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地理国情普查中容易混分地表覆盖类型定量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国情普查是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一项新的重大工作,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可以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果之一。本文针对目前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实际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混分问题,广泛收集了地表覆盖分类方面的典型样例和问题,从一级类内部混淆和跨一级类混淆两个方面统计和分析了容易混分的类型,探讨了容易混淆地表覆盖类型形成的原因和规律,并给出了提高分类精度的建议。本文研究结果可直接服务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地表覆盖分类精度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源。本文结合宁夏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详细阐述了普查试点生产过程中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对生产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陶舒  周旭  程滔  刘倩 《测绘科学》2015,(11):89-95
为了实现地理国情普查中不同尺度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交叉验证,文章选择郑州、西安等10个地理国情普查试点作为试验区,分析了不同地类在精度损失、景观格局等方面存在的尺度效应,并以林地为例,在空间分辨率6~2 000m的范围内,构建了空间尺度转换模型,估测精度可达92.63%。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进行尺度转换时,各种地类都会存在相应的精度损失;基于分辨率、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的尺度转换模型,可以有效校正粗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的尺度误差,为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表覆盖要素分类提取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基础, 是地理国情指标信息统计与发布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 研究与分析了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提取的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提出了基于FME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编辑和检查、分类成果的坐标转换处理模式, 同时综合TCL脚本语言和命令行批处理模式对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优化。该方法能提高地表覆盖分类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可以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的地表覆盖要素分类处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是采集地表覆盖分类以及地理国情要素这两类数据.本文阐述了清华山维EPS在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与地理国情要素采集的技术路线和作业方法.结合清华山维EPS在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的应用,分析了该软件的优势,并就普查的基本方法、基于EPS的程序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福杰 《北京测绘》2020,(5):657-660
自2016年开始,地理国情工作的重心由普查转移到监测上来。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的各项质量指标均比普查时更严格,如何更好地做好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直接影响监测数据成果的质量水平。本文结合山东省2019年度国情监测数据成果验收工作,对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提高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质量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反映土地表面覆盖物的物理组成,地表覆盖数据是普查数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数据。用统计方法对江西省部分样本地区覆盖成果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地表覆盖分类精度存在的问题,对成果质量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理国情普查是新形式下测绘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国的国情、国力,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打好基础。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文中以辽宁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采集为依据,说明了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采集的操作路线,概括了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采集的常见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地表覆盖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地理国情普查后期的统计数据才会更真实。  相似文献   

9.
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的质检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及其如何进行科学、客观的质量检查与评价,以确保成果质量满足项目设计要求的问题。该文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特点提出了一套有别于传统基础测绘成果的质量检查内容和评价方法,其核心是对成果最重要的分类精度质量元素采用统计分类不良区域面积占比进行定量的质量检查与评价。该方法在全国范围的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的检查验收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直观、易于操作的特点,能有效控制成果质量,并可为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博 《东北测绘》2014,(6):188-189,194
地理国情外业调查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保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外业调查是对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和解译的地表覆盖分类成果以及内业无法定性的类型、边界和属性进行实地调查,同时采集遥感影像样本数据,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地理国情普查是全面获取地表覆盖和基本地理国情的重要工作,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针对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制作一套完整的符号库和作业方案进行分析,便于内业解译时各种数据以所见即所得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提高内业数据采集和编辑工作效率的同时,更有利于外业调查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地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作用,选取北镇市进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中植被覆盖的对比分析,找出二者的差异性并分析原因,验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适用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一直受到相关行业的关注。本文对某市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与国土二调成果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下一步地理国情普查中数据时点核准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韩尚 《东北测绘》2014,(6):15-17,20
地表覆盖是地理国情普查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地表覆盖分类的第一步是基于影像的分割,准确的分割结果有助于提高分类的正确性。本文结合福建省地理国情普查试点项目,通过选取大量样本实例,对地表覆盖影像分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地理国情普查是摸清我国国情、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GIS技术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以及特有的空间分析能力使其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rcGIS软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ArcGIS软件在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采集、遥感解译样本制作和元数据制作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以后更广泛地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ArcPAD Studio开发环境和VBScript开发工具以及VC++和ArcEngine 9.3,开发了适合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外业调绘软件,解决了内外业作业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实现了两者一体化。通过Configuration和Layer两种开发方式,参考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相关规范,实现了地理要素覆盖数据及地理要素的采集、编辑,实现了样点照片及其相关属性的采集。本文还就数据预处理及采集后的数据后处理进行了阐述,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外业调绘工作更加完整化、流程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基于Geoway组合软件的两套方案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地表分类信息提取方法试验,对比两套方案的适用性,研究地表分类信息的关键技术,总结应用软件在地表分类信息提取的方法和步骤,为后续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地表覆盖分类信息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是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的采集工作,同时也是开展统计分析的前提。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基于遥感影像的地理国情数据采集工作为例,对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的内容及指标进行数据采集研究。采集的基础指标包括范围、位置、属性、面积等,利用清华山维EPS2010软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建库、数据检查和时点更新等工作。详细阐述了在辽宁省朝阳市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工作流程,总结出一套稳定、高效、可靠、因地制宜的数据采集方法,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省)情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地理国情普查在批而未用土地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和历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已批建设用地红线内批而未用土地进行监测的总体技术路线,并综合运用GIS空间叠置与转置分析法,研究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区红线范围内地表覆盖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应数量呈下降趋势,城市外延扩张式土地利用模式已不可持续,内部潜力挖掘是今后的重点;试点区批而未建红线范围内主要地类为草地,开发潜力大。地理国情普查为已批建设用地监测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设计的监测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