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分形方法研究了新南威尔士地区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下限的确定,对该区的地球化学铜元素异常区进行了圈定.通过与传统方法圈出的异常区进行比较,分形方法确定的异常下限更符合实际情况,并认为研究区域的东北部与南部存在铜矿床的可能性较大,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化学铜元素数据,而且还适用于其他元素和地质数据,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磊  申维 《地质通报》2009,28(203):245-249
应用分形方法研究了新南威尔士地区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下限的确定,对该区的地球化学铜元素异常区进行了圈定。通过与传统方法圈出的异常区进行比较,分形方法确定的异常下限更符合实际情况,并认为研究区域的东北部与南部存在铜矿床的可能性较大,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化学铜元素数据,而且还适用于其他元素和地质数据,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负异常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球化学负异常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完整的地球化学异常场应包括正异常场和负异常场。负异常按其规模和找矿意义可分为区域、矿床和矿体3个不同层次。区域负异常,可以指明区域找矿方向,圈定找矿靶区;矿床负异常指出矿床可能存在的地段;矿体负异常具体圈定矿体存在的空间位置。负异常与正异常的综合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矿床成因的认识,扩大找矿信息,提高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形奇异(特征)值分解方法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重建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李庆谋  成秋明 《地球科学》2004,29(1):109-118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是找矿的重要依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取决于地层、构造在成矿时间上的多样性与空间上排列、叠置的复杂性.地层、构造因素是构造、岩浆、沉积与成矿地球化学等多种动力学过程的综合反映.这些岩石和构造的因素以及动力过程相互渗透和影响决定了最终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场.本文提出的在GIS环境下实现的分形奇异值分解(MSVD) 异常重建方法, 不仅可以提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异常, 而且能够进一步刻画其中的线性和环状构造、细微的局部纹理结构特征.该方法首先对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网格数据进行二维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之后用左特征向量矩阵与右特征向量矩阵的直积构造一个正交完备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二维数据可以投影到该正交基上, 其投影系数是矩阵的奇异值.在该正交完备空间的某些子空间上对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数据进行滤波.为了选择子空间, 本文定义了上述正交完备基中的能谱密度、能谱半径(或尺度) 与能量测度.在此基础上与空间域及频率域类比, 探讨了能量测度与能谱密度呈现分形(fractal和bifractal) 规律.利用分形关系的间断点, 设计分形奇异值重建算子, 实现对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的分解.以加拿大NovaScotia南部布格重力异常与As地球化学异常为例, 采用MSVD方法分解Au、Wu -Sn -U等已知矿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发现重建异常能很好地用于解释已知矿点的分布规律.重建的地球化学异常显现了地球化学中的线状和环状异常; 重建的布格重力异常有效勾勒出原图中不易发现的纹理结构, 这些纹理结构可以合理地解释已知矿点在侵入岩体内及其周围的分布规律.应用实例表明, 该方法不仅可以从起因复杂的异常中区分出背景、异常场, 还可以识别代表了成矿源岩、流体、运移通道、赋存空间等异常因素引起的纹理、结构与构造特征.同时实现了GIS环境下交互可视化的MSVD处理与解释系统, 增强了地质异常定量分析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搜集柴北缘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运用分形(多重分形)方法来确定荒漠戈壁景观区受风成沙影响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并利用C-A和S-A模型分别探讨了景观地区Au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C-A模型在确定异常下限时有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S-A模型能够很好地排除背景场和干扰因素,缩小异常面积,突出弱小异常。基于该方法提取的异常元素区域能够较好地识别出绝大多数已知矿床,同时指示了值得作进一步异常查证的空白成矿元素异常区域,为勘查工作提供参考,值得开展下一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6.
根据博罗科怒成矿带东段约660km2内2269个水系沉积物样品的11项元素分析数据的因子分析,F1因子为研究区的主要成矿或示矿元素Ag、Pb、Zn、Cu、Bi、Sn组合,体现了主要的成矿作用和过程中的信息,F2因子为Sb、As低温活泼元素组合,F3因子为W、Mo高温元素组合。各因子浓度-面积(C-A)多重分形模型拟合直线一般为四段式,根据其拐点划分出地球化学背景、区域异常、局部异常和高异常区,其局部异常可以反映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基于F1主成矿因子的分形异常圈定出莱历斯高尔和可克萨拉2个主要的预测靶区。各预测靶区与区内已发现矿床的分布基本吻合,揭示因子分析各主要因子的分形异常在多元素综合地球化学异常找矿中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为地球化学找矿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区内地球化学资料的二次开发与研究,总结了贞丰白层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标志,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异常查证,评价了找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区域化探数据处理的几种分形方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地球化学变量兼有随机性、确定性和区域结构性的特征,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以精确地描述地球化学变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而新兴的分形几何是刻画空间不规则形体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工具,且分维值可以表征空间不规则形体的确定性本质。基于分形原理,提出含量-总量法、空间分形插值法和分形趋势面法3种新的分形技术,应用于区域化探数据处理。在几个典型矿区应用后发现,上述分形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模拟地球化学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在保留原始有效异常信息的基础上可以更合理地区分地球化学变量的背景与异常,具有发现和强化弱异常信息的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9.
圈定地球化学异常是勘查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笔者通过详细分析近30年来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的分形和多重分形等现代非线性理论和新方法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以解决地球化学复杂背景与叠加异常分解难题为例,介绍了广义自相似理论与分形滤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信在资源、环境、灾害的其他应用领域也将发挥重要影响。文中阐明了多重分形是更具普适性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模式,"密度-面积"分形模型是刻画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模型,并为多个空间开展分形滤波和分解地球化学复杂背景与叠加异常的理论基础。该方法的显著优势在于将地球化学场的各向异性、尺度不变性、广义自相似性等特征集于一体,具有压制变化性背景干扰,突出局部异常的能力,其中C-A和S-A业已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靶区圈定和环境污染模式识别,形成了分解地球化学复杂背景和叠加异常的常用技术,在国内外多个成矿区带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标度分形与地球化学场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球化学叠加场内,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地球化学景观具有不同的分形标度区间和分维。利用多标度分形方法把黑龙江省团结沟金矿外围的叠加地球化学场分解成了分别与北东向和北面向构造相对应的地球化学正常场和异常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地球化学场的演化。  相似文献   

11.
楼宏学 《黄金地质》1995,1(2):41-47
根据已有的地质和科研工作成果,探讨了大黑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某些特征及某些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归纳出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和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2.
川西斑岩型铜矿找矿中地球化学异常的筛选与查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旭  李佑国  黄瑞  费光春 《新疆地质》2005,23(3):264-267
川西乡城-稻城-得荣地区,切割深,地貌条件特殊,地表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复杂,梯度变化小,找矿标志不明显,找矿难度大.运用传统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可能漏掉部分异常强度不大而可能成矿的异常,而采用衬值滤波技术便可提取相对弱小的异常信息.在系统总结该区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进行异常筛选与查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何春林 《江苏地质》1995,19(2):69-76
苏南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式何春林江苏省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南京,211135关键词:铜矿,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异常模式.江苏GeochemicalCriteriaandProspectingModelofPolymetalli...  相似文献   

14.
新金厂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新老金厂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垂向分带特征,归纳出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天目山钼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铁朋 《物探与化探》2007,31(4):309-312
天目山钼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部位,栾川-明港深大断裂近侧。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成矿元素与岩体关系密切,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带性明显,具有良好的钼多金属找矿前景。通过对天目山一带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研究,探讨地球化学异常与矿体的关系,总结该区找矿标志,指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R/S分析方法,研究了滇中老街子金矿区土壤金地球化学分形,得出:土壤金地球化学的空间分形结构是存在的;其分维异常图清晰地揭示了一般地球化学方法所难干揭示的基底构造,从而顺利解释了该矿区一系列“东西向现象”,分形方法的实用性得以证明。在上述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分形是揭示作为混沌体系的地球化学场深层次规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四川会理县银星地区1:2.5万化探工作中,分别采用传统数据处理方法、衬度异常法、分形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认为:衬度异常法计算过程简单,但对高背景区域异常的分解效果不明显;分形法计算过程复杂,却能强化不同背景区的地球化学异常。具体工作中通过不同数据处理方法的组合,择优进行推断解译,具有强化弱异常信息,提高找矿效率的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18.
化探样品中微量银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桂芸 《物探与化探》1985,9(4):299-302
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是找矿的重要依据,通过元素的某种存在状态来推断矿异常的存在,则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地球化学找矿的准确性。因此,近年来物相和赋存状态分析在化探找矿中引起了很大注意。化探样品中指示元素的含量通常很低,这就给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因子分析和分形分析对内蒙古黑鹰山地区1∶5万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研究,提取了矿致地球化学异常。针对10个元素的因子分析共提取出3个因子:F1-Zn、Cd、(Cu);F2-Ag、Mo、Cu、Bi;F3-Sn、As、Pb、Sb。进而利用C-A分形分析模型对矿化因子F2进行了分形建模。从"面积-F2因子得分"双对数图中提取出4段分形拟合线,分别代表了"无找矿潜力低背景区"、"背景区"、"高背景区"、"高找矿潜力区"。后续地表检查工作中在"高找矿潜力区"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矿化蚀变现象。结果表明, F2因子反映了热液成矿过程,可作为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空间聚集的综合指标; C-A分形模型可以准确圈定F2因子"高成矿潜力区"的边界;高成矿潜力区准确指示了进一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勘查地球化学信息二次挖掘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顺荣  肖克炎  丁建华 《矿床地质》2006,25(Z3):491-494
勘查地球化学是隐伏、半隐伏矿,难识别矿找矿获取成矿直接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宏观矿化露头找矿向微观矿化露头找矿的延续,在国内外金属矿床,特别是贵金属矿床的直接或间接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对区域化探扫面计划形成的,中国特有的区域性海量地球化学直接找矿信息进行二次挖掘? 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信息找矿时代来临的今天尤为重要。文章以云南思茅、景洪地区为例,从地质的角度探讨了地质背景差异对地球化学信息在元素组合、异常圈定等方面的影响,据此为一线地质找矿人员充分再次挖掘已有地球化学信息抛砖引玉,以便更好的加强地球化学异常筛选评价和异常查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