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成就,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提出了"绿色煤炭资源"的新理念,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研究要着力在绿色煤炭资源勘查与绿色开发的地质保障技术、煤和煤系气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协同勘查与开发的地质保障技术、"地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关闭矿井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利用技术、"一带一路"地区的能源与矿产地质保障技术及全面推进"互联网+"行动等6个方面,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煤炭开发全产业链的地质勘查保障技术和核心产品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2.
绿色煤炭基础地质工作框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煤炭是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体现,绿色煤炭对煤炭地质工作提出新要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煤炭地质工作贯穿于绿色煤炭产业体系的全过程,可以分解为三大目标任务:矿产资源地质,寻找绿色资源实现绿色勘查;安全开采地质,为绿色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加工利用地质,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分析了绿色煤炭各阶段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特点,初步建立了绿色煤炭基础地质工作框架,提出了各阶段基础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对生态保护和国家能源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重构煤炭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迫在眉睫。通过对煤炭地质勘查产业发展脉络的梳理,搭建了涵盖资源勘查、矿山建设、煤炭开采、矿山关闭等全生命周期的煤炭地质勘查产业链基本架构,包括煤系矿产资源勘查、矿山生产地质、地理信息与数字矿山、矿山修复与治理等四大板块。并对新的架构体系下不同阶段的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如何服务于矿山全生命周期、支撑煤炭资源绿色勘查和智能化开采对环境"近零损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中进一步厘定了煤炭资源/储量的概念,全面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深入阐述了我国煤炭资源保障程度,认为煤炭资源总体丰富,可采、预可采储量不足,服务年限少,区域煤炭资源保障不平衡,优质炼焦用煤稀缺,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压覆严重,中西部煤炭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分析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基础上,根据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勘查开发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煤炭资源绿色勘查技术、煤矿高精度高效安全开采地质探测技术、煤矿水害探测与防治技术、煤矿绿色充填开采关键技术、采煤沉陷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再造技术、煤矿瓦斯井上井下联合抽采技术、废弃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恢复技术研究、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及固废处理技术、洁净煤技术的基础地质研究、煤系多能源矿产综合勘查开发和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与煤层气联合协调勘查开发技术、煤源雾霾研究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十二项煤炭绿色勘查开发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煤炭仍是我国能源供给的根本保障,长期高强度开采带来了严重环境问题。新时代要求煤炭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全产业链的绿色。依据我国绿色煤炭资源的特征,指出了煤炭资源的绿色勘查、绿色开发、绿色利用、恢复绿色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与主攻方向:即绿色勘查的核心问题在于煤系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协同勘查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扰动、破坏;煤矿绿色开采的核心是智能化开采;煤炭绿色利用的关键是要实现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恢复生态绿色要正确处理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攸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定义绿色煤炭资源为在当前先进技术条件下,资源禀赋条件适宜,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生态环境友好,适宜清洁高效利用,且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煤炭资源。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煤炭资源状况,详细阐述了绿色煤炭资源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绿色煤炭资源评价技术框架,并对我国绿色煤炭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煤炭资源总量较大,其中已探明资源量为9 733.65亿t,且集中分布于“井”字形区划下的晋陕蒙(西)宁地区和新疆北疆地区,但绿色煤炭资源基础储量约为855.77亿t,经济可采的绿色煤炭资源储量仅为445.34亿t,资源保障程度仍有待加强。全面确立基于绿色煤炭资源评价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将有助于系统规划我国煤炭地质工作,明确区域资源开发战略与产能布局,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程光华  苏晶文  杨洋  赵牧华  王睿 《地质通报》2018,37(7):1177-1185
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能源供需形势变化、地质环境加速恶化、资源极大浪费等资源环境问题,现有地质工作体系在理论方法技术、调查要素与精度、专业划分与人才队伍、成果评估与实际利用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亟需进行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战略定位,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地质工作新体系。从国家战略层面围绕自然资源开发、保护、永续利用、永保绿色的长期目标,提出新时代地质工作新体系构想。建立以地球系统论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国土空间多尺度全要素基础调查体系、全空间资源环境评价体系、空中地面与地下三位一体监测预警与应急救援体系、基于大数据地质信息服务体系等为一体的新时代地质工作新体系,并建立新时代地质工作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地质调查成果认定与发布共享体系,以及中央省市三级地质人才队伍建设体系,适应新时代地质工作需求,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传统煤炭地质勘查产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煤炭地质勘查产业链的重构势在必行。通过对煤炭地质勘查产业发展历程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新时期煤炭地质勘查产业链的重构方向,不仅要纵向延伸,形成绿色矿山全生命周期内煤炭地质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而且还要横向拓展,充分发挥煤炭地质勘查行业的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开拓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等新领域新产业,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确保煤炭地质勘查行业绿色、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基础性作用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但是经过长期开发,东部大部分整装含煤区块多已进入开发后期,造成了不可持续的严峻局面,重新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勘查开发特性迫在眉睫。从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出发,总结了煤炭资源的分区和分布特点,分析了煤炭资源现今勘查与开发现状,对于煤炭在新形势下作为能源的基础作用进行了新思考,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好煤炭资源的建议:一是加强煤炭地质基础理论与开发地质保障技术的研究,包括煤系多能源资源特别是煤系气资源研究;二加强绿色煤炭资源评价与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清洁利用相关地质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质技术经济评价是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之一 ,这部分有如下内容 :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办法草案 ;评价成果与国家新标准衔接 ;评价实例以及计算机的处理方法。1 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办法草案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煤炭资源有偿占用和地质勘查成果有偿使用的需要 ,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范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煤炭资源勘探的普查、详查、精查阶段以及矿井生产、建设有关阶段的地质…  相似文献   

11.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新能源革命新形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方向拓展服务领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煤炭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技术保障,成为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必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结合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趋势,对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绿色勘查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领域的实践,是以绿色发展为目的,通过科学理念、技术手段创新,以地质勘查全过程的"绿色化"、"生态化"为主要内容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资源供给双赢。树立和践行绿色勘查理念,是关系地质勘查行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勘查思路和方式的转变。本文分析了绿色勘查现状和形势,提出了绿色勘查是系统工程的重要性,需采取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的实施方针。列举了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地质勘查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全过程。如:在勘查手段选择、驻地选址、物料堆存、废弃物处置等方面,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勘查工作中尽可能采用以钻代槽,使用一基多孔、一孔多支、一孔多用的新型钻探方法;减少道路、机台建设和设备搬迁次数;开展探槽回填、植被恢复等措施。通过列举示范实例,强调全面推进绿色勘查,总结和推广绿色勘查典型经验、技术装备和先进理念,加快建立和完善绿色勘查相关规范和标准。  相似文献   

13.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煤化工原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探明了急需的煤炭资源,保障了国家煤炭能源供应。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工作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问题,明确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定位,提出“1个理论、10个主要技术”的重点攻关研究思路,拓展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范围,对保障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好“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研究认为:(1)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已由以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为主发展为既要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供应,还要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智能化开采与生态安全服务的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新阶段。(2)提出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今后的重点是资源勘查与利用、地质条件评价与动态地质事件预警、矿山环境治理修复与生态地质层功能作用复原、地质条件改性等方面的10大重点攻关问题。(3)针对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多矿产资源赋存特点,需研究建立煤与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模式,在关注“煤”的同时,加大对煤系、煤盆地全域性的多矿产聚集规律和各类资源研究,推动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  相似文献   

14.
矿井地质是一门探索性、适用性都非常强的技术科学,是在煤田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直接为煤矿建设和生产服务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我国的矿井地质工作是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它对煤矿建设和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期创立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开拓前进阶段和发展提高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量也随之持续增长,煤炭开采逐步向深部等难采块段及边缘地区推进,其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开采难度加大,因此矿井地质工作必须做好基础地质的研究工作,重视高新技术应用,完善地质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