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岩石、矿物及包裹体中的H_2O及CO_2对其岩石、矿物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地反映成矿溶液和岩浆的本质特征,可以根据H_2O及CO_2的存在量及存在状态来讨论岩浆活动的演化程序。因此,如何准确而又快速地测定单矿物及包裹体中微量及超微量的H_2O及CO_2,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北京地区中元古代及中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化学、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学及构造环境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对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及成分变化进行了论述,对酸度频率及岩浆系列进行了分析,对构造环境及拉张距离进行了估算,对岩浆的来源及演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古地理学报》2000,2(1):84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辽河油田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将于 2 0 0 0年 8月在辽河油田召开。会议议题有世纪之交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的回顾与展望 ,沉积环境、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 ,古生态及生物古地理 ,古构造及构造古地理 ,自然地理古地理及第四纪古地理 ,古水文、古岩溶、古土壤、古气侯 ,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 ,盆地沉积学 ,现代沉积 ,环境沉积学 ,油气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煤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层控矿床及…  相似文献   

4.
刘祥顺   《岩土力学》2007,28(5):854-854
本书以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为依据,介绍了预拌混凝土原材料、拌合物及硬化后混凝土的质量指标、检测依据、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及数量、检测方法、质量评定等内容;预拌混凝土通用品和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要求;预拌混凝土生产及供应过程、质量控制及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冻土试验路基病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试验工程的长期观测资料及工程解剖资料,阐述了路基工程的病害及原因,主要有冻结层上水对路堑边坡的破坏及对基底的影响,高填土路堤路肩开裂的原因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路基的冻胀情况及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6.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物源及古水流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利用地震地层学和沉积学方法,对合肥盆地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的下第三系的物源及古水流进行了研究。合肥盆地中-新生代主要发育大别、张八岭、霍邱和蚌埠等物源及古水流体系。其中,在侏罗纪以大别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为主,在白垩纪张八岭和大别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为主要的物源及古水流体系,蚌埠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主要发育在新生代。张八岭和大别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为主要的物源及古水流体系,霍邱、蚌埠物源及古水流体系是盆地内部次一级的物源及古水流体系。  相似文献   

7.
黄志鹏  董燕军 《岩土力学》2006,27(Z1):1175-1178
介绍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导流洞的工程地质概况及施工期安全监测成果,对围岩及边坡的变形、应力规律及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及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结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其他地学资料,采用多学科多手段进行综合反演,建立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模型,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软流圈结构进行研究。探讨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板块结构及深部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作为主要结构型式,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写字楼及住宅房屋中,本文在分析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震害的基础上,阐述了抗震概念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浮球式海底取样器的结构、性能特点、典型应用及性能参数;论述了振动式及振动冲击式贯入理论的原理;并分析了海流及船体飘移对海上取样作业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晚震旦世沉积相及磷块岩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阐述扬子地台及邻区晚震旦世地层的研究现状,沉积相带(台地相、斜坡相及盆地相)及古地理轮廓、磷块岩的时空分布(包括地理、地层及沉积相的分布)。同时还着重指出了台地边缘及斜坡相带的上部是寻找磷块岩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隆威 《探矿工程》1998,(2):52-55
介绍了岩土工程招标、投标方式及程序、投标书内容及格式、标书编制原则及方法、投标报价策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刘志国 《探矿工程》2005,32(6):57-58
郑州市某千米地热井水温、水量及水质发生变化,,采用修补及酸化处理的工艺,处理后水温、水量及水质均达到了要求。介绍了处理技术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详细研究官地铁矿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条件、矿体三度空间分布特征、矿石物质成分及结构构造、成矿阶段、成矿时代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形成及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江苏省地层、岩浆岩及岩浆作用,变质岩及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及演化历史的一些基本特征。扼要的叙述了地层层序、沉积建造,古生物及同位素等时代依据;岩浆岩类型与岩浆活动规律;主要褶皱及断裂构造;构造旋回与构造层以及构造单元的划分等。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破坏与锚固力传递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预应力锚索的破坏机理及锚固力传递模式随锚索形式及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对锚固体的一种破坏模式及锚固力渐进破坏时的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该模式块体稳定性判据及渐进破坏时的锚固力传递递推公式,对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设计及机理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传播地学科普工作之重要性及加强广大社会对学会所属小洋岛科普教育基地的了解,在上海市科协支持及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的帮助下,学会今年已进行了两次宣传活动。 5月19日学会旅游地学及科普教育两专业委员会委派黄大信及景学立携带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及地质学会共同制作的“保护地质遗产、保护地学旅游资源”及小洋岛科普基地介绍等宣传图文版以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介绍川藏公路海竹段自然环境条件及地质构造条件的基础上,对该段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的 特点及危害做了简单描述,重点阐述了该段所发育的泥石流的分布特征、危害、形成机制、发展趋势及整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及可靠性分析的极限位移判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隧道和地下空间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评价的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难点问题。针对隧道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的问题,采用以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变形位移为判据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位移的极限状态,提出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极限位移的确定方法和大变形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极限位移的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以DGM(2,1)模型和Verhulst模型为理论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的位移预测预报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及可靠性位移判别准则。其研究和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构建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的位移预测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20.
滨里海盆地东南缘的D-I、II区块石炭系盐下KT-II及KT-I油层组碳酸盐岩储层为勘探重点,开展该储层段沉积相及沉积模式研究,可以指导该新区的下一步勘探.利用薄片、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KT-II及KT-I油层组进行了沉积相划分及沉积相演化研究,取得如下成果:①通过岩石相、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研究,划分出局限台地、开阔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