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浅析宜昌磷矿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宜昌磷矿资源量大、品位高。经过 30余年的发展 ,已成为该地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在开发中仍存在矿山规模过小过滥 ,设备利用率低 ,建设资金浪费 ,采富弃贫 ,资源严重浪费 ;产品附加值低 ,可持续发展后劲泛力 ;矿业秩序混乱 ,安全陷患多 ;生态环境严重被破坏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为缩小开采规模 ,提高产品附加值 ;减少矿山生活服务设施投入 ,增加矿山企业的生产规模 ;减少村办、个体小矿山 ,坚持国有矿山的主导地位以及加强区域间合作 ,走矿肥集合与矿化集合的道路等。  相似文献   

2.
冠县水资源严重短缺,属水危机区。对区内依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情况,从降水、地下水、客水水源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缺乏水资元危机感、工程老化、退化、浪费水现象严重、水的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冠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创建节水型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文》2001,(1)
我国城市水资源供给和使用过程中跑冒滴漏等严重浪费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漏失率在20%以上,以至人均综合用水量比欧洲国家高1倍。由此可见,我国面临的水资源形势是,一方面资源短缺,另一方面经营粗放,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节约潜力大。目前,我国的用水总量与美国大体相当,但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美国的1/8。我国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设施落后,水的重复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1998年,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0%,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70年代初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重复利…  相似文献   

4.
杨绍华 《地下水》2004,26(2):117-119,141
渭河流域是陕西经济社会的主体,区内水资源贫乏,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解决其供需矛盾,首先应在农业、工业、生活等各个方面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节水措施,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晓峰 《地下水》2019,(3):222-223
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主要影响因素及区域内基层民众安居乐业的主要支撑。以锦州市河道基本概况为例,分析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项目实施现状,探究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河道保护、资金投入增加、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对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进行对策措施分析。以期为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效率提升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
渠道防渗是降低渗水漏水量,提高渠道使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既能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又是一项重要的节水工程技术,要求防渗效果有一定的耐久性。针对传统施工方法、计算方式、施工工艺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结合水利渠道工程实践,对有效防渗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水利工程的渠道防渗施工提供有效可行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山西高原岩溶泉特征基础上,论述了岩溶泉的保护问题:合理扩泉岩溶水开采的统一规划;溶泉水利用的统一管理。根据岩溶泉形成和“三水”转化的观点提出了人为改变天然水文地质条件,增加补给量,减少排泄量,是增大泉水流量的根本途径。具体措施: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工程;引水回灌。  相似文献   

8.
刘秋女 《地下水》2014,(4):148-148
府谷县水资源紧缺,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水利工程调蓄能力差,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率低,供需矛盾突出。本文立足府谷县情和国家形势,分析了新时期发展节水灌溉的良好机遇,并就发展好节水灌溉提出思路,以达到抛砖引玉、相互探讨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华东  李洪波 《新疆地质》2007,25(3):248-252
通过对新疆吐鲁番地区矿产资源特点、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问题的分析,认为吐鲁番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矿产勘查程度低;选、冶技术水平差,以原矿产品为主,深加工程度低;粗放型经营,管理薄弱,资源利用率低;大部分小型矿山企业,无正规设计,技术落后,回采率低,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严重等.提出吐鲁番地区资源开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技术科技含量、加大管理制度创新、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回灌效率低、地下水资源浪费。分析认为造成回灌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热源井设计和施工工艺不合理。为此,在安阳枫林水郡小区热源井设计和施工中分别采用了增大桥式过滤管的数量、桥高、滤料粒径和填砾厚度等措施,回灌量明显增加,实现了1抽1回的目标。既解决了回灌效率低、资源浪费的问题,又大幅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管理技术是灌溉节水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水的利用率。由于我国节水农业的管理水平较低,用水浪费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针对此问题,桓台县抓住组织管理节水、工程管理节水和用水管理节水措施,做到依法治水、管水、用水、节水,使农业用水利用率达到0.86-0.93,水分生产率在1.83kg/m^3-2.02kg/m^3,成为我国农业高效用水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刘英学  刘贞梅  刘智英 《地下水》2010,32(6):176-177
针对邢台市水资源现状,提出了对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和挖潜,提高蓄水能力,提高水的利用率,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建立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等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鲁塞琴 《地下水》2012,(3):119-121
兴平市已建成数量庞大的机井和灌溉面积,对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部分地下水超采严重,机井老化报废严重,技术落后,工程配套率低,管理不配套,灌溉水浪费大,更新改造资金投入不足。发展趋势:维持现状适度发展,限量开采,开展新技术工艺、修复改造研究与应用,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9,(6)
当前水利资源整合方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能有效的使水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水利资源的利用率直线下降。通过对数据信息化背景下的水利资源监管进行研究,再设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来完成数据信息化水利资源整合的方法设计,结合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计算出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灌溉模式和水利资源的管理水平两个因素对水利资源监管整合方法进行检测。并制定基于数据信息化的水利资源整合实验,以期提高水利资源的利用率,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平乐县矿产资源利用形势与规划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平乐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矿山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资源浪费和矿山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为使该县的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对矿产资源开采实行总量调控、合理布局、科学分区。  相似文献   

16.
关中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以渭南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关中盆地东部的渭南市为例,概述了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行政区块限制,水资源调配不够;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出现负环境效应;地下水人工调控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规划和管理滞后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六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包括节水对策、开源对策、改水对策、调水对策、增补对策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亚绒 《地下水》2013,(6):117-118
秦都区属宝鸡峡灌区,由于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加,灌溉面积逐步减少。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节约用水,加强渠道和田间管理,改变旧的灌溉模式,提高水的利用系数,解决好渠道、田间等渠系渗漏问题。提出灌区推行渠水管道灌溉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之一,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灌区渠道砼表面剥蚀将使混凝土耐久性降低,影响渠道使用寿命。以北方某灌区为例,对灌区渠道破坏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经过多年运行,渠道渗漏严重,渠道水利用系数较低,主要是渠道表面混凝土剥蚀严重引起。造成混凝土剥蚀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侵蚀严重、冬季冻融循环和砂砾石冲刷引起,应采取有力措施,抑制破坏面的发展,减少水资源浪费等进行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19.
潘文好 《广西地质》1997,10(3):55-58
针对长期以来国有矿产资源没有作为资产,产权管理混乱,无偿占有使用,利用率低,流失浪费严重等现状,结合新矿法的实施,提出了矿产资源应实行资产化管理,明确产权,实行有偿使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广西中部岩溶区农业干旱成因与治旱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中岩溶区降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是,几乎每年都发生旱灾,受旱耕地面积达12. 5× 104hm2 ,占全广西受旱面积的55. 9% ,严重地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桂中岩溶平原区农业生产受旱成灾是气候性、岩溶地质性、工程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针对致旱原因,提出了①完善和改造水利工程设施,提高水利工程综合利用效率;② 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实施地表、地下水联合开发;③恢复与重建水源生态环境,调节水循环系统的物流机制,减少水资源流失,增强系统供水功能;④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建设良好的农田生态体系,促进资源利用与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⑤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节水旱作、土壤改良、农艺节水抗旱技术; 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经济体系;⑦ 建立完善农村抗早服务体系等综合治旱措施,从抓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七方面入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完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和改善水源生态环境,以增强农业生产的防旱抗旱能力,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