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6,(5)
2012年7月21日至7月22日,大清河水系拒马河流域普降暴雨,同时在拒马河上发生了自1964年来最大的洪水,重点对拒马河支流偏道子沟的降水成因、特性、重现期、洪水情况及河道行洪能力进行分析,为防涝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滁河流域"2003·06"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25日~7月11日,滁河流域持续暴雨,最大1d、3d、7d降雨量分别达133mm、270mm、418mm,均超过1991年.其中,最大1d降雨量约20年一遇,最大3d、最大7d降雨量约100年一遇.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过程,时段雨量及重现期、洪水的特点、水利工程体系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可为防汛抗洪、水情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25日-7月11日,滁河流域持续暴雨,最大1d.3d、7d降雨量分别达133mm、270mm、418rm。均超过1991年。其中,最大1d降雨量约20年一遇,最大3d、最大7d降雨量约100年一遇。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过程,时段雨量及重现期、洪水的特点、水利工程体系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可为防汛抗洪、水情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安徽段2016年暴雨洪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堂  李京兵  方泓  顾李华  史俊  朱琼  吴峥 《水文》2017,37(6):91-96
2016年6月18日7月21日,长江流域安徽段发生暴雨洪水,最大3d、7d雨量位居历史第一,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最大15d雨量位居历史第二,重现期接近50年一遇,至7月5日长江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给长江流域安徽段造成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收集、整理了本次暴雨洪水的资料,对暴雨的过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历史特征年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强降雨、降雨的空间分布以及前期长江底水高是2016年洪水总体水平位居历史第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锦蛟 《地下水》2022,(3):236-237+275
在收集和调查岷县“8·10”暴雨洪水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此次暴雨洪水成因及特性,探寻暴雨洪水演进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为今后水旱灾害防御和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此次暴雨高度集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突发性强,3 h降水量约为100 a一遇;洪水陡涨陡落、洪峰流量大,主要沟道洪峰流量重现期在35~100 a一遇。  相似文献   

6.
何隆邦  李光录 《水文》2012,32(2):88-90,94
2010年7月6日青海湟源地区普降暴雨,暴雨中心山根地区发生了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湟源县董家庄水文站出现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造成了重大的洪涝灾害。本文通过这次暴雨洪水调查情况,对"2010·07"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以便为研究该地区暴雨洪水灾害及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2017年无定河流域"7.26"暴雨为例。根据李家河和丁家沟水文站1960~2017年的58年降雨量资料,计算分析了系列长度对变差系数的影响;采用三种方式处理"7.26"暴雨值,对李家河和丁家沟两个站的降雨进行频率分析,估算了暴雨区各站"7.26"降雨量的重现期。结果表明:(1)系列长度达到30~35a及以上时,年内六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差系数均趋于稳定。(2)"7.26"降雨量对重现期的影响非常明显。李家河"7.26"暴雨的最大24h降雨量是系列最大值,建立频率曲线时,若考虑该值,重现期约为90年一遇,若不考虑该值,重现期约为五百年一遇;丁家沟"7.26"暴雨的最大24h降雨量不是系列最大值,无论该值是否参与建立频率曲线,其重现期均为20~30年一遇。(3)建议在分析暴雨重现期时,不仅要考虑单站最大降雨量,而且要移植邻近区域大暴雨值。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1)
为研究拜城县阿恰勒河洪水特性和进行洪水调查,针对该河流无水文监测资料的实际,选择选用卡木鲁克水文站水文资料作为阿恰勒河水文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结合气象水文状况,对阿恰勒河洪水特征和洪水进行调查评价,研究结果可知:阿恰勒河洪水类型主要为冰雪消融洪水、暴雨型洪水和暴雨、冰雪消融混合型洪水。对所查历史洪水重现期进行分析,认为阿恰勒河2009年7月22日洪峰为65年最大,其重现期T为66 a,故将2019年调查的洪峰流量定为第一位洪水。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王龙军 《水文》2004,24(6):62-64,61
2003年6月20日~7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全境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91年的第二大暴雨洪水。分析了该次暴雨洪水的雨量、暴雨特性、洪峰流量、洪量、洪水特性及重现期,有助于掌握和了解该地区的暴雨洪水特性,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前言1996年7月10~25日,沅江流域普降暴雨。沅江干流上的安江水文站发生超过调查洪水位的洪水,洪峰水位17029m(冻结基面以上)。经频率分析,其最大流量重现期150年一遇。由于测验条件的限制,造成安江的特大洪水流量的测验有所偏差。为更好整理...  相似文献   

11.
马倩  吴志勤 《水文》2003,23(2):61-63
2000年8月,江苏省淮北东部地区发生了特大暴雨,对暴雨成因、暴雨特点、暴雨重现期进行了分析,并与“60·8”潮桥暴雨和“65·8”大丰闸暴雨进行了比较。暴雨中心响水口站最大24小时降雨量超过华东地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重现期近万年一遇。  相似文献   

12.
陈立华  滕翔  潘子豪  刘为福 《水文》2019,39(6):80-84
为分析西江流域灾害性洪水的风险,采用水文学分析法从洪水组成、遭遇时间以及洪峰重现期等方面,重点分析了梧州站干支流洪水遭遇规律。研究表明:梧州15场洪水中红水河、柳江、郁江及桂江的日平均流量平均比重分别为32.31%、40.57%、13.19%及9.13%;其中西江干流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在6~8月,柳江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在6~7月,桂江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在5~7月,郁江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在7~9月;西江上游红水河与柳江洪水遭遇频繁,而郁江、桂江遭遇洪水量级较小,其中全流域洪水、红水河—柳江—桂江洪水、柳江—郁江—桂江洪水三种遭遇类型所构成的梧州大洪水重现期依次约为100年、50年、20年一遇,揭示了西江干支流洪水遭遇后致使梧州站洪水重现期显著增大。研究结果可为西江流域防洪减灾提供水文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9,(6)
2017年8月2日至5日,受台风"海棠"残留云系及副热带高压影响,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大洋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通过暴雨洪水调查,查清暴雨中心位置,暴雨量、雨强、暴雨范围等暴雨洪水的详细情况。收集整理暴雨洪水资料,对无控制站的河流或河段调查推求洪峰流量,确定暴雨洪水的重现期,掌握水文规律,为今后水利建设和防洪抗灾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遭遇组合的风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域区间的治涝方案以及排涝设施的规模都与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的遭遇息息相关,因此需要研究区间暴雨与外江洪水位遭遇的风险规律.采用copula函数建立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的联合分布,用联合概率密度来描述两者遭遇的机率,提出了以遭遇为设计组合的排涝风险率和重现期的分析方法.实例研究表明,copula函数能够较好地模拟广东省阳山县区间暴雨与外江洪水位的联合分布;联合概率密度曲线表现为明显的正偏态分布,对于不超过10年一遇的暴雨,遭遇同频率的外江水位的机率最大;但对10年一遇以上的暴雨,最大遭遇机率的外江水位的重现期低于暴雨重现期;对任一排涝重现期,则有成反相关的区间最大暴雨和外江洪水位重现期的多种组合方案,且任一组合方案的暴雨重现期都大于排涝重现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CMIP6的中国未来暴雨危险性变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1961—2019年全国2 510个气象站点日值降水数据和2030—2100年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12个耦合模式的SSP2-4.5未来情景的降水模拟数据,基于核密度函数分别计算4个重现期(五年一遇、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和五十年一遇)历史和未来情景中3个年暴雨要素(年暴雨日数、年暴雨量和年暴雨强度)的数值,在此基础上评估了中国未来暴雨危险性的变化。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全国来看,在未来年暴雨日数和雨量呈增加趋势,而年暴雨强度在不同重现期下表现不一样。4个重现期下全国的年暴雨日数变化均值分别为0.36、0.57、0.73和0.92 d;年暴雨量变化均值分别为22.30、36.24、46.92和60.12 mm;年暴雨强度变化均值分别为2.43、0.27、-1.95和-4.86 mm/d。(2)从不同气候区来看,年暴雨量和雨日在青藏高原、东部干旱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呈增加趋势,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呈减少趋势。4个重现期下年暴雨强度在青藏高原均呈增加趋势,而其他地区以减少为主要趋势。(3)热点分析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南部是暴雨危险性增加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1962年7月22~26日,滦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一次大暴雨过程(简称“62·7暴雨),暴雨中心雨量达517.4mm,100mm雨量的笼罩面积达25815km~2,干支流洪水遭遇严重,为有记载以来的特大洪水。研究分析本次暴雨洪水过程,对滦河流域规划设计、洪水预报和抗涝防汛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树娥  潘新华  王伶俐 《水文》2002,22(1):54-57
分析了2001年7月发生在广西郁江的暴雨洪水的成因及发展过程、暴雨特性、洪水过程、洪水来源及组成、洪水特点及重现期,对于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的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2005·09"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业平 《水文》2006,26(2):84-86
2005年9月1-4日,安徽省受第13号台风“泰利”影响,同时遇到华北冷空气南下,与低层云团汇合,形成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三个暴雨中心分别位于淠河上游张冲站、皖河上游岳西站和滁河上游长山站,最大3日降雨量687mm,最大 24h降雨量544mm。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对本次暴雨洪水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上发生的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金锴  李畅  刘远  袁延泰 《地下水》2023,(6):193-195
暴雨洪水对地区经济和居民生产生活都具有破坏性的影响。通过对某一区域进行暴雨特点、暴雨成因、洪水特点以及洪水成因分析,能够为未来暴雨洪水预测提供参考。本文以该区域的建始水文站(建始城关水文站)为例,从降水过程及分布、暴雨重现期、洪水特征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暴雨洪水成因和过程,得到了暴雨重现期和洪水重现期,为当地暴雨洪水分析与预报积累经验,为工程建设、水文计算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岷河宕昌"2000·5"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李成  汪贵民  杜克胜 《水文》2002,22(4):61-63
2000年5月31日,甘肃省宕昌县境内岷河中上游发生了一场短历时特大暴雨洪水。分析了该次暴雨洪水的雨量、暴雨特性、洪峰流量、洪量、洪水特性及重现期,有助于掌握和了解局地大暴雨洪水的特性,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