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比例尺DEM成果精度检查是数据质量检查的核心内容,如何全面核查DEM成果精度、快速发现粗差区域对于指导DEM数据生产、提高成果质量有重要意义。结合武汉市大比例尺DEM数据生产及检查工作现状,提出以全要素地形图为基础,采用基于FME的高程信息提取模型和DEM精度检查模型,通过ArcGIS模板和Python自动化处理脚本对DEM成果精度进行检查分析和统计的处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DEM成果精度检查分析的效率和质量,可广泛应用于DEM数据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利用InSAR技术获取高寒高海拔地区高精度DEM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Sentinel-1A SLC数据为原始影像,利用InSAR技术获取新疆西天山中部高寒高海拔地区小区域DEM,将获得的DEM与常用的SRTM v4 DEM和GDEMDE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InSAR技术处理Sentlnel-1A SLC数据可以获得分辨率为15 m的高精度DEM,该DEM数据精度优于SRTM v4 DEM和GDEMDEM,能更好地描绘地表地形细节,可作为输入数据获取地面高精度形变信息,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此外,该方法对DEM数据的更新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波  赵淮  郭莉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3):106-108
SAR数据具有较高的穿透性,利用InSAR技术制作DEM数据的生产模式已日趋成熟;然而受SAR数据源的约束,其制作的DEM数据精度如何,能满足多大比例尺的DEM,一直是存在争议的问题.利用高精度控制点、1:10000 DEM成果数据、实景三维DEM成果数据检验了利用InSAR技术制作的DEM数据的高程精度质量和地物表达...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可以应用于DEM信息保护的3种策略:DEM数据加密、DEM信息隐藏以及DEM信息伪装技术,研究了其具体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分析了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可为地理信息服务中的DEM信息安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DEM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经济价值,格网DEM是其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本文通过探讨席尔宾斯基垫片的一些性质,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特点,给出了席尔宾斯基垫片应用于DEM数据信息伪装的方法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实现了n维席尔宾斯基垫片情况下的DEM信息伪装。通过实验分析了伪装效果与各种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DEM伪装算法迷惑性强、安全性能良好,可以为DEM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DEM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经济价值,格网DEM是其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本文通过探讨席尔宾斯基垫片的一些性质,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特点,给出了席尔宾斯基垫片应用于DEM数据信息伪装的方法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实现了n维席尔宾斯基垫片情况下的DEM信息伪装。通过实验分析了伪装效果与各种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DEM伪装算法迷惑性强、安全性能良好,可以为DEM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利用插值算法填补SRTM3 DEM数据空洞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雷达热噪声、斑点噪声和解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获取的SRTM3 DEM存在高程数据空洞,严重影响了该DEM产品的应用。SRTM3 DEM数据空洞的分布一般呈现空间随机性。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利用各种插值算法填补DEM数据空洞的优劣,从中选出一种最优方法来对SRTM3 DEM进行插值填补。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利用InSAR技术提取DEM的原理及方法,其次对利用ENVISAT卫星的升轨SAR数据和降轨SAR数据获取DEM,然后对其融合,并将融合前后的DEM与SRTM3 DEM进行比较,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与单独利用升轨SAR数据或降轨SAR数据获取的DEM相比,融合后的DEM能更好地显示地形起伏特征,高程精度得到明显提升,且羽化融合后的DEM精度最高,其与参考DEM─SRTM3 DEM高程差异标准差为±7.25,高程差异绝对值小于15 m的地区占95.48%。  相似文献   

9.
利用机载激光点云数据生产DEM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分析了利用机载激光点云数据提取DEM的关键技术:预处理、点云滤波与分类、高精度DEM制作与质量评价技术;建立了基于机载激光点云的DEM生产技术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市情专项——高精度地表模型制作项目中;构建了宁波市建成区规则格网1:2000比例尺的高精度DEM模型,为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多源星载SAR地形干涉测量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载InSAR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获取全球DEM数据及其他增值产品的优势,是地形测绘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利用国内外多源星载SAR影像数据,开展地形干涉测量试验及精度对比分析,旨在为全球测绘提供技术参考。现有的X/C/L波段卫星SAR系统,如COSMO-SkyMed、GF-3、ALOS-2获取的干涉数据集,在青海典型复杂地形实验区均成功获取了DEM数据产品。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典型数据源中,基于COSMO-SkyMed干涉测量DEM的精度与细节质量相对较高,GF-3干涉结果次之,ALOS-2数据也实现了较好的地形测图精度。相关结果从侧面论证了国产GF-3数据具备在空间基线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高精度DEM数据产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等高线生成DEM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基础数据。高质量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是DEM应用的重要前提。等高线地图作为生成DEM的重要而廉价的数据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介绍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表示方法和主要表示模型等理论基础。论述了从等高线建立规则格网(Grid)和不规则三角网(TIN)的常用方法,对这些方法作了比较分析。就如何从等高线建立高质量DEM为目的,具体论述了从等高线的预处理、等高线的赋值、等高线的简化直到最后生成DEM整个过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空中三角测量是摄影测量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是创建DEM、DOM和进行立体测图的基础.像素工厂是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其空三数据格式与传统的VirtuoZo空三格式存在区别,本文对比分析VinuoZo与PF的空三加密成果,研究VirtuoZo与PF空三数据的转换关系,并控制PF的空三精度.  相似文献   

13.
由TIN生成规则格网DEM是基于TIN的离散点数据栅格化的重要一步,在基于一种数学原理的基础上运用逆向思维提出了TIN向规则格网DEM转换的新算法,不用传统的分块和建立索引,而是通过逐个遍历三角形来判断格网节点位于哪一个三角形中并实现格网节点的插值。通过编程实现、测试该算法,证明它具有非常高的插值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岛礁卫星影像的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SRTM)DEM辅助的无地面控制点定位方法。该方法分为概略定位和精定位两个阶段,各阶段均包括DEM提取和DEM匹配等主要步骤,可分别对影像中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进行补偿。SRTM DEM被充分应用到方法各环节中,以发挥其高精度的特性:提取DEM时既用于剔除海域点,也用于确定求解陆域点高程时的高程搜索范围,从而避免海域影像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计算效率;DEM匹配时其作为基准数据。利用多景天绘一号卫星海岛礁地区的立体影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具有不同陆域比例、不同生产方式的天绘一号海岛礁影像均能得到较稳定且较高的定位精度,平面和高程精度分别优于6.2 m、5.2 m,能较好地满足1:50 000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定位精度基本不受待匹配DEM分辨率的影响,计算效率取决于陆域比例和待匹配DEM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国家精度标准,及其与一些实际数据间的逻辑矛盾,并运用GIS数据质量理论,从分辨率、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的角度,分析了DEM误差、高程的序同构原理和必须综合生成原理。提出"DEM不应是间距dx上的取样点高程,而应是间距dx×dx上颗粒度的代表高程",突出了综合在DEM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相位解缠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相位解缠算法的选取关系到InSAR最终成果数字方程模型(DEM)或者形变量的精度。介绍了相位解缠的基本原理,利用基于路径跟踪、最小范数和网络流思想的8种解缠算法对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合成孔径雷达(SAR)干涉图进行相位解缠,通过不同的评价指标对解缠结果进行了评价比较。实验结果表明:Flynn最小不连续法、最小Lp范数法和Snaphu网络流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DEM是地形的真实表达,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如何保证涉密DEM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传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三维混沌序列,对DEM文件先后进行高程置乱、位置置乱和文件头置乱,可使置乱后的数据失去高程变化的空间连续性与数值连续性。置乱数据经网络传输后,接收方仅凭用户密钥就可以实现置乱DEM数据的无损、盲式还原。基于ASCII格式DEM的置乱与还原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破坏原始DEM数据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空间连续性,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在无原始数据参与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置乱数据恢复至初始形态,且不会造成任何精度损失。本文算法特性基本满足了DEM数据在安全传输、封装存储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取地表三维信息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高精度复影像配准是I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其结果直接影响生成干涉相位的质量,进而影响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本文采用相干系数法进行粗配准,采用基于相干系数拟合的方法进行精配准,可以实现复影像数据的高精度配准。经机载和星载数据的试验验证,该方法有效可行且运算效率高,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使用InSAR 建立DEM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重点考察使用星载InSAR技术建立DEM的关键数据处理过程和精度情况。首先介绍InSAR的基本原理和所涉及的关键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然后对欧空局的2颗卫星ERS-1/2以串接飞行方式分别于1996年3月18日和19日对香港地区成像所获取的2幅SAR复数影像作了干涉处理和分析,并生成了DEM,最后以外部DEM作参考标准,对干涉DEM的精度作了评价,并分析了其潜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