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模态遥感图像在光谱成分上的巨大差异,导致点特征检测与匹配算法在该类图像配准中的正确匹配率非常低。为了提高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和加速鲁棒性特征算法在图像配准时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多模态遥感图像配准的新方法。该方法既能利用复杂轮廓中蕴含的几何变换信息弥补点特征在多模态图像配准中的缺点,又能利用点特征所蕴含正确匹配区域的启发性信息克服边界匹配算法的不足。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完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全自动地实现多模态遥感图像的配准,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健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点云配准是集成车载和航空LiDAR数据进行三维建筑模型构建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建筑轮廓为配准基元,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车载和航空LiDAR数据配准流程,包括点云数据中建筑轮廓的提取、基于建筑轮廓的点云配准两个步骤。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极大值累积量的方法,以实现车载LiDAR点云中建筑轮廓的提取;在利用建筑轮廓进行初始配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配准关系修正的方法以精确配准点云。实验证明,极大值累积量方法能够有效地从车载LiDAR点云中提取建筑轮廓,本文的配准方法能够实现车载和航空LiDAR数据的高精度配准。  相似文献   

3.
专题地图的地理要素与专题要素内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燕 《北京测绘》2011,(2):78-79
地图是信息的载体,专题地图是突出地显示专题信息的地图,其制作原理和方法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编制专题地图基础要素即地理要素的资料收集、制图综合与专题地图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名数据库以〈名称、类型、地理空间范围〉的形式存储和管理地名信息。空间范围是地名数据库的重要信息之一,散列式居民地作为居民地的重要组成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但在地名数据库中仅有名称注记信息,缺乏边界范围信息。基于此,结合散列式居民地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名数据库的散列式居民地边界提取方法。方法以地名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在地名数据库中进行地名检索获取地名数据库中指定名称注记的相关属性项;通过空间位置关系提取基础地理数据库中名称注记对应要素,并以聚合面方法提取最终边界;结合Arc GIS就1∶50 000地名数据库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了边界提取试验,通过将提取结果与DLG数据的叠加显示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利用此方法可对依比例尺、半依比例尺及不依比例尺多种散列式居民地要素进行边界提取,为散列式居民地边界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颖真  贾奋励  万刚  诸云强  霍超 《测绘学报》2015,44(9):1014-1021
由非专业弱关联影像自动化构建的三维地理空间模型是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来源。非专业弱关联影像在三维重建后必须经过地理配准,具有了绝对地理空间坐标系的位置信息及其准确的空间精度信息后,才有可能成为有效的地理空间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相机GPS模块获取的地理空间坐标为依据的理配准方法,依据影像的地理空间坐标和其三维重建后得到图像空间坐标的空间相似性,考虑GPS实时测量坐标精度较差和高程测量值不稳定的特点,采用RANSAC方法求解二维和三维两种空间变换参数及地理配准结果。利用差分GPS测量的影像位置数据对地理配准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位移、旋转和缩放等误差的定量评估结果,分析了产生错误结果的原因。这种地理配准方法对数据采集设备要求低,过程无须人工参与。试验证明,在参与地理配准运算的照片数量较多时,配准结果正确、空间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系列图》为例,总结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在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制图中的综合运用,尤其是把专题地图表示方法扩展到动态信息的制图表达中。通过对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制图表达,尤其是将动态信息的制图表达方法用于空间可视化,以及以地图形式直观地展示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探索地理国情监测要素的统计图形设计,为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制图表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分析机载LiDAR点云与影像数据特点,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点云与配准后影像相结合的建筑物轮廓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采用α-shapes算法从点云中提取粗糙的建筑物轮廓多边形;然后,采用基于线支撑区域的直线段提取算法从影像中提取边缘信息,并利用投票机制,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因子,从中过滤出真实的建筑物边界;最后,提出一种建筑物轮廓精化的新方法,利用从影像中提取的边缘信息修正从点云中提取的粗糙轮廓,并对修正后的轮廓采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去除冗余节点,采用强制相交方法恢复建筑物转角,最终得到了准确的建筑物外轮廓多边形,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地图是读者认知地理空间的重要媒介,主动服务型专题地图是制图者预先了解读者的重点关注点,以专题的形式向读者提供关注点信息及其延伸内容,以拓展其地理认知的专题地图,以此弥补传统地图在地理空间认知表达中受地图介质、载负量等因素限制的不足。本文以《北印度洋形势图》为例探讨主动服务型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为读者更好地认知该地区地理环境和做出恰当的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 从地图学角度理解,建立辽宁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实质上是一项以政府部门规划管理为目标的专题地图系统工程。任务起源于一本综合性的国土资源地图集。1987年出版的《辽宁省国土资源地图集》,全面、直观、生动地展示了该省国土资源的分布及其数量、质量特征,提出了资源利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宝贵的科学参考资料。但是,纸质地图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所承载的只能是一定时态的信息,它所提供的要素间相关分析的条件及其具有的查询、检索、存贮的功能也十分有限。为了有效地进行国土资源的调查、规划和管理,国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水域边界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水域边界的新方法。首先将配准后的LiDAR点云数据网格化,生成DSM影像,然后运用数学形态学分析获取水体的初始边界信息,最后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图割算法对构建的边界缓冲区进行优化分割,从而获取精确的水域边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去除部分水域干扰噪声且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边界信息,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和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地形轮廓匹配的地理数据AR可视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科  尹啸  陈晨  杨忠祥 《测绘科学》2011,36(1):119-120,115
地理数据的增强现实可视化技术,是地理信息科学可视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作者针对结构特征明显的区域,初探了增强现实技术在地学可视化领域的应用.首先,分别提取视频影像数据的可视轮廓和DEM地形数据的水平轮廓,将两种地形轮廓匹配,实现地理数据的地理坐标系与视频影像的图像坐标系之间的配准,最后模拟了地理数据基于视频影像的AR...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人物信息的时空解读非常重要,有助于地理研究者生成多种类型的专题地图,实现相关地理内容的表达。在分析现有人物数据模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应用需求和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突出人物时空特征的经历信息模型。以网络百科数据为例,实现了模型中各要素的提取,有效解决了事件描述识别和位置信息提取两个重点问题。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事件描述的抽取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位置信息提取方法在标注语料有限的情况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出了较好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3.
多角度成象对于获取多角度遥感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多角度数据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多角度图象进行配准。经过配准,可以识别出相同的地面目标。在配准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困难是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双向反射变化及大气的影响造成的图象灰度变化。如何解决灰度变化的影响关系到图象的配准精度。我们在该文中介绍一种多角度图象配准过程,包括预处理、基于层次结构的图象灰度相关配准。为了去掉大角度造成的灰度变化,我们用改进的模板匹配进行配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与配准模板灰度均值无关,只与灰度变化程度有关。配准过程中也同时考虑到纹理的变化。整个配准过程是沿着观测角度增大的方向进行的序列图象配准,以提高大角度图象配准精度。最后,图象的纠正采用局部自适应几何纠正以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我们用法国CNES提供的POLDER飞机模拟多角度图象进行配准,并提取了小麦和水稻等植被的多角度信息。  相似文献   

14.
影像配准是雷达立体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一大难点。为了能够自动而又稳健地获取高精度的立体SAR像对配准结果,文中设计一种基于粗DEM、距离多普勒SAR构像模型和基于区域逐级窗口的立体SAR像对配准方法。该方法采用距离多普勒SAR成像模型和粗DEM获取像素级的粗略配准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区域的逐级窗口配准方法获取高精度的配准结果。文中最后利用立体SAR像对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立体像对配准方法可行,其配准精度可以达到子像素级,距离向为0.3像素左右,方位向为0.1像素左右,完全能够满足雷达立体测图的要求,而且该方法还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5.
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要根据所反映的专题要素的需要和地域特点来设计,在专题地图集中不应一味的追求地理地图的统一性而忽略了专题地图的真正目的和用途。这里仅对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的设计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Google地图开放API后,将Google地图作为地理底图,由用户定制专题要素成为专题地图制作的一种新形式。文中研究如何在Google地图上制作精美生动的网络专题地图。SVG用于表达网络专题要素有其独特的优势,文中结合SVG的优点探讨以Google地图为地理底图的网络专题地图的表达、设计与实现方法,尝试解决网络地理底图与专题要素的一致性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围绕专题地图的异质同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针对传统地图整饰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版式关联模型的地图整饰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在地图模板模型的基础上,提炼专题图中辅助要素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参考面向对象设计原则,构建一套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二次逻辑关联的地图整饰方法与流程,可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快速批量制作。实践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整饰方法更为重用和高效。  相似文献   

18.
遥感图像与GIS数据的配准是遥感应用、遥感与GIS集成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针对不同来源的道路网数据,提出了基于轮廓图匹配的遥感影像和地理空间数据集配准的方法。在两个数据集综合时,将最新的遥感影像及其被提取的特征作为参考数据,将已有的GIS数据与矫正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普遍应用于城市道路网的信息提取与配准,即使在道路被部分遮挡的情况下,所提出的轮廓判读和匹配方法,正确匹配和识别的概率仍可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MapGIS软件平台支持下对专题地图制作进行研究,以辽宁省地质专题地图为底图,对其进行专题地图制作,包括对栅格地图的配准校正,数据库的设计建立、矢量化、符号化等一系列的制图工作,通过一些制图方法来完成地质专题地图的制作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实现地图图面要素配置的自动化是地图制图自动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帮助制图人员提高制图效率。文中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图图面配置规律和视觉平衡理论,提出一种自动搜寻地图图面要素合适位置的方法。该方法从专题地图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了纸张大小和地图比例尺等因素,用矩形框表示图面要素的大小和位置,简化设计过程。最后,在CorelDRAW环境下,利用VBA技术实现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该软件提供了多种地图图面要素配置模板供地图设计人员选择,能进行地图图面要素位置的自动冲突探测,可以为地图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标准化地图图面配置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