳定性差段等。构造节点是识别地质险段的重要的河流地貌标志之一。根据成因 ,本文将黄河下游的地质险段分为三类 ,即新构造险段、沉降险段、断裂复活险段。针对黄河下游堤防地质特征 ,圈定出东坝头、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和路那里十里堡黄河南岸地质险段 ,提出了治理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盆地沉降史定量模拟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Petrosys盆地模拟系统,定量和动态地模拟了珠江口盆地三个主要坳陷的沉降过程,论述了沉降速率的变化与生储盖发育之间的关联,认为珠江口盆地构造沉降史具有幕式、多阶段变化的特征。盆地第一幕和第二幕沉降是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奠定了盆地的构造格架,形成了盆地主要的沉积地层和油气资源。第三幕沉降为盆地的改造和完成阶段,是盆地区域盖层发育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方含辉 《中国岩溶》2003,22(4):276-281
浙江台州高速公路为主要由淤泥、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组成的软土地基,经过预压法、轻质路堤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等方法的综合处理,效果明显。在填筑过程中,使路堤保持稳定;在预压阶段,加速了地基的沉降,缩短了预压期;在路堤与桥头衔接部位,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沉降;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中,增强了路堤的整体性能,提高了软土地基的力学强度,保证了全路段投入运营后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的主要防洪工程是长江干堤 ,长江堤防线路长、工程浩大、堤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涉及大量的已有地质数据和资料。今后在整治加固堤防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 ,还需随时进行数据的收集、存储、检索、分析、统计和维护 ,随时调用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编制报告和图件 ;在防汛期间可以针对堤防险工险段的险情 ,随时查询和调用有关的资料、数据或者图件 ,提供采取抢险措施决策的地质依据。这既提高了地质数据的利用价值和利用率 ,又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共享性。因此 ,建立合理的长江堤防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模型及其成熟的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益兵  周健  刘文白  孔戈 《岩土力学》2010,31(Z2):292-296
利用基于Biot方程耦合场分割算法的ANSYS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形成的岩土工程有效应力分析模块,对某水库围堤坝基进行了液化震陷分析。计算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堤坝断面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上海50 a超越概率10%的人造地震波加速度-时程作为基底输入地震。计算得到围堤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比的分布情况以及震陷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坝基中心部位的孔隙水压力比要比坝脚两侧的孔隙水压力比小,坝基中心部位可以不进行地基处理。该方法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普遍发生了地面沉降,已经成为了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典型地段—滨州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该区2005~2019年年间共计6期地面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区内多年来地面沉降发展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对地面沉降成因机理进行研究,并根据滨州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面沉降机理,概化出滨州地下水系统水位地质概念模型及地面沉降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推演建立滨州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监测数据进行内插外推计算,综合计算结果分析和研究,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动态进行预测预警,从而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Sudden subsidence problems, caused by gypsum karst developed in the Permian sequence of Northern England, have caused difficult conditions for road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strategy,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d parameters used to construct roads to cope with such difficult ground conditions.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to locate all the subsidence features along a route, the road design has to cope with potential future problems. This is achieved by using reinforcement-comprising layers of tensile membrane material within the earth embankment. This will prevent dangerous catastrophic collapse and maintain serviceability, but will allow sagging to show where major problems exist. The modelling showed that for the situation at Ripon, two layers of tensile membrane material within the earth embankment fulfilled the design brief for the road.  相似文献   

19.
液化型路堤边坡动力稳定性问题涉及岩土工程与工程地震两个学科领域,是边坡工程与砂土液化的交叉课题。采用天然地震记录为输入条件,应用Finn本构关系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填土+砂土+卵砾土地层组合的路堤边坡进行了全时程动力分析,探讨了地震作用下路堤边坡的液化初步规律和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震作用引起了路基饱和砂土有效应力急剧减小,并导致路基砂土液化,引起路堤变形破坏。孔隙水压力的积累与消散不仅与地震记录序列存在对应关系,也与砂土所处的位置和深度有密切关系。地表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路堤顶面发生震陷和拉裂破坏,坡底面产生挤压隆起变形。地面以下的变形破坏主要包括土体剪切破坏和深部砂土液化引起的侧向流动破坏。  相似文献   

20.
长江宜都河段茶店崩岸机理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崩岸是长江汛期大堤最严重险情。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期 ,宜都河段茶店岸坡崩岸直接威胁长江大堤安全。本文分析了长江宜都河段的环境地质条件 ,宜都河段河流地质作用的基本特征。系统研究了茶店崩岸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最后提出了岸坡崩岸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