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进步,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概述了GNSS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GPS、GLONASS、Galileo和COMPASS的概况与最新进展,讨论了GNSS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同时,对这几种导航系统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了全球背景下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201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研究与统计分析,介绍了当前国内产业和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和特点,对发展中呈现出的问题、市场存在的潜力与机遇、企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融合发展带来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4.
姜卫平 《测绘学报》2017,46(10):1379-1388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不仅是提供国家、区域、全球高精度时空基准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导航与位置服务、精密卫星定轨、地质灾害监测等工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当前,随着基准站网规模的不断增加、观测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我国北斗系统的逐步建成,无论在卫星导航定位数据处理理论还是应用方面,基准站网的发展面临着不少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给出了基准站网的定义和类别,并描述了功能与意义;然后分析了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最后从基准站网的建立、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三方面讨论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进展及建设CORS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了GPS和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进展,对GPS现代化的三个步骤作了简要介绍,对它和GLONASS的技术差异作了简评,对Galileo和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前景作了讨论。指出导航卫星系统将进入一个多系统近百颗卫星同时并存的新局面,用户将面临多系统导航卫星信号使用方面的组合、选用和最优化问题。讨论了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及其服务系统的构成和作用,及其在国内各地区各系统建设的概况。指出当前缺乏在国家级层面对全球导航卫星地面连续运行站系统的统一规划、设计、规范和标准。建议明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全球导航卫星的国家级地面连续运行站系统,制定全球导航卫星地面连续运行站系统的国家级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它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构建全球导航卫星中国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几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用户将面临四大系统(GPS/GLONASS/Galileo北/斗)近百颗导航卫星同时并存、互相兼容的局面,它们的用户将面临多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的组合、选用和优化问题。介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站(CORS)在国内建设的现状,提出当前发展我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站系统所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对在中国构建国家级GNSS CORS系统的目的、原则、技术规范标准、服务平台和布设方案等方面进行讨论。GNSS国家级CORS系统可以服务于中国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2020年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全面建成并投入服务,特别是我国北斗三号(BDS-3)正式开通,标志着GNSS及其应用发展进入新阶段,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必将引起其应用领域变革.现代军事物流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行动的重要保障,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其各领域各环节应用广泛,研究GNSS发展趋势及其对军事物流发展影响对提高军事物流保障效益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现代军事物流发展需求实践探索,研究分析GNSS发展现状及其系统、定位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发展趋势,并以卫星导航技术为核心,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对军事物流理论、定位跟踪、投送导航、动态调度、调控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受电磁环境影响的问题,分析了影响GNSS复杂电磁环境的主要组成要素,研究了GNSS复杂电磁环境一体化监测分析的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GNSS复杂电磁环境监测保障系统的建设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回顾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尤其是随着我国北斗建设的发展,第三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对推动我国产业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全面介绍第三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以迎接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0.
首先给出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原理,通过分析粗差在EKF模型中传递特性,给出新的抗差EKF模型。模型根据多余观测分量及预测残差统计,构造抗差等价增益矩阵,通过迭带给出GNSS抗差导航解。为提高模型在动态导航应用中的效率,文章结合统计模型,仅对存在粗差的观测历元进行抗差估计,进一步提高模型实时运行效率。并模拟GPS/Galileo多卫星导航星座及接收机平台的动态轨迹。采用加速度导航方程验证本文模型,并对不同模型运行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粗差存在的情况下,本文模型仍能正确导航,并且改进后的模型能明显提高实时导航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卫星导航系统相关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世界主要几种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情况。结合卫星相关技术和接收机相关技术介绍了卫星和接收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人们及时了解现代卫星导航系统相关技术发展动态,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导航与位置服务是继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信息产业。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及其产业布局的构成。然后,根据该产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及趋势;这些前沿技术涉及协同精密定位、社会感知与计算、与5G相融合的通导一体化、与无人机器人相融合的智能导航等。最后,以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给出了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主要包括关键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重大战略规划、核心芯片与软件平台、标准制定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北斗系统创新发展与前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述森 《测绘学报》2017,46(10):1284-1289
随着旺盛的卫星应用社会需求及航天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天基无线电系统相互交叉融合已成趋势。北斗系统从两颗卫星起步,以快速定位报告(RDSS)与短报文通信(MSS)业务为特色建成中国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随后,用8年时间构建了RNSS连续导航与RDSS定位报告相结合的北斗技术体制,完成了亚太地区覆盖。通过有效的卫星无线电频率兼容设计与国际协调,北斗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则认可的RNSS、RDSS、MSS三大业务相结合的卫星无线电系统。本文阐述了北斗系统在创新超越理念下的三大业务、四大功能的发展历程、技术体制、主要特点及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4.
BeiDou、Galileo、GLONASS、GPS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晓东  张柯柯  李星星  张小红 《测绘学报》2015,44(12):1307-1313
随着中国BeiDou系统与欧盟Galileo系统的出现以及俄罗斯GLONASS系统的恢复完善,过去单一的GPS导航卫星系统时代已经逐步过渡为多系统并存且相互兼容的全球性卫星导航系统(multi-constellati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multi-GNSS)时代,多系统GNSS融合精密定位将成为未来GNSS精密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GPS、GLONASS、BeiDou、Galileo 4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融合的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测数据,初步研究并分析了4系统融合PPP的定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单系统观测几何构型不理想的区域,多系统融合能显著提高PPP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4大系统融合的PPP收敛速度相对于单GNSS可提高30%~50%,定位精度可提高10%~30%,特别是对高程方向的贡献更为明显。此外,在卫星截止高度角大于30°的观测环境下,单系统由于可见卫星数不足导致无法连续定位,而多系统融合仍然可以获得PPP定位结果,尤其是水平方向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这对于山区、城市以及遮挡严重的区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卫星导航产业在中国已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已初具规模,作为关系到经济建设及国家安全的新兴产业即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通过对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现状研究,分析了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对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 目前广播星历精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述了广播星历精度评估过程中对精密星历进行天线相位中心改正的取值方法,提出了利用单颗星单日钟差均值作二次差对广播星历钟差的系统性偏差进行改正的方法.选取2019-09-01-2019-11-01 共计62天的多模 GNSS 实验(multi-GNSS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世界上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分析了导航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及其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概括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地基完好性监测是利用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精确坐标的监测站对卫星进行监测,计算其星历及星钟误差。该方法需满足四重以上监测站覆盖条件,对于自主导航和区域布站的导航系统不能实现导航卫星的全弧段完好性监测。对于不满足上述覆盖条件的卫星,采用基于星间链路的监测方法,利用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具有一定坐标误差的卫星对该卫星进行监测。通过星历数据和星间测距数据计算SISMA,从而进行导航卫星全弧段的完好性监测。  相似文献   

19.
我国GPS车辆应用系统的产业化前景分析和市场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就我国GPS车辆应用系统的产业化发展进行前景分析和市场展望,对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较为客观的解剖,着重变了以下几个问题:(1)现在的应用规模和水平;(2)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3)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应吸取的经验教训;(4)市场在呼唤过得硬的产品和信得过的企业,以及社会化的服务;(5)大联合和产业化是我国GPS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6)卫星导航系统及其车辆应用系统的最新发展动向;(7)为什么说我国的GPS应用产业,特别是车辆应用行业到了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格局的成型,卫星定位系统已从单系统模式发展为如今多系统、多频率融合定位、交互操作的模式。在分析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及各误差项处理策略的基础上,利用RTKLIB进行GPS,GLONASS,GALILEO,BDS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试验,并分析其动/静态定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系统空间几何构型较差的情况下,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较单GPS定位精度可提高20%~40%,收敛时间可缩短35%~50%;在截止高度角超过40°的情况下,单系统会因可见卫星数量不足而无法完成连续定位,而多系统仍能实现高精度的连续定位。这在城区、山区或卫星遮蔽较严重的不利环境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