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陈浙春  程同锦  汤玉平  蒋涛 《地质通报》2009,28(11):1628-1637
中国西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能源基地,也是广泛应用化探技术于油气勘探过程的地区。总结这些地区油气化探的应用效果和成功案例,对现阶段西北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20年,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陆续取得的油气化探成果,随着两大盆地油气资源的逐步发现,越来越多地得到验证。不仅表明油气勘探中运用化探技术可以带来勘探效益的提高,更证明了在现今勘探难度增大、勘探成本居高不下的形势下,综合勘探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缩短勘探周期,提高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论油气化探精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油气化探精查技术是在盆地有利聚集区(带)进行化探和石油地质详查的基础上,对圈闭进行含油气性评价并优选钻探目标的化探精细调查技术.它是包含样品采集、实验测试、信息提取和解释评价等为一体的系列技术.简述精查技术产生的背景,在论述化探精查技术及其在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展望该项新技术在西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指纹烃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武  张建国 《物探与化探》1998,22(6):470-474
对中国某海域油气田原油及其上方海底沉积物样品的指纹烃组分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海洋油气化探领域中的油与油,油与海底沉积物对比研究和圈闭油乞性质识别及圈闭评价等方面,指纹烃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赵克斌  陈银节  孙长青 《地质通报》2009,28(11):1620-1627
油气化探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寻找油气,具有直接、快速、有效、成本低的特点,已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一定时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油气化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其中异常的稳定性与重现性是制约油气化探推广应用的认识障碍。以河南泌阳洼陷(井楼-古城油田)和山东临邑洼陷南斜坡(临南油田)的实际地球化学测量资料为基础,通过已知油气藏上方不同期次(同年)、不同时期的油气化探异常特征的对比,从油气化探指标组合关系、结构特征、剖面显示、油气异常的平面分布等方面证实油气化探异常存在较好的稳定性,表明利用油气化探技术方法寻找油气是可行的,并进一步证实了油气化探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化探数据库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中国油气化探历经几十年,具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建立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化探数据库是油气化探信息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宏观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中国主要油气化探数据的建立及功能,处理技术成图技术,并对该数据库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油气化探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同锦 《地质通报》2009,28(11):1605-1613
油气化探(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下同)是在石油地质原理和地球化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中国的油气化探已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从初创的艰辛、试验研究的执着、蓬勃发展的生机和蓄势待发4个阶段概括地回顾了油气化探技术发展的历史,展示了中国油气化探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也留下了可供思考的空间。在分析中国油气资源及勘探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油气化探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认为,国家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给油气化探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机遇;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的市场需求,油气化探的技术优势将重新受到重视;在越来越复杂的勘探对象面前,综合勘探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化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油气化探分析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目前我国油气化探分析测试技术现状,提出油气化探测试应朝着发挥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与地质、物探、化探相结合,研究建立适合油气微生物勘探的测试方法等方向发展,发挥其在地质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BP人工神经网络油气圈闭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误差反向传播学习算法为模型,地表油气化探组合指标为导师训练信号,已知工业油气流产出点、油气显示和干井(无油气)产出点,相应的希望输出信号为1.0~0.0之间,在导师信号引导下进行网络联想记忆自学习,训练成熟后对预测区进行含油气远景圈闭评价,对胜利油田JYHM凹陷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识别圈闭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钱家店凹陷地球化学场分析,揭示化探异常与油气运移、富集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研究区应依托胡力海洼陷斜坡带的成烃成藏条件,进一步落实胡力海洼陷至东喜伯营子洼陷化探有利区带的砂体及圈闭情况,以近源区域作为主要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油气化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年来,油气化探理念发生了两大转变,即:油气化探研究由点(油气藏)到面(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由浅(近地表)入深(井下);油气化探已由以普查为主发展到概查、普查、详查、精查等4个级次阶段。近年来,我国油气化探取得了重大进展。化探方法技术得到了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有所进展,开发了新的测试技术,研制了新的数据处理与解释评价系统,建立了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化探数据库。 展望了油气化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表油气化探和井中化探勘探工作,结果显示油气化探对盆地内现有油气田具有良好的地质指示效果,并建立了以环状或半环状晕为主的油气藏综合化探异常模式。油气化探技术在盆地勘探新区的油气远景预测评价、钻井预测等方面效果良好,在现场随钻预测和发现井中油气产层、显示层方面亦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油气化探技术在柴达木盆地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维荧光技术判识油气属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银节  姚亚明  赵欣 《物探与化探》2007,31(2):138-142,148
芳烃是原油和生油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芳烃化合物较为复杂、稳定,可用来进行油源对比及油气属性的鉴别,是油气化探指示油气存在及油气属性的主要指标.三维荧光图谱具有“指纹图”的特征,不同性质的样品,其三维荧光光谱的各特征参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同源样品,其参量又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共性.通过对某探区近地表土壤样品的三维荧光分析表明,三维荧光光谱对油气属性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据其可推断下覆圈闭的含油气性质,是地面化探研究油气运移及指示油气属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Surfac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gas is still in the empirical stage,despite50 years has passed since the method was first proposed by Laubmeyer and Sokolov.Aboom of its application is emerging in China followed the depression during60 -70‘s.However,before the method can be accepted by the industry as a routine technique,a rel-atively sound basis should be established.This paper presents several cases overknown oil and gas fields and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effect the surface geochemical ex-pression of underground oil pools.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就是一个典型油气田老区,在麻柳场气田以北地区开展油气化探工作,通过对各地层中烃类和非烃指标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该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力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40年土壤碘的油气勘查表明,土壤碘是战术性油气勘查的一个辅助指标,但是土壤碘的战略性油气勘查意义却未见报道。应用松辽盆地中部8.15万km2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在研究土壤碘的近地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试验了表层土壤碘(1个点/4 km2)和深层土壤碘(1个点/16 km2)的地球化学异常对油气的指示意义,首次发现了与油气有关的土壤碘的巨环状地球化学异常。研究表明,土壤碘的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大中型油气田和富生油凹陷相联系,1个点/16 km2的土壤采样密度可以较好地进行战略性油气勘查。松嫩平原土壤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貌景观、土壤类型、土壤pH值、人为耕作和河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地表油气化探异常的解释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气化探中地表地球化学异常大量呈环形分布。在二连盆地桑根达来工区进行地表化探中,发现不同地球化学指标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正环形组合和反环形组合。文中结合石油地质条件,通过数字模拟和异常形成的时间序列分析得出:正环形异常组合表示油气向地表微渗漏持续进行,下部可能存在工业聚集的油气藏;反环形异常组合表示油气向地表微渗漏正在减弱,历史上普经存在的油气藏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17.
地表油气化探方法在平原地区的应用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工作效果。将该方法用于我国西南山区的油气普查工作,并对其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油气化探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中国主要含油气化探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油气化探数据处理系统。组构异常的提取技术使油气化探异常评价进入了新的阶段,开拓了油气化探新思路。对油气化探数据预处理、指标优选、单指标异常提取、综合异常分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