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地学新发现的源头地质科技创新的摇篮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2017,44(1):209-209
<正>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创新推出"地质调查十大计划",凝聚全国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创新推出"地质调查十大计划",凝聚全国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力量,全面服务国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中国地质事业喜迎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程,地质人秉承爱国与创新的初心,以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担当重责,创造辉煌。唯创新方能前行。步入"十三五",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谋划,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创新推出"地质调查十大计划",凝聚全国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力量,全面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防灾减灾、服务新型城镇化、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服务海洋  相似文献   

6.
<正>在地勘单位再次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提出了"人才立局,科技强队"、"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发展战略,以"科技地矿"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稳步推进和创新发展,出台了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地质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制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明确了下属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了全局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发出了"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令,为地质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全力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了"十三五"地质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地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在地勘单位再次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提出了"人才立局,科技强队"、"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发展战略,以"科技地矿"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稳步推进和创新发展,出台了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地质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制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明确了下属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了全局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以来,铀矿找矿难度不断加大与铀资源量需求持续上升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抓住铀成矿理论研究这一天然铀产业链的源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开展了以中国铀成矿理论集成和创新为导向的地质科技管理方式创新与实践,依托铀资源勘查技术与地质工艺创新科技平台,组建了以总指挥和总地质师——"两总"为主控,以资深老专家为核心,中青年骨干和辅助人员为外围的环形科研团队;通过创新地质科技管理方式,实施组织管控扁平化,赋予了科研团队更多的创新自主权;通过实施环境赋能、激励赋能和文化赋能,强化目标任务考核,建立"物质—薪酬,精神—知识传承"的双重激励机制,营造了百花齐放、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学术氛围,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原始理论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成果宣传、出版专著,实现了成果沉淀和经典流传。经多年勘查实践,为我国铀矿大基地和重点勘查区铀资源扩大突破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实施背景、主要做法、实施效果三方面论述了该项管理创新成果,旨在为同行开展科技管理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球学报》2017,38(2):129-129
<正>中国地质博物馆:值此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之际,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100年来,中国地质博物馆恪守建馆宗旨、不断精进学术,在地球科学研究、地学知识传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发展我国地质事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希望你们以建馆百年为新起点,不忘初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钟自然局长在讲话中提出了2016年地质调查十大重点任务,其中"以加快推进地质调查科学研究一体化改革和自然资源与能源安全国家实验室建设为龙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是十项重点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局党组同时提出若干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措施,改造《中国地质》期刊,将其逐步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权威的学术刊物是其科技创新的十八项措施之一。会后,《中国地  相似文献   

12.
前言     
《现代地质》2015,(2):227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15年,也迎来了两年举办一次的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的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地质工作者是地质战线上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是地质事业的未来。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青年工作委员会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发现、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地质科技工作者,促进他们早日成才"的建会宗旨,积  相似文献   

13.
<正>《地质通报》——全方位展示中国地质调查研究科技信息的重要窗口及时了解中国地质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的必备手册国内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邮发代号:2-767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代号:M3684《地质通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并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时报道国家地质调查全新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辟有"专题报告"、"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地质通报》——全方位展示中国地质调查研究科技信息的重要窗口及时了解中国地质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的必备手册国内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邮发代号:2-767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代号:M3684《地质通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并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2018,45(4):封二-封二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服务一流、成果一流、科技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的建设目标,秉承"科技创新改革、支撑、引领地质调查"的理念,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工作。整合国家科技"五大平台"项目,设立"地质调查科技创新计划",构筑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科技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基础地质创新研究成果显著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一是"松科二井"完井井深7018 m,成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实施的亚洲最深钻井。二是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地质通报》——全方位展示中国地质调查研究科技信息的重要窗口及时了解中国地质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的必备手册国内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邮发代号:2-767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代号:M3684《地质通报》是中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时报道国家地质调查全新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辟有"专题报告"、"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17.
<正>《地质通报》——全方位展示中国地质调查研究科技信息的重要窗口及时了解中国地质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的必备手册国内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邮发代号:2-767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代号:M3684《地质通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时报道国家地质调查全新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辟有"专题报告"、"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文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15年,也迎来了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青年地质大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地质工作者责无旁贷,应积极投身到地质找矿、地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地质通报》——全方位展示中国地质调查研究科技信息的重要窗口及时了解中国地质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的必备手册国内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邮发代号:2-767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代号:M3684《地质通报》是中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时报道国家地质调查全新领域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地质通报》——全方位展示中国地质调查研究科技信息的重要窗口及时了解中国地质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的必备手册国内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邮发代号:2-767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代号:M3684《地质通报》是中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时报道国家地质调查全新领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