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沙龙     
《地球》2013,(5):5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地球》杂志的编辑,你们好,我是一名来自湖南的忠实读者,我订阅《地球》杂志已经快3年了,一直很喜欢《地球》杂志的办刊风格,《地球》杂志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地学知识,我对4月刊的《保护江豚需要执行力》一文感触很深,江豚这个微笑的小天使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读者沙龙     
《地球》2012,(5):5-5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我们常常把地球称为"母亲",但作为"子女"的我们又是怎么对待她的,无节制的掠取地球资源而不知保护地球环境,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平衡,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而精神空乏……正如贵刊上一期"地球日"专刊中的《"地球日"之百态篇》所言,地球母亲已经病入膏肓,从心脏到肺肾、从血液到皮肤、从骨骼到呼吸系统,地球百态已然是地球病态!来信节选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6,(4)
正你知道一块牛肉需要消耗多少水资源吗?你知道少吃一餐猪肉可以减少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吗?你知道地球上有多少森林因为畜牧业而被砍伐吗?正值"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是时候行动起来了,从"吃"开始,养成更环保、更低碳的饮食观念,由口及心,一起来保护我们所珍爱的地球。  相似文献   

4.
读者沙龙     
《地球》2016,(1)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一场冬雪一片欢呼。对于雪景,人们总是充满了无数期待,更是爱好摄影的朋友不愿错过的大好良机。近期我们编辑部收到了很多读者发来的漂亮雪景照片,因此,"《地球》读者地学旅游手机摄影展览"本期特推出读者雪景摄影特辑。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2,(3):112
《地球》杂志2012年全新改版,重点推出"青少年版",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先生亲自写了开篇语。他不仅希望杂志能将地球科学知识传播到青少年中,更希望青少年能够了解并热爱地球科学。"地球"和"科学"两个词结合在一起,看上去十分深奥,其实,这个基础学科里包含了很多生动的感人的甚至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很多需要青少年了解的生动的知识。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我们对地球形成和其结构的了解,以及古  相似文献   

6.
读者沙龙     
《地球》2016,(4):112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地球》读者春夏地质摄影大赛"征稿启示"满园春色映夏花,娇艳欲滴绽芳华。"时下春意正浓,想必不少读者朋友已经忍不住出门旅行去亲近一番春色了,相机和手机里的照片是不是又存满了呢?上一季《读者沙龙》栏目举办的"读者地学旅游手机摄影展览"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为此,本刊再次举办"春夏地质摄影大赛",向读者发出征稿  相似文献   

7.
读者沙龙     
《地球》2016,(2)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2016元旦的到来,开启了公历新的一年。爱旅游、爱摄影的人们又怎会错过元旦小长假。于是,我们的编辑部邮箱里又塞满了众多读者朋友们发来的游玩照片。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6,(6)
正六月的天气渐渐热起来,又到了一年当中的旅游旺季,很多读者是不是还在犯愁:今年旅游该去哪里好呢?经过精心筛选和调查了解,《地球》为您推荐了十个值得今年去游玩一番的好去处。在这些景区当中,有刚刚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的"新晋贵族",有今年当红电视节目和剧集的热门外景地,有即将举办各种特别活动的经典景点,有新建成的特色旅游项目,有花大力气改善了生态环境面貌一新的"回头浪  相似文献   

9.
读者沙龙     
《地球》2012,(12):5-5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您好,我是一名地质工作者,也是《地球》的忠实粉丝,《地球》是一份非常优秀的读物,内容丰富,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和可读性,自己在阅读中受到很多教益和启发。《地球》是地质工作者的良师益友,祝愿《地球》越办越好。——湖南周超编辑回复: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2,(4):F0004-F0004
《地球》杂志2012年全新改版,重点推出"青少年版",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先生亲自写了开篇语。他不仅希望杂志能将地球科学知识传播到青少年中,更希望青少年能够了解并热爱地球科学。"地球"和"科学"两个词结合在一起,看上去十分深奥,其实,这个基础学科里包含了很多生动的感人的甚至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很多需要青少年了解的生动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7,(4)
<正>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整个地球,我们占据了陆地,我们能够在空中飞行,或者潜入最深的洋底,我们甚至还登上了月球。随着对地球的研究日益深入,你可能会认为对她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其实,关于我们的这个家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或者思想的误区。比如"地球"一词来源于古英语中的"Erda"、地球一天是23小时56分4秒,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看上去就像有"腰间赘肉"……每一条知识,都让人感叹着地球的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2.
读者沙龙     
《地球》2013,(3)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您好,我是《地球》杂志的忠实读者,非常喜欢2月刊"天下奇石"这部分内容。当我看到"东坡肉"这个古今名石时,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读到民间爱石者奇石张的故事时也  相似文献   

13.
读者沙龙     
《地球》2014,(6):5-5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 来信节选 你好,我是一名地理学专业的大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地球》杂志有着很多令我着来信迷的地方,无论是从节科选普的角度对生态环境介绍与解读,还是从专业的角度对地理问题深刻的剖析都十分精准到位,与《地球》杂志相伴的三年让我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读者沙龙     
《地球》2015,(4)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 留言节选煤炭这回我看是悬了,所谓风水轮流转,神奇了千年的煤炭最终会走下神坛,被其他更清洁高效的能源所取代。——小黑当初污染那么严重的莱茵河都能治理好,相信中国面临的污染问题也必将得到解决。有时候问题不是我们能不能做,而是想不想去做。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09,(1):58-59
海洋的科学探索始于200年前,它是研究地球如何运动的关键。尽管对海洋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们对地球整体的认识,但是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去发现——不仅是人类获得和使用海洋资源,也是防范人类由于在沿海生活的过度集中而对海陆边界产生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读者沙龙     
《地球》2015,(10)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看到上期杂志里《人类开始"透支"地球》这篇报道,我陷入到深深的担忧中,不禁想问:我们这个星球,到底能够养活多少人?怎样才能在养活现存人类的同时又不损害物种的未来?地球超载日的步步紧逼,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缓它的步伐?作为高级生物的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生存才不会让地球的承受力走到极限?怎样最迅速又实际可行的让地球和当下生活回归平衡?  相似文献   

17.
读者沙龙     
《地球》2017,(2)
<正>新一季的"《地球》读者秋冬地质摄影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还没有投稿的朋友请赶紧翻开你的手机相册,回味快乐的同时,也挑出美美的照片发送给我们,让我们一起传播快乐!请将您的原创照片和文字说明发送至本刊官方邮箱diqiuzazhi@163.com,或者直接用手机发送至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号diqiuzazhi,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丰厚诱人的奖品等您来拿!  相似文献   

18.
读者沙龙     
《地球》2016,(12)
正新一季的"《地球》读者秋冬地质摄影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还没有投稿的朋友请赶紧翻开你的手机相册,回味快乐的同时,也挑出美美的照片发送给我们,让我们一起传播快乐!请将您的原创照片和文字说明发送至本刊官方邮箱diqiuzazhi@163.com,或者直接用手机发送至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号diqiuzazhi,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丰厚诱人的奖品等您来拿!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21,(3)
正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为保护地球这一人类共同家园而设立的节日。"世界地球日"活动最早始于美国,至今已经持续超过50年,中国也于1990年正式参与到这项保护地球的活动当中。目前,以倡导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使命的世界地球日活动已经在全球普及,围绕这项活动的文创产品也层出不穷,许多国家还发行了主题纪念邮票。通过这些邮票,我们可以梳理和窥探地球日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0.
读者沙龙     
《地球》2013,(8):5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来信您好,我是《地球》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我非常喜欢7月刊中关注"版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以前很在《地球》杂志上看到有关台湾的消息,这次《地球》杂志7月刊登了一篇关于我国宝岛台湾的文章,这让我倍感欣慰。作为国土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