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江西省水库温室气体释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星宇  张路  姚晓龙  徐会显  李敏 《湖泊科学》2017,29(4):1000-1008
对江西省柘林、白云山、陡水、洪门、仙女湖5个水库表面N_2O、CH_4和CO_2这3种温室气体的溶存浓度进行测定,估算出这3种温室气体在水-气界面的释放速率分别为0.29~1.05、3.65~39.42和-51.56~1383.21μg/(m~2·h).与其他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氮浓度是控制N2O释放速率的决定性因素;CH_4的释放速率与水体温度、透明度以及总磷浓度的相关性显著;而CO_2的释放速率与叶绿素a、总有机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均未发现单一的相关性.根据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计算得到5个水库温室气体总的CO_2等效释放速率(TFeq-CO_2)范围为237.83~2267.83μg CO_2-e/(m~2·h).N2O、CH_4和CO_2的CO_2等效释放速率在TFeq-CO_2中所占比例范围分别为13.94%~83.26%、20.54%~175.21%和-140.43%~60.99%.N_2O和CH_4的CO_2等效释放速率对TFeq-CO_2的贡献基本相当;在柘林和仙女湖水库中CO_2的贡献为负值,而在其余3个水库中CO_2是水库所释放的最为主要的温室气体.本实验中5个水库温室气体的TFeq-CO_2相当于10.52~377.10 t C/a的碳排放,占产生相同电能燃煤发电站年碳排放量的0.05%~1.12%.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10)
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推动各行业采用环保材料,环保工艺进行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与此同时,各项高科技、精密化的设备装置成为社会常态化,传统的灭火系统既不能适应环保要求又不能适应对精密装备等的保护等,在此情形下,气体灭火系统应运而生,并不断创新优化,实现对计算机机房、电压室等的保护,保证在小范围的火势下不影响再次使用。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10)
本文分析了消防灭火救援指挥系统信息化的意义,阐述了消防灭火救援指挥系统信息化的应用,并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消防救援灭火指挥系统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发现的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的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慧馨  蔡祖煌 《地震学报》1980,2(4):425-429
文中列举出中国近年几次大地震前几天到几小时内显现的地下流体(包括地下水、气体、石油)幅度大、现象多样的前兆异常实例, 其中有些为国内外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的合理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基  张炜 《地震》1993,(4):46-51
本文依据大量观测事实并参考前人所做的工作,对地下水中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合理设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观测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观测井口装置中主支管空间位置的合理设计、逸出气“集气腔”的大小以及气体(包括自由气体和逸出气体)与液体的分离程度等。根据上述几点并结合井孔自身的不同条件,本文设计出了两种比较合理的井口装置模型,该模型的设计对今后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的改造和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对地震光提出一个新的解释,一种基于化学发光气体反应的理论。我们假定由于机械效应和(或)热效应由深部岩石释放出来的某些未知气体能够和氧和(或)空气中的臭氧发生反应,因而产生化学发光现象。当地震在里氏震级等于或大于4.7级时,此现象在震前、震时或有时在震后都可产生。在这里我们想提出一种可能的未知气体并提供某些可证实我们假定的事实。我们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磷化氢 PH_3或是一种磷化氢与某些有关复合物如氢半磷化氢 PH_2的混合物(Hedervari,1981)。这个想法是由奥莱(C.Olán)向我们  相似文献   

7.
热红外天底探测仪是观测诸如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等大气组分总柱含量或垂直剖面的理想仪器。低于5cm-1光谱分辨率的高分辨率探测仪能够分辨痕量气体细微的光谱特征。在第一台高光谱探测仪IRIS出现的40年后,现在几款改进了仪器特性的仪器已经在轨运行。本文评述了应用热红外天底探测仪观测痕量气体,重点在于红外大气探测干涉仪(IASI)的新近观测。文章介绍了14种非常活泼的痕量气体的典型观测。从天底视角观测气体讲,一些组分属首次报道,包括亚硝酸、呋喃、乙炔、丙基烯、乙酸、甲醛和氰化氢;这些组分是在2009年2月澳大利亚丛林大火的火积云中观测到的。由于能够观测这些大量活性的痕量气体,所以我们关于源排放及其对环境和气候方面影响的知识可能会加深。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8)
最美逆行是对火灾救援中消防人员行为的一种形容,其本质是指在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会产生伤亡,而如何减少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情况,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展开对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的分析并基于现实情况提出预防对策,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消防员的伤亡情况,动员全社会进行消防预防。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模型的大型湖泊水气界面气体传输速率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传输速率是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的重要驱动因子,但其估算具有不确定性.本研究选择3种不同的参数化方程估算大型(面积2400 km2)浅水(平均水深1.9 m)湖泊——太湖水—气界面的气体传输速率,探讨大型湖泊气体传输速率的控制因子和变化范围,为估算模型的选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气体传输速率的两个重要参数风应力和水体对流混合速率存在夜间高、白天低的变化特征,因此气体传输速率也存在夜间高、白天低的变化特征.总体上太湖气体传输速率主要由风力控制,可以通过风速函数估算得到.太湖水—气界面气体传输速率的年均值为1.27~1.46m/d.因气体传输速率存在空间变化,单一站点参数化的模型可能不适合其他区域湖泊水—气界面气体传输速率的估算,但湖泊的面积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张昱  陈瑶  李春燕 《高原地震》2007,19(3):17-20
分析了2003年11月13日岷县-卓尼5.2级地震以及2004年9月7日5.0级地震前甘肃地区水氡观测点和2个气体观测点的资料变化情况,发现地震前礼县水氡、西和水氡、武山I号泉水氡、清水温泉水氡以及武山2个气体观测点的几种气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1.
孙珂  单新建  申旭辉  孙林 《地震》2017,37(2):32-46
地下流体监测数据和地表断层调查都显示构造活动强烈期和大地震前后活动断裂带会伴有大量气体逸出。 中国即将发射的高分五号(GF-5)卫星搭载的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及全谱段光谱成像仪两个传感器, 主要以大气气体的探测为应用目标。 本文基于两个传感器的参数设置, 使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对断层逸出气体中的水汽、 CH4和CO2三种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对卫星传感器的辐射影响进行了仿真模拟, 分析了两个传感器对水汽、 CH4和CO2气体异常的探测能力。 结果表明, GF-5卫星两个红外传感器特定的光谱通道对大气水汽、 CH4和CO2气体异常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可以期待发展具有较高精度的相关气体遥感反演模型, 用于地震的监测及预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报告南京——镇江地区5个采样点He/~4He比值重复测量结果,它们在(6.18±0.17)×10~(-5)至(3.12±0.08)×10~(-7)之间变化。最高值来自42C左右热泉(汤泉)的气泡气、最低值来自人工钻孔——句容自流水水溶气。 5个点的~3He/~4He比值(Rs)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类Rs值明显高于大气中~3He/~4He值(Ratm),分别是4.4Ratm和4.1Ratm,这是本项研究中首次测到的。另一类则低于Ratm。以上两种类型气体Rs的差异,反映了气体的来源和成因上的差异,也反映了采样点地质背景特征的不同,本区温泉气体中Rs的高值可能与新生代以来的岩浆活动有关,是富~3He的原始的幔源He仍在继续从地球深处向外排放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岳尚华 《地球》2013,(10):62-65
正9月12日,我国首个全面核算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工具——"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测试版1.0)"在北京发布。该试算工具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11)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灭火救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防人员在灭火救援的过程中,除了要尽可能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自身的安全也要注意,尤其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识淡薄、技术不达标的情况,可能会对灭火救援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本次讨论中首先对灭火救援撤退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灭火救援行动中的撤退问题,并探讨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水氡与气氡动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先介绍了模拟和数字化方法观测地下水氡浓度所使用的仪器及其工作原理,然后对昌黎井、怀来4号井和矾山井的模拟(水氡)和数字(气氡)资料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认为仪器工作原理和观测步骤基本相同,但采样(集气)环节有所不同。模拟方法是取一定量的水样,人工采集水样中的气体,然后观测;数字化方法是自流井(泉)的水流经脱气装置自动采集气体,气体样品自动进入观测装置。取样方法的不同,对观测资料的短周期变化特征有影响,但两者的趋势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地震是地球系统复杂变化过程中的一种突变现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大地震前后的活动断裂带常会有大量地下气体(Rn、Hg、 CO2、 CH4、CO、H2O、He、H2、O2等)向上逸出到大气中,引起大气中气体组分和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当水流通过泄洪建筑物下泄时,水体中所溶解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会因为所受压力的瞬间改变而导致溶解度降低,从而造成气液之间传质的发生及水中温室气体的排放.然而,目前对于泄流条件下水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还较为缺乏.鉴于原型观测与模型试验的局限性,本文建立了大坝泄流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速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了解水文过程对温室气体水平上升的响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长期的观测数据来了解气候系统的长期行为,这方面的研究往往受到一定限制.结合重建数据和模型模拟(全球气候模式和水文模型)数据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气候和水文过程在过去几十年到几个世纪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在本研究中,利用模型链方法研究长江上游过去千年至21世纪末的洪水变化.首先,利用四个全球气候模式(BCC-CSM1.1、MIROC-ESM、MRI-CGCM3、CCSM4)的降水和温度数据驱动水文模型,模拟长江上游在过去千年(850~1849年)、历史时期(1850~2005年)和未来时期(2006~2099年)的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评估了模拟降水、温度和极值流量是否与文献记载的干湿期、温度变化和古洪水记录具有相似的统计特性.最后,通过模型模拟结果探究了极值流量从过去千年到未来的变化.结果表明:(1) MIROC-ESM模式不同于其他三种气候模式,从温暖期(中世纪暖期; MCA)到寒冷期(小冰期; LIA),温度增加,而其他模式的温度变化与历史记录相似;(2) BCC-CSM1.1模式的模拟降水与记录的干湿期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H2s气体对麻雀(Passer montanus)、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和大白鼠(Rattus norvegicus)声行为和行为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ppm的H_2S气体作用下,可引起麻雀和虎皮鹦鹉声行为明显异常反应,而且麻雀敏感于虎皮鹦鹉。在30ppm的H_2S气体作用下,可引起大白鼠行为活动的明显异常反应。这表明,震前溢出的含硫地气味可能是引起鼠类和鸟类等动物震前习性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开路与闭路涡度相关系统通量观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开路(OPEC)与闭路(CPEC)两种观测系统是涡度相关技术观测通量的主要技术手段,用这两种观测系统进行通量观测时,由于系统本身的差异有可能导致观测结果的不同,因此在通量观测中对两种观测系统的观测进行比较分析是非常必要的.ChinaFLUX通量观测网络在长白山(CBS)和千烟洲(QYZ)两个试验站同时安装了OPEC和CPEC两种通量观测系统.本文计算了CPEC红外气体分析仪的CO2和水汽观测相对于OPEC观测结果的延迟时间;比较分析了OPEC和CPEC实时观测数据的功率谱和协谱;以OPEC观测系统的观测结果为标准评价了CPEC观测系统的通量结果.结果表明:QYZ和CBS两个试验站CPEC红外气体分析仪观测的CO2和H2O两种气体的延迟时间分别在7.0~8.0s、8.0~9.0s之间;OPEC和CPEC两种观测系统观测项目的功率谱与?2/3斜线一致,而协谱则符合?4/3定律.QYZ试验站的CPEC观测系统的CO2通量为OPEC的84%,而两种观测系统的潜热通量基本一致,CBS的CPEC系统的CO2通量、潜热通量分别为开路系统的80%、86%;CPEC观测系统抽气管道的衰减作用对碳通量的影响大于对水汽通量的影响,QYZ试验站的OPEC与CPEC两套系统的通量差异小于CBS;两种观测系统的CO2通量日变化趋势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