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河塘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塘杂岩体的组成由早而晚为:早期侵入相石英闪长岩→主体侵入相花岗闪长岩→补充侵入相二长花岗岩.岩石化学体现出由基→酸的变化规律;稀土配分模式形态相似,Eu轻、中亏损,反映了杂岩体各类岩石之间成因上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岩体及接触带主要形成Au、Cu、Fe多金属矿化,表现为具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成矿作用,即岩浆自源成矿作用和岩浆他源成矿作用,并共同构成一个时空上规律组合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2.
符力奋 《广东地质》1996,11(2):21-26
信宜东镇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是一种糜棱岩化混合岩一混合花岗岩;由岩体边部至中心,具有由长石化区域变质岩→条纹(条痕,斑点)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粗粒黑云混合花岗岩(具塑性流动特点)的分带规律,岩石内常含有早期的经受过韧性变形的长石,云母和石英等残留矿物(古成体)它是花岗质原岩经过深层次韧性剪切与重熔形成的原地型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再经受中浅层次脆韧性变形(糜棱岩化)形成的,其中锆石Pb-Pb法最古  相似文献   

3.
黄沙-铁山垄含矿花岗岩演化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黄沙-铁山垅复式岩体的γt^z-t和γt^3岩体具有相似的矿物组合,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和稀土分布模式。从γt^z-1s→ γs^2-1b→γ5^r-16→γ5^3,∑REE,δEu及La/Yb值降低。表明燕山早期含W(Ta,Nb)花岗岩(γ3^2-1)和燕山晚期含Ta,Nb花岗岩(γ5^3)是由同源的壳层重熔花岗岩浆分异,演化先后侵入所形成。  相似文献   

4.
双江口地区出露的花岗岩主要为二云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花岗岩,二者呈侵入接触关系,在岩体特征、岩石颜色、结构、矿物组成及后期改造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岩相学特征表明二云二长花岗岩形成晚于似斑状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者成因为部分熔融,物源为壳源,形成环境为同碰撞-造山带环境,形成时间为印支晚期。  相似文献   

5.
贵池铜山岩体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铜山岩体是在同一岩浆源,同一时期内由岩浆演化形成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铜山铜矿床的成矿物质和热液主要来源于铜山岩体。随着岩浆长期的演化分异和侵入活动,成矿物质不断富集在岩浆热液中,在有利成矿空间形成了层状黄铁矿型、角砾岩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东秦岭灰池子花岗岩成岩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池子岩基定位于东秦岭加里东沟-弧-盆褶皱系内的古岛弧带中,属于原地-准原地改造型花岗岩。其形成机制为:加里东晚期,华北古板块南侧的东秦岭沟-弧-盆体系活动大陆边缘闭合,岛弧带内产生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随着上冲岩片的逆掩叠置,下滑岩片的温度升高而发生强烈的脱水、去碱和去硅作用。在逆冲带强大压力作用下,这些饱含碱和二氧化硅的热流体被从下滑岩片中逐出,升腾至上覆岩片,上覆岩片被浸润而发生深刻的交代-重熔作用,最终形成原地-准原地改造型花岗岩。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中的同类型花岗岩相比,灰池子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其原因在于两造山带内具有不同的岩石建造。源岩的性质影响和制约着由其改造而成的原地-准原地改造型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贡山地区半原地花岗岩均呈带状岩基产于造山带内带或根带,与围岩呈交代侵入接触。岩石种类以二长花岗岩为主,钾长花岗岩次之,少量斜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S型花岗岩较为相似。这类花岗岩由造成山带结晶基底岩系局部熔融形成,岩浆运移不远,局部熔融不彻底,均匀化程度较低。该类花岗岩的调查要点是:侵入体的辨别和填绘,异地花岗岩的识别。半原地花岗岩的填图单位为片麻岩、片麻岩套。  相似文献   

8.
武功山中生代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功山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平面形态呈近椭圆形,长轴呈近东西向展布.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轴部主要出露中生代花岗岩类,其南北两侧为厚度较大、强烈韧性剪切的花岗质片麻岩,韧性变形时代为晚印支-燕山期;近东西向展布的晚古生代-中生代萍乡、安福盆地分别位于其北、南两侧的山前低地.武功山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具三层结构,由脆性变形带、低绿片岩相变质流变层-角闪岩相糜棱岩带和中生代似斑状花岗岩构成.中生代花岗岩群的东西向分布规律表明其侵入活动受东西向基底断裂的控制.深成花岗岩浆隆升作用是发生强烈动力变质作用的基本热源并影响动力变形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武功山是一个从岩体核部朝南北两侧山外倾斜滑移的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核部九资河花岗岩体成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大别山核部九资河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其侵位特征、成因和构造意义九资河花岗岩的ANK=1.15~1.45(平均1.28),ACNK=0.91~1.10(平均1.00),δEu=0.36~1.16,∑Nd(t)=59.1。九资河花岩体为-沿NE向剪切带就位的原地-半原地花岗岩体,与世界典型的原地-半原地深熔花岗岩体相比,九资河花岗岩体具有这些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10.
北京云蒙山花岗岩基的岩石变形及其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继峰  王人镜 《地球科学》1994,19(6):806-814
云蒙山花刚岩基由12个侵入体组成,岩基中的片麻状花岗岩是在126±21Ma时侵入的型花岗岩,根据岩基中花岗岩与围岩的变形循征,确定岩基的侵位机制为底辟定位型,花岗岩中的变形组构与环绕岩基的糜棱岩的岩基定位晚期、花岗岩浆完全结晶之前形成。由于云蒙山花岗岩基的强力定位,导致密怀变质核杂岩在燕山晚期再次发生伸展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1.
12.
梁磊 《矿产与地质》1996,10(3):198-200
花岗岩岩石中矿物的成分、结构、构造类型和矿物力学性质是制约岩石可锯性的主要因素。花岗岩岩石中石英矿物多(岩石偏酸性)、颗粒结晶粗大,矿物裂理和解理发育差,岩石呈致密块状构造,则可锯性差,反之则可锯性好。并以四川红系列花岗岩石材加工为例,说明了花岗岩岩相学特征对岩石可锯性影响的程度。从而,为花岗岩石材开发过程中,如何选择金刚石锯片提供科学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东秦岭两类花岗岩与两个金矿系列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卢欣祥 《地质论评》1994,40(5):418-428
本文根据东秦岭地区花岗岩金矿的特征,全面地探讨了花岗岩与金矿化的关系,将东秦岭地区与花岩有关的金矿床分为深源浅成型花岗岩金矿系列和浅源深成型花岗岩金矿系列。不同成因系列的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完全不同。文中还简要地阐述了与两个系列金矿有关的花岗岩的地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台花岗岩和地层中金含量与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北地台的热液金矿床经常产于绿岩带中的花风岩内外接触带和变质岩中,因而许多人认为花岗岩和地层就是金矿床的矿源层和矿源岩。显然,他们瓣假设是建筑在这些岩石金的含量高于地壳、上地壳和区域背景含量上的,这样,这些花岗岩和地层可提供足够的金来形成金矿床,因而,这些地层和花岗夺被称为矿源层或矿源岩。随着金定量分析方法的改进和精度的提高 0.1×10^-9,大量测试资料表明,绿岩带中的变质岩和地层中金的丰度常较低,平均1.06×10^-9~2.3×10^-9,而与金矿有关的花岗岩金的含量更低,平均为0.6×10^-9~1.4×10^-9。并且随着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程度增加而降低。因此,矿源层和矿源岩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那样,花岗岩形成过程和早期深部的成矿流体的碱交代作用过程是促使金活化转移的重要机制,也是形成金矿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王德滋  沈渭洲 《地学前缘》2003,10(3):209-220
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 ,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 2 0 0 0 0 0km2 以上。其中 ,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 ,t)、较高的Ni(87Sr) /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 ,相似于周围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因此 ,它们的主体属壳源型 ,其成因可能主要同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多次碰撞拼贴有关 ,由当时被加厚的地壳在降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燕山期花岗岩在中国东南部分布最广。其中 ,呈东西向展布的燕山早期花岗岩 (南岭花岗岩 )被认为是与印支运动有联系的后造山花岗岩组合 ,多数具壳源型特征。而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燕山晚期花岗岩则不同 ,它们具有较高的ε(Nd ,t)、较低的Ni(87Sr) /Ni(86Sr)和相对年轻的Nd模式年龄 ,反映其源区中含有较多的地幔组分。它们的形成可能同太平洋板块俯冲、玄武岩浆底侵以及由此引起的地壳深熔和壳幔混合有关。根据花岗岩的Nd模式年龄以及地壳岩石中继承锆石U Pb年龄 ,认为中国东南部地壳具幕式生长特征 ,古—中元古代为主要的生长期。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中南段燕山期三类不同成矿花岗岩中黑云母主要为富铁黑云母和铁黑云母,属富铁黑云母—铁叶云母系列。黑云母主要化学成分表明本区花岗岩碱度属正常碱度—过碱性岩石系列;本区燕山期花岗岩为壳幔混源成因,其岩石系列属于长江深源系列和南岭浅源系列之间的过渡类型。燕山期三个不同期次不同成矿系列的花岗岩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明显不同。燕山早期早阶段与铜成矿有关的花岗岩黑云母相对以富镁贫铁为特征,燕山晚期早阶段与锡多金属矿化有关的花岗岩其黑云母成分相对以富铁贫镁为特征,燕山早期晚阶段与铅锌银矿化有关的花岗岩黑云母成分处于两者之间,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是判别本区三类不同成矿岩体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7.
成矿带内分布二叠系火山—沉积岩系地层,其中富含Sn、W、Ph、Zn、Cu成矿元素。燕山期成矿钾长花岗岩分异良好,以富Si、K>Na,贫Ca、Fe、Mg,同时富含W、Sn、Pb、Zn、Cu、Ag等成矿元素,且含量愈高,方差愈大,δEU愈小,对成矿愈有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稀土元素资料均表明成矿花岗岩浆兼具S型和I型特点,可能成矿岩浆系慢源岩浆同化混熔二叠系地层所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地物波谱信息是多光谱遥感的基础、光谱信息所具有的特征反映了地物本身的存在、变化和差异。作为花岗岩岩石物理特性研究的一部分,笔者选择了广东早古生代两类花岗岩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两类花岗石及其围岩的反射光谱特征,并且依据它们光谱特性的差异。确定了遥感图象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为下一步该地区遥感图象识别花岗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疆诺尔特地区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尔特地区位于阿尔泰北部山区,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花岗岩广泛分布,主要为加里东晚期、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存在燕山期花岗岩。区内火山岩主要是泥盆纪及石炭纪火山岩,泥盆纪火山岩赋存于上泥盆统忙代恰组中,石炭纪火山岩赋存于下石炭统红山嘴组中,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区内岩浆岩构造环境的研究表明,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形成于汇聚阶段,属挤压环境;华力西中期花岗岩形成于新陆壳阶段弛张期向活化期过渡的时期,应力体制由拉张向挤压过渡;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形成于新陆壳阶段活化期,属挤压环境;燕山期花岗岩形成于古生代新陆壳在中生代的发展阶段,属挤压环境;泥盆纪火山岩是新陆壳发展阶段固结期的产物,石炭纪火山岩为弛张期及活化期演化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岩体地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初始比等的研究表明:新路矿田地洼花岗岩与脉岩,属于S型重熔岩浆结晶分异型岩体,脉岩形成过程具有同化混染作用;含锡量及岩石化学特征参数表明:矿田地洼花岗岩为含锡花岗岩,部份脉岩为含锡岩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