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地球》2017,(11)
危化品在储藏的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且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自从天津812爆炸事件发生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对危化品仓库的监控和管理,一旦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及时进行有效的消防救援工作,最大限度保护当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针对危化品火灾的特诊以及其危险性,探究其危化品火灾爆炸事故的消防救援,进而展开有效的救援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震次生火灾是震后发生最为频繁和造成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本城乡结合处的老旧建筑成片区大量存在,一旦地震发生,建筑破坏尤为严重,区域建筑密集等因素为次生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对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工程应用出发,通过确定火灾蔓延的经验参数,建立了基于建筑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蔓延模型,模型主要包括建筑内火灾蔓延和相邻建筑之间的火灾蔓延两个过程,模型中考虑了建筑结构类型、地震对建筑破坏、风速和风向和相邻建筑蔓延的极限距离等影响因素对蔓延的影响。利用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水笠公园周边建筑火灾蔓延实际数据,与本文建立的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10)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其可燃物质多,火灾荷载大,蔓延途径多,烟火扩散快,被困人员多,救援难度大,将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普遍性安全问题,并提出了高层建筑的火灾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10)
厦门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或是突发事件,其所造成的社会恐慌也将会被加倍放大。基于此本文以火灾作为切入点,分析如何加强厦门海底隧道的火灾救援的若干措施,旨在提高厦门海底隧道的安全性和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埋地管道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因其埋于地下,一旦遭遇地震,管道就有可能发生破坏,导致燃气泄露,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提高埋地燃气管道的抗震性能,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认为在管道轴向上和横向上均与土体之间存在相对位移,结合拟静力法进行了地震波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地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建(构)筑物倒毁破坏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城市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人口稠密、建筑物密度大、工业设施集中的特点;一旦发生地震破坏更易酿成灾害,不但损失严重而且地震救援、恢复生产都远比农村困难得多。 早在1966年,周总理就向我们提出“保卫大城市”的指示。党和政府对城市抗震问题一直十分重视。近几年国家财政虽然比较困难,但每年仍拨款上亿元的专款用于城市的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7.
对比研究了强烈震动、断层错动撕裂所产生的灾害,包括地震所触发的地质灾害及堰塞湖溃坝造成的地震水灾、地震火灾、地震海啸等几类主要地震灾害发生的环境、致灾的速度、灾害的分布等特点,指出了在震前防御、应急救援以及预警等对策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地震复合灾害是指以地震主震为灾害源并引发一种以上次生灾害的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都是复合灾害。复合灾害具有各构成灾害的叠加性,不同灾种之间还可能产生叠加效应。地震复合灾害与同时或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构成广义复合灾害。复合灾害扩大、加剧了地震灾害灾情。减少地震复合灾害的构成灾害种数,降低、消除各构成灾害的叠加性与叠加效应,是研究地震复合灾害减灾对策的基本原则。编制城镇应急救援规划应以复合灾害的灾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合理估算避难人数和救援资源需求量,是复合灾害应急救援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避震救灾最优体系模型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越平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5):1105-1110
传统GIS空间分析模型进行城市避震救灾疏散方案规划时,未考虑疏散路径的当量长度,获取的避震救灾模型疏散效率较低。采用通行难度系数、次生灾害干扰系数、桥梁阻碍系数获取避震救灾疏散路径当量长度;通过目标函数获取避震救灾疏散路径当量长度的最小值,同时考虑避难场所的容纳量要求、清空避难场所固有人员、疏散距离小于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3个约束条件,设计新的城市避震救灾疏散最优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城市避震救灾疏散最优模型能够给出精确的疏散路径与方案,高效率地完成城市避震救灾疏散任务。  相似文献   

10.
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也不断增多,给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带去了一定的威胁。高速公路车辆火灾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一旦车辆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就高速公路车辆火灾扑救对策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地震研究》2021,44(2)
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目标,综合多种灾害类型,构建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内容体系。以宁波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为例,从4个方面提出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建议:(1)基于灾害综合风险,通过布设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和提升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台风、地质灾害等重点危险区域防御能力,构建韧性城市防御体系;(2)结合风险空间分布与城市长远发展规划,优化整体安全布局,构建基于安全分区的韧性城乡空间规划;(3)构建多灾兼顾的应急保障设施及海空陆铁一体化的应急救援体系,实施分区性部署,强化城市应急保障设施建设;(4)强化智能化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构建强韧性应急指挥与队伍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山地地震灾害具有次生灾害叠加与叠加效应明显,公路交通易瘫痪阻断应急救援,应急救援任务重难度大等特点。山地城镇宜编制重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复合灾害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原则,控制总量与应急救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为了给灾时应急创造基本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和防灾条件,强化应急救援力度,提高应急救援效果,依据山地地震灾害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应急救援规划的要点,主要包括:合理选用基础资料,设定城镇复合灾害并提出应对措施,准确估算避难者人数,有针对性地规划应急救援要素,制定物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建设抗震救灾信息网络,救援避难弱者与应急救援资源畅流的措施以及防灾教育、奖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7,(5)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建筑物的数量迅速增长。而科技的发展也使得各种建筑物中的电器数量越来越多,随之也会增加很多火灾隐患。火灾一旦发生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火灾发生。很多现代化建筑中都会采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从而能够在发生火灾时提醒人们及时撤离,同时也会使用自动灭火装置来减少火灾带给建筑和人们的伤害。本文针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灭火救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地震次生灾害发生条件地震次生灾害,一般指地震强烈振动后,振动的直接或间接破坏后果造成工程震害和场地震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如火灾、水灾、爆炸、溢毒、化学污染、细菌传播、放射性辐射以及场地效应、斜坡效应等引发的各种体态的次生灾害。随着现代城市化。高层建筑物林立,震时因玻璃破坏而造成“玻璃雨”;生命线系统工程的管线、网络设施破坏,对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11)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灭火救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防人员在灭火救援的过程中,除了要尽可能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自身的安全也要注意,尤其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识淡薄、技术不达标的情况,可能会对灭火救援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本次讨论中首先对灭火救援撤退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灭火救援行动中的撤退问题,并探讨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7,(8)
消防应急演练是为了增强人员的安全防火意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以及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增强人员在火灾中互救,自救意识,明确防火负责人及消防队员在火灾中应尽的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火灾成为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之一,同时,对灭火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消防演练和救援实际的严重脱节降低了演练的作用以及效率,不能发挥出演练的应该起到的作用。只有加强对消防应急演练的重视,切实推进消防安全演练,才能够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应急处变的能力,在危机来临之时掌握消防的基本技能级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减少或者避免损失,有利于消防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机地区的北岭发生6.6级强烈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的损失。这是20年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烈的一次地震,引起了国际地震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这次地震的概况,内容包括:震源参数、震灾情况、地震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救援情况、地震成因和灾害特点以及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们所承担的义务自我担任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局长以来 ,这个组织就已经面临着重新确定其职责 ,建立最强大的、装备精良的集应急管理、消防和防灾为一体的社区的许多挑战。面对地震、火灾、水灾和飓风的挑战 ,我们已经做了非常实际的准备和响应工作。不幸的是 ,如今我们又必须增加打击恐怖分子的任务。当我们迈进新的一年进入 2 1世纪之际 ,我们的主要职责仍然是减轻所有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灾害事件一旦发生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会始终与各州和地方部门一道开展应急和灾后恢复工作。 3项重点工作“9.1 1”事件后 ,我…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近几年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常有火灾事故的发生,但想要了解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那就需要通过物证来说明,但是往往在火灾救援时物品的损坏是不可避免的。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成了火灾调查人员的难题,于是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发现在火灾事故现场中的烟熏痕迹的破坏程度较小,于是笔者以"浅谈烟熏痕迹在火调中的作用"为题来开展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地震应急救援物资最优分配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现有的地震应急救援和技术支持系统出发,提出如何解决救援物资最优分配的问题,并借鉴供销问题的路径最短模型,通过表上作业的计算方法来探讨解决这个问题,使救援物资得到最优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