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李蘅  徐文炘  陈民扬 《地质学报》2015,89(Z1):150-150
<正>铜官山下四房、铜官山刘家凹、贵池、冯家山、厂家山、狮子山、永平、武山、城门山、封山洞、龙箱盖和金口岭等矿床400多件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多数矿床硫化物的δ~(34)S在-1.4‰~+4.5‰之间,少数矿床硫化物的δ~(34)S在-4.9‰~+12.8‰之间。虽然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  相似文献   

2.
李长庆  杨斌  疏志明  王雄军 《矿物学报》2007,27(Z1):430-432
1 矿区地质概况铜陵天马山硫金矿床是天鹅抱蛋山矿床和马山矿床的总称.该矿床分布于天鹅抱蛋山岩旁侧,并与著名的铜官山铜矿床相毗邻(图1).天鹅抱蛋山岩体侵入于铜官山背斜倾伏端东侧,出露面积约0.8 km2,岩性为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属燕山运动中晚期、中浅成相侵入的小岩株.围岩以二迭系栖霞组灰岩为主,局部和孤峰组硅质岩、龙潭组砂页岩以及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灰岩相接触.在该岩体西侧分布有铜官山岩体和金口岭岩体及一系列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新桥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中重要的大型层状Cu-Fe-S-Au多金属矿床之一.区内发育新桥、狮子山、铜官山、冬瓜山、大团山、天马山等多个大型Cu-Au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我国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燕辽等成矿带;主要矿体产于浅成或超浅成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主要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少数矿床可见)、磁黄铁矿(少数矿床未见)、斑铜矿、钙铁榴石、透闪石、石英和方解石.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主要显示出两种特征,一种是单个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大,变化范围在5‰~10‰,又有较大正值出现(如马鞍山、铜录山、铁山、个旧卡房和冬瓜山等矿床);另一种单个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一般不超过5‰,具有小的正值特点(如索尔库都克、武山、铜官山、城门山、赛什塘、七宝山等矿床).根据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获得索尔库都克、武山、铜官山、城门山、赛什塘、七宝山等矿床的硫来自单一岩浆来源;马鞍山、铜录山、铁山、卡房和冬瓜山等矿床的硫来自于岩浆与围岩膏盐层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作者对於皖南十五处铁矿之野外观察及显微镜下研究,计有铜陵东南12里之铜官山,东北五十里之叶山,昌为之桃冲(荻港西北八里),白砂岭(桃冲东北约八里),大碴山(桃冲长龙山东北十五里),小碴山(大碴山之东),当涂东北二  相似文献   

6.
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元法 《矿产与地质》1999,13(6):338-342
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分布于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段。研究分析铜官山、冬瓜山、天马山、新桥等矿区地质特征、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的来源后,认为该类矿床属同生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7.
1矿区地质概况天马山和黄狮涝硫金矿床位于铜陵市境内并与铜官山铜矿床毗邻。天马山矿床是天鹅抱蛋山矿床和马山矿床的总称。该矿床分布于天鹅抱蛋山岩体旁侧,矿带长1400m,主矿体赋存于天鹅抱蛋山岩体外侧中石炭统黄龙组下段白云岩中及其与上、下岩层之间的层间构造带中,其次赋存于黄龙组上段至栖霞组底部的大理岩  相似文献   

8.
铜官山矿田铜金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袁小明 《地球学报》2002,23(6):541-546
铜官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中4个主要矿田之一,矿田由铜官山铜矿床、天马山硫金矿床、金口岭铜金矿床组成。矿田内地表出露志留系至三叠系地层,岩体有铜官山石英闪长岩、天抱蛋山石英闪长岩和金口岭花岗闪长岩等。根据矿体产状、矿化特征、蚀变类型等,矿体分为夕卡岩型矿体、层状矿体及细脉浸染型矿体。不同产状矿体是由不同容矿构造所决定的,夕卡岩型矿体是由接触带构造控制的,层状矿体是由C2 3/D3w层间滑脱面构造控制的,当两种构造交叉时形成“人“形或“Y“形矿体。层状矿体的形成经历了2个成矿阶段,即燕山期  相似文献   

9.
1 矿区地质概况铜陵天马山硫金矿床是天鹅抱蛋山矿床和马山矿床的总称.该矿床分布于天鹅抱蛋山岩体旁侧,并与著名的铜官山铜矿床相毗邻.天马山矿床受层位控制明显,矿带长1400m,主矿体赋存于天鹅抱蛋山岩体外侧中石炭统黄龙组下段白云岩中及其与上、下岩层之间的层间构造带中,其次赋存于黄龙组上段至栖霞组底部的大理岩中.  相似文献   

10.
安徽沿江地区铜矿床的物质来源:Pb同位素组成的制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江峰  喻钢 《安徽地质》2003,13(1):27-33
安徽沿江地区火成岩和沉积岩的Pb同位素组成显著不同。火成岩的^206Pb/^204Pb=17.51~18.85;^207Pb/^204Pb=15.24~15.69;^248Pb/^204Pb=37.28~38.84。沉积岩的^206Pb/^204Pb=18.35~20.37;^207Pb/^204Pb=15.47~17.26;^204Pb/^204Pb=38.38~41.65。据此结果,对铜陵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安庆月山和贵池铜山3个地区的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典型夕卡岩矿床(如铜官山、金口岭、代家冲和月山等)的Pb(因而推论其它成矿金属)来源泉于相火成岩,但有些矿床(如铜官山)边部的胶状黄铁矿和晚期矿脉则有沉积Pb贡献,而层状矿床(如马山、冬瓜山、新桥和铜山等)则明显有沉积Pb加入。  相似文献   

11.
论长江中、下游中石炭世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47,自引:6,他引:47  
长江中、下游海西一印支期海相断裂拗陷带中受中石炭统控制的城门山、武山、马山、铜官山、新桥、冬瓜山等矿床是在大陆地壳张性构造背景上受深断裂控制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成因上与晚古生代海底火山作用和热泉活动密切有关,至燕山期又往往受到同熔型花岗岩类的改造和叠加。这类矿床与塞浦路斯型和黑矿型矿床有着许多共同特征,并具有同样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因成矿地质环境的不同。在许多方面又有着重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铜陵是我国著名的铜(金)、铁成矿带,其金属矿产与区内燕山期侵入岩有着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本文应用SHRIMP方法对小铜官山石英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年龄测定,表明铜官山石英闪长岩形成于139Ma,这一年龄记录了与铜矿成矿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的时代。另外铜官山石英闪长岩中含有的残留锆石给出了太古宙-古元古代(2670~2025Ma)的年龄信息,表明基底岩石参与了铜官山石英闪长岩的形成,这与由Sr-Nd同位素示踪得出的结果一致,暗示区内石英闪长岩浆受到了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或前寒武纪岩石是其熔融源区的重要组成之  相似文献   

13.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中著名的夕卡岩型矿床.小铜官山铜矿床位于安徽铜陵铜官山矿田,侵入岩体为铜官山石英二长闪长岩.成矿过程包括夕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3个主要成矿阶段.笔者通过对小铜官山铜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硫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地层和岩浆热液,但以后者为主.硅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水来源的特点.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组成模式为右倾型,夕卡岩、矿石的稀土配分曲线类似于铜官山岩体石英二长闪长岩,故认为形成本区的夕卡岩型矿床的热液流体主要来源于闪长质熔体.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与接触变质铁矿相接触之火成岩,分布於山东金岭镇,江苏利国驿,南京近郊鳳凰山,静龙山,蒋庙,湖北大冶,鄂城,安徽当涂,铜官山,湖南武安之红山等地。经显微镜研究後,包括多种岩石,其平均成分约相当於闪长岩,其中以石英闪长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现,铜、金常密切共生,组成成矿元素对.表现在:(1)以铜为主的矿体伴有较高的金,而以金为主的矿体则含有较高的铜;(2)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中,以金为主和以铜为主的矿床常配对出现,如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丰山洞铜矿-鸡笼山金矿,丁家山铜矿-洋鸡山金矿,铜官山铜矿一天马山金矿以及湖南水口山铜(铅锌)矿-康家湾金矿等;(3)铜矿带和金矿带往往重合,如郯庐铜-金矿带,赣东北铜-金矿带,吴川-四会铜  相似文献   

16.
安徽铜官山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铜官山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铜陵地区层控夕卡岩铜矿成矿规律和控矿特征,对铜官山矿床宝山矿段和罗家村矿段深部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该两区段深部具有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铜官山岩体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岩浆结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皖南官山岩体开展详细地显微镜观察鉴定,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岩浆岩典型矿物斜长石、角闪石和榍石进行了主量和微量元素测定。显微镜鉴定表明,铜官山岩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岩浆不平衡结构:如斜长石和角闪石嵌晶结构以及针状磷灰石等。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铜官山岩体在形成过程中曾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岩浆混合作用。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斜长石的成分环带是震荡环带,而大尺度的震荡环带可能代表了大规模的岩浆混合作用;角闪石成分TiO2-Al2O3图解、CaO/NaO2-Al2O3/TiO2图解和Mg-(Fe2++Fe3+)- LiNaKCa角闪石成因矿物族三角图解指示铜官山岩体中角闪石很可能为壳-幔混合成因。LA-ICP-MS技术对主要造岩矿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角闪石很可能为幔源或壳幔混合源,斜长石可能为不同分异程度岩浆的混合形成。本研究比较明确地反映了铜官山岩体的形成过程中岩浆来源和结晶动力学过程,即壳幔源区的混合交代作用,与前人通过元素-同位素手段获得的信息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天马山金硫矿床位于铜官山背斜近倾没端、靠近轴部的东南翼,天鹅抱蛋山岩体东侧.文章从成矿系统的角度对区内多金属矿床进行了阐述:①矿区成矿系统要素,如矿源场、成矿流体、成矿能量和储矿场;②成矿流体在流体输运-化学反应耦合成矿作用过程中,与成矿流体组分相关的成分守恒方程;③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矿区矿源场、流体场和能量场的耦合过程;④成矿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铜官山矿田金矿床类型和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官山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铜矿田和铜产地之一,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了一批金矿床,属于与铜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的共生金矿床,主要有铁帽型和硫化物型。本文主要阐述金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认为该区硫铁矿亚型和铁帽亚型金矿床均属于与燕山期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具有成因联系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只是氧化、剥蚀与保存条件不同而以不同类型出露。金矿体的产状严格受铜官山倒转背斜不同部位地层岩石的产状及其层间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铜陵地区铜官山矿田侵入岩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才来  姚尚志 《地质学报》2010,84(12):1746-1758
铜陵铜官山矿田的中酸性侵入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本文对该矿田内的铜官山岩体和天鹅抱蛋岩体进行了锆石的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铜官山和天鹅抱蛋石英二长闪长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几乎相同,分别为141.8±1.0Ma和141.3±1.3Ma,反映它们是同一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结合锆石CL分析得出,两岩体中均含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岩浆型的继承性锆石核,说明本区岩浆的源岩含有古老的下地壳成分,锆石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也表明其为陆壳而非洋壳成因,结合同位素和包体特征,得出岩浆来自富集地幔并含有古老地壳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