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象条件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索之一,本文通过对新余市棉花生产的不利气象条件分析,提出初步看法如下:1.苗期阴雨天气及其影响棉花苗期需水较少,每亩耗水量约32—34立方(相当于48—50mm降水量),而此期间新余市平均降水量为197.2mm,阴雨天气过多,常造成田间积水,烂种烂芽.同  相似文献   

2.
气象条件对棉花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分析总结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将为保证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新疆博州1997-2012年的棉花产量、生育期、和气象资料,采用直线回归拟合方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与棉花全生育期内各时段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播种出苗期,降水和日照是影响博州棉花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5月幼苗期,降雨日数和日照时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6月处于五叶和现蕾期,气温和日照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7月是博州最热的季节,棉花处于开花期,并开始结铃,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棉花生长的关键因素;8-9月棉花裂铃和吐絮期,博州出现影响棉铃生长的高温干旱和低温寡照天气不明显。最后针对博州棉花生产提出了气象服务重点工作建议,为搞好气象为农服务,为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两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害,病原菌属真菌类,菌丝发达,一旦传入棉田,即在土壤中定植,很难彻底根治。即使进行水旱轮作,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将再度大量发生。枯萎病苗期即可呈现症状,现蕾期出现发病高峰。黄萎病发病较晚,现蕾后开始发病,长江中下游棉区枯黄萎病能否大量发生蔓延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本文试图揭示其气候成因,为避免或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995年是江西省近几年来棉花总产量最低的一年,没有达到省政府年初的目标产量.经分析苗期阴雨、6月洪涝、伏秋干旱等不利的气象条件是棉花总产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将全省棉花主产区1995年的气象资料与历年及1994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1 播种出苗期,连阴雨天气不利全苗、壮苗.1995年我省大部分地区于4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种,较常年提前.播后遇4月中至下旬的连阴雨天气过程,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对棉花苗期生长极为不利(资料见表1).从表1中可知:全省各主要产棉区,苗期降水量明显偏多,比1994年平均偏多160.4  相似文献   

5.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长中后期的常发性病害,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对1989—1998 年的资料分析,发现棉花烂铃的主要原因是由气象条件造成的,从中找出了棉花烂铃的规律,并提出了防御烂铃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1新疆棉花主要病害与气象1.1苗期病害棉花苗期病害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至现蕾前期间发生的病害,它的发生发展,与棉苗生长的强弱。病菌数量的多少和播种后所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播种的棉籽发芽后半个月内,营养生长要靠本身储存的养料,并需要15-2()的温度才能出土。出土后当两片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刚出现的阶段,是棉苗生育最弱的时期。这时子叶内储存的养分已消耗殆尽,而真叶的光合作用还很弱,因此抗逆力最差。如果遇上低温连阴雨天气,有利于病菌侵害,不利棉苗生长,降低棉花抗病能力,可造成多种病害流行。回.1.1立枯病棉…  相似文献   

7.
1997年新疆棉花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新疆棉花获得了历史性的丰收,单产再破历史纪录,总产达到115X104t。能取得这样高的产量,与棉花生长期难得的优越气象条件分不开:播种最早且一播全苗,光热特别充足,气象灾害较轻。1播种出苗期全疆棉区开春期偏早,早春气温迅速回升且稳定,棉区10℃界限温度的初日比  相似文献   

8.
针对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管理复杂量大,不易种植等特点,结合农业气象条件适时提出棉花生长期中应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对扩大植棉面积,保障棉花丰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奎屯垦区4月地膜增温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膜基本效应是增温、增湿,提高棉花出苗期的积温,对增加棉花单产具有重要作用。4月地膜内外最高地温差值很大,而最低地温则差别很小,平均地温的差值相对稳定,膜内、膜外地温差的形成,除与地膜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当日的气象条件有关,还与土壤热通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农六师垦区棉花皮棉单产高于历年17.5%,为显著的丰产年份。通过对棉花生育期内温度、降水、积温和无霜期的比较和分析,得出垦区棉花获得高产的气象条件主要是:逸10益积温偏高,各生育阶段热量充足,全年无霜期长;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与本地气象条件相适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品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