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传统的遥感影像是依据地物的波谱信息来进行分类的。这往往会产生"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的问题,使得分类精度和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C4.5法,利用地物的波谱信息、归一化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等特征构建决策树,与监督分类中的支持向量机法、最小距离法去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几种分类方法中,决策树法分类法的分类规则易于理解,准确率较好,所需分类时间短,总体分类效果最为理想,验证了决策树法在遥感影像分类领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类回归树分析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研究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以专家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综合影像光谱信息和其他辅助信息进行分类的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是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实现自动解译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知识的获取一直是其得以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以江苏省江宁试验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为例,利用分类回归树分析(CART)从训练样本数据集中发现分类规则,集成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类实验,并与传统的监督分类和逻辑通道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CART的分类方法的精度基本在80%以上,与另两种方法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该算法复杂性低,效率高。由此说明,利用CART算法构建决策树获取的分类规则是合理的。它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大量分类规则,是促进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典辉 《遥感学报》2010,14(1):97-112
针对目前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中存在分类知识难以获取的不足,尝试引入形式概念分析的数据挖掘理论,并基于族集最小覆盖理论实现概念内涵的缩减,从而保证分类规则的简洁与无冗余性。研究选取湖北省房县作为试验区,实现了该理论在研究区中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规则的挖掘应用。基于挖掘出的分类规则构建了启发式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挖掘出的分类规则可信度较高,基于挖掘出的分类规则构建的分类器相对于监督分类方法、决策树C4.5算法在分类精度上有一定优势,从而证明了它对遥感影像分类提供一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森  陈健飞  龚建周 《测绘科学》2016,41(6):117-121,125
针对目前遥感影像分类中面向对象和决策树相结合的研究较少的情况,该文提出基于C5.0决策树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并以广州市从化区进行实证研究。基于Landsat-8OLI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提取出影像对象的光谱、纹理特征以及影像对象相对应的DEM信息;然后利用C5.0决策树根据特征信息来挖掘分类规则;最后根据规则对分割后影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C5.0决策树的面向对象影像分类精度高、效果好,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9.75%和87.5%。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  相似文献   

5.
将决策树算法引入到遥感影像分类中,以提高分类的精度。首先对影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C5.0算法在分析地物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基础上,自动提取分类规则,构建决策树,实现地物的自动分类。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选取西藏某地区TM影像作为实验数据,与监督分类的精度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方法能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处西南的渝北地区地表覆盖类型复杂、土地利用多元化,仅依赖于光谱特征的传统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难以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利用决策树分类技术对渝北地区的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除光谱信息外还结合地质、NDVI、PCI等多源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8.42%和0.854 7,较传统的监督分类和仅依赖于光谱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有较大提高,这也表明基于多源数据的决策树分类技术对地表覆盖复杂地区的遥感影像分类比较适用,是遥感信息提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对固原县2001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光谱信息分析,利用DEM进行地形因子的分析,并据此建立一个专家知识库,然后结合遥感相关地理学和景观学知识以及当地的相关土地政策,对固原县2010年的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先前建立的专家知识库进行决策树分类,得到固原县的景观分类图。  相似文献   

8.
GIS辅助下的Bayes法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Bayes分类器 ,提出了从GIS空间数据库中挖掘知识用以辅助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文中以规则的形式表示遥感影像的解译知识 ,并使用其它地理辅助数据 ,从遥感影像处理、地理辅助数据、专家知识一体化的角度出发 ,使用基于知识的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 ,改善了分类精度。实验表明这是一种较好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
GIS辅助下的Bayes法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Bayes分类器,提出了从GIS空间数据库中挖掘知识用以辅助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文中以规则的形式表示遥感影像的解译知识,并使用其它地理辅助数据,从遥感影像处理、地理辅助数据、专家知识一体化的角度出发,使用基于知识的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改善了分类精度.实验表明这是一种较好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山区遥感影像决策树分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山区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利用一种决策树生成算法(C 4.5算法)自动提取知识,基于知识建立决策树用于山区影像分类,并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与DEM空间统计关系的先验知识,在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影像分类的后处理。与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相比,该方法极大地改善了山区地表覆被分类的精度,得到试验区较为可靠的遥感分类图像。  相似文献   

11.
土壤遥感分类识别推理决策器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炜 《遥感学报》2001,5(6):434-441
介绍了干旱区土壤遥感分类识别推理决策器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在用TM遥感图像对土壤类型进行非监督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正向推理与逆向推理相结合的推理机制,对土壤类型进行分类识别决策。用知识表示的产生式规则与框架式规则相结合的数据结构表示土壤学专家的土壤分类识别知识。用像结构模式建立了土壤分类识别的规则,构造了土壤分类判决树,并用典型像例模式进行了各类型土壤判据文件的组织。用该方法对新疆天山北麓阜康试验区的土壤分类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精度可靠,为干旱区土壤分类识别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面向对象的高光谱影像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面向对象影像分析和决策树方法综合应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目标提取,在分析待提取地物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其特性知识,构建分类规则,设计和实现决策树以完成目标识别。该方法充分应用分割所得到的均质对象的位置、形状、纹理等特征实现了决策规则提取和决策树构建,在应用OMIS和PHI影像进行目标识别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遥感图像分类是从复杂的地物类型中提取有效类别信息的过程。在研究区地物类型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借助计算机对遥感数据进行类别预测可以提高分类效率和准确率。本文基于Weka平台,利用决策树C4.5算法构造分类模型,进而对未知类别数据进行预测。实验分析表明,基于Weka平台利用决策树C4.5算法对遥感图像分类是可行且有效的,且分类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胶东半岛果园TM影像信息的提取决策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胶东半岛最具代表性的5个果品县(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TM影像数据为分类影像,尝试提取果园信息。选用可以"无缝"融入多种辅助信息的决策树分类方法,综合NDVI、地形地貌和缨帽变换等多种辅助信息,利用年内物候变化最大的果园与背景地物的光谱差异,进行果园信息提取;利用SPOT影像以及野外考察资料作为检验样本进行精度验证。表明综合多种辅助信息,利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TM影像果园信息可行且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山区地表水体信息OLI遥感数据去阴影自动提取方法,设计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与指数提取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高水体自动识别的精度。该方法选取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前3个分量以及波段之间的组合运算,并结合DEM构建决策树分类规则。综合采用单波段阈值、谱间关系、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阈值完成山体水体的去阴影识别研究,与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方法比较,其精度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方法在精度上明显高于常用的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可以很好地被利用于OLI遥感数据水体信息的海量、大范围提取。  相似文献   

16.
决策树C4.5算法采用局部贪婪搜索的策略,会增加局部最优解的风险;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分类规则会过于依靠样本,往往造成决策树不能有效地挖掘出有价值的分类规则和形式。本文将决策树算法用到基于像斑的多光谱分类研究中,尝试引入遗传算法,对决策树分类规则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该方法比单个决策树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ASTER数据的决策树自动构建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对ASTER原始9个波段数据进行各种变换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指标平均可分性方法确定参与分类的最佳特征组合; 结合研究区8种主要地物类型训练数据集,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BP神经网络法和基于See 5.0数据挖掘的决策树分类法进行分类,提取主要地物的空间分布专题信息。经过379个野外样点的验证,结果表明: 决策树算法分类性能最优,神经网络算法次之,最大似然法效果最差; 与ENVI 4.1、ERDAS 8.7提供的传统决策树建立及分类方法比较,基于数据挖掘工具See 5.0和Cart的决策树生成和分类方法具有客观、高效率、分类性能可靠和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决策树是用于分类的常用建模方法。首先对分类的概念和决策树方法分别进行了总体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乡村劳动力、耕地面积以及农业总产值信息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在运用决策树对数据进行分类过程中对连续数据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离散化处理,从而避免了原始经验分类方法的主观性。最后,通过上述决策树分类方法,生成我国农业情况的决策树,获得相关空间分类规则,并对其进行分析说明。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方法适合我国农业情况。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选择自适应决策树的层次分类算法,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radar,SAR)图像的分类。采用Joint Boosting算法选择出最适用于各类的特征组合,并自适应地搜索构造出一个由两类分类器构成的层次分类器,利用特征选择结果和自适应决策树进行了SAR图像的学习和推理,实现了自动分类,在国内首批极化干涉SAR数据上的实验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尺度空间的分层聚类方法及其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骆剑承  梁怡  周成虎 《测绘学报》1999,28(4):319-324
基于尺度空间的分层聚类方法(SSHC)是一种以热力学非线性动力机制为理论基础的新型聚类算法,是视觉松驰化过程的模拟。与传统基于统计方法的聚类算法相比较,SSHC具有样本空间可服从自由分布、通过规则可获取最优聚类中心点及类别、可在聚类过程中融合后验知识等优点。本文从聚类和热力学运动机制和视觉模拟过程出发,对SSHC聚类算法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如何生成聚类树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邮通过融合点的部分自由能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