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科学CCD的低纬子午环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为了能绝对而又精确地确定天体的位置,低纬子午环需要配备多种精密的测量装置,如:GPS与时钟、9路Reticon线阵、视频CCD、科学CCD、圆感应同步器、光栅线性位移传感器等。为了能有序地控制并采集这些装置的数据,我们设计了一个包含3个PC机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文中将描述测量装置的功能,然后介绍数据采集方法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低纬子午环 (LLMC)配备CCD后的CCD芯片跟踪运动的控制方案 ,讨论了CCD芯片的预置位置及跟踪扫描速度的计算问题 ,并介绍了实现这一控制方案的系统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低纬子午环(LLMC)配备CCD后的CCD芯片跟踪运动的控制方案,讨论了CCD芯片的预置位置及跟踪扫描速度的计算问题,并介绍了实现这一控制方案的系统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单纯用子午方法或照相方法对小行星进行观测存在着因星等、定标星系统,以及难于在小行星运行全轨道上进行观测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在本文中,根据云南天文台能观测小行星全轨道的地理纬度条件,提出利用低纬子午环与CCD测量装置相配合,并利用低纬子午环直接提供的定标星,在一个统一的基本仪器系统中,通过对小行星在全轨道上均匀分布的观测,获得高精度的小行星观测资料,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星表零点改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低纬子午环配备CCD探测器进行高精度测量中CCD相对定位精度的估计,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于低纬子午环的CCD象元尺寸的大小将影响可观测的视场和星像的定位精度。本文根据低纬子午环配备CCD的观测原理,综合考虑视场和星像的定位精度两方面的因素,认为选择1024×1024(24μ)的CCD芯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这一组文章,从观测原理、各种仪器常数和误差测定方法的叙述到测定精度的估计,系统地论述了在低纬子午环上配备CCD探测器后将能达到的绝对定位精度及其对建立高精度天球参考架的作用。文章(Ⅰ)中简述了充分发挥地面观测优势的途径,低纬子午环配备CCD探测器后的观测方式、星过时刻和天顶距的计算公式,还估算了在小角天体测量中相对位置的测定精度,并且得出,采用了CCD探测器后,降低了对测微器的跟踪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与传统子午环比较的形式,叙述了低纬子午环几种主要误差的测定方法,并估计了它们的精度。特别是仪器弯曲改正,在配备CCD探测器后,其测定精度可以达到±0.″001的量级。文章分析了获得精度达± 0.″01量级的瞬时方位角和瞬时纬度的可能性,还分析了在天球上单次绝对定位精度优于± 0.″02的前景,这是低纬子午环将具有的优势,也是应当充分发挥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低纬子午环上电水准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电水准器在测定定位盘上盘的水平差时,其Deticon的比例尺的测定方法及其测量精度;讨论了电水准器中狭缝倾斜量的测量方法;最后给出了水平差的测量范围以及可达到的精度,证明低纬子午环对轴系的要求是比较低的,而水平差的测量精度是相当高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子午环有一系列仪器误差,如方位差、准直差、水平差、镜筒弯曲和度盘分划误差等等,在观测结果中都要改正这些误差的影响。本文对传统子午环和采用转轴观测方式的低纬子午环测定仪器误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论述了采用转轴观测,可以方便地消除和测定一些仪器误差;最后讨论了采用转轴观测方式的低纬子午环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低纬子午环配备科学CCD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基本天体测量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低纬子午环的课题目标出发,叙述了该仪器配备科学CCD的必要性和对仪器性能的相应要求,并根据仪器的各种误差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精度的分析,论述了该仪器配备科学CCD后对天体位置作高精度绝对测定的可行性,文中还提出了对配备科学CCD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低纬子午环的高度角传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低纬子午环对高度角传动的要求和传动机构的结构,叙述了微动机构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临时补救措施,文中还介绍了与高度角传动有关的水平轴卸荷方法以及由此引起的水平轴轴窜和叉臂变形现象,并且陈述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配备科学CCD前需要修改和完善的部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低纬子午环配备科学CCD后与光子计数狭缝测微器及视频CCD的观测方式和要求的差异出发,提出了为适应科学CCD观测,仪器上需要作修改的部件,还针对目前仪器实际状态反映出的在设计中考虑不周到之处和装配中不完善之处,陈述了修改要求,并提出了修改方案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低纬子午环配备科学CCD后仍然能对天体位置作绝对测定的要求,提出了该仪器配备科学CCD的初步方案,包括在子午方向和卯酉方向观测时,CCD芯片如何跟踪星像,如何将芯片致冷,提高信噪比,既能保持镜筒的平衡,又不破坏观测室内空气的稳定性,如何更准确地测定光轴指向的变化。文中还对一次观测的天区面积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LLMC+CCD仪器系统的误差理论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文中所涉及的误差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来自仪器系统本身的误差,其二是来自仪器系统以外的误差。论文的第一章对CCD器件的特性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作了扼要介绍;第二章阐述了低纬子午环配备CCD的观测方法,还简述了低纬子午环的结构及观测原理;第三章对十七种不同类型误差的测定或消除方法作了详尽的探讨和分析;第四章推导了星径曲率改正;第五章对小角度天体测量技术和大角度天体测量技术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低纬子午环方位定向的误差来源和设置方位检测系统的必要性 ,给出了检测系统的参数 ,用实测值计算了钢球定位盘的精度和用检测值作修正的精度 ,这种修正精度是仅依靠提高仪器稳定性和加工精度所不能达到的 ,文中还叙述了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低纬子午环上用Reticon采样所得的不同类型狭缝像的预处理方法和各自的读数精度 ,分析了影响读数精度的主要原因 ,指出这些影响主要不是来自Reticon本身 ,而是各自光路系统中的缺陷引起的 ,原则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推导了低纬子午环采用CCD测微器观测时所得测定值的各种星径曲率改正公式。针对云南天文台具体的地理位置(纬度为25°),在不同观测天顶距情况下,给出了CCD视场中不同位置的天体通过参考平面(子午平面或卯酉平面)时,星过记录时刻和天顶距测定值的星径曲率改正模拟运算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偏离CCD芯片相对中心的天体,其星径曲率改正值比较大,且随天体偏离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纬子午环配备科学CCD后的观测能力,叙述了该仪器观测的课题目标:为建立准惯性天球参考架提供充分的观测数据,为建立动力学参考架和太阳系动力学研究提供天然卫星和小行星的高精度数据,为银河系结构和运动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为某些天体物理课题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为地球动力学和天文地震研究提供基本的测量数据。将来编制观测纲要时,会兼顾到这些方面的需要,合理安排,以求充分发挥该仪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