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云龙锡矿锡石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龙锡石的晶形以双锥集合体、双锥柱状为主,结晶晶形好。锡石的颜色本质上为棕色,由于锡石中棕色条带所占比例的不同而构成了各种颜色。锡石的磁性为亚铁磁性及抗磁性两种。其形成温度以高温为主,至少有三个世代。锡石的晶形、颜色,磁性及成矿温度均与化学成分关系密切,而化学成分及成矿温度又反映了矿床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个旧锡矿床的块状硫化物型、电气石细脉带型、含锡白云岩型、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中的锡石晶体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成像技术、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等试验开展了矿物学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从块状硫化物型→电气石细脉带型→含锡白云岩型→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中的锡石有如下特征或变化规律:1颗粒体积依次变小。2深色的锡石到浅色锡石晶胞参数变大,c∶a值变小。3锡石晶体单型组合共有7种,单型从{111}锥面发育逐渐向{110}柱面发育。4锡石内部环带从均匀发育到不发育。以上特征均指示了4种矿床类型中锡石的形成温度依次降低。根据CL阴极发光下锡石亮度的差异,判断块状硫化物型、电气石细脉带型、含锡白云岩型矿床中锡石存在2个形成期次,认为此3类矿床在早阶段高温热液流体活动与早期锡石结晶作用有关,晚阶段低温热液流体活动与晚期锡石结晶作用有关。而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中的锡石具备悬浮在流体中生成的特征,可能为被流体搬运沉积形成,认为此矿床为重泥质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3.
万龙山锡锌多金属矿是著名的都龙锡矿田中的一个矿床,对万龙山矿区主要金属矿物锡石、闪锌矿和黄铜矿进行的矿物组分、矿物特征和电子探针结果的研究发现,锡石颜色较深是由于矿物含有较多的Fe所致,并与锡石的结晶温度呈正相关性,早阶段温度较高时结晶的锡石颜色较深,锥面发育,多呈粒状和短柱状,而较晚阶段结晶时温度有所降低,Fe离子进入晶格的机会下降,锡石颜色较浅,晶形的柱面发育,出现长柱状或针状晶形。闪锌矿具有较高的Fe含量,主要为铁闪锌矿;闪锌矿的Zn与Fe呈负相关性,表明二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具有线性替代关系;闪锌矿中富Fe、In,贫Cd、Ga,w(Zn)/w(Cd)值多为300~500,显示出中-高温成矿的特点;闪锌矿具有极高的w(In)/w(Ga)值且均大于1(平均114.71),显然与岩浆作用有关。黄铜矿中S、Fe、Cu含量稳定,并且不含Ni、Se、Cd,显示中-高温岩浆热液的特点;在闪锌矿中呈固溶体出溶物的黄铜矿和交代闪锌矿的黄铜矿共存,说明黄铜矿的形成经过了不同的温度变化。万龙山锡锌多金属矿与岩浆活动的中-高温流体有关,矿床为与燕山晚期岩浆作用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锌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叶智勇  曹正民 《矿物岩石》1990,10(3):100-106
紫外荧光分析和阴极射线发光分析表明,硅灰石的发光颜色与激活剂锰、猝灭剂铁的成分密切有关.由于两者含量不同显现不同颜色和亮度.硅灰石Mn~(2+)的辐射为500—700nm的宽谱带,峰位在565nm附近,峰位也受成分含量控制.铜陵、冯家山、小箕铺等地的硅灰石具较强的发光性,色纯艳.热发光分析表明,热发光峰的温度和数目能反映硅灰石的成因特点.硅灰石热发光峰通常出现255-280℃,240-255℃两个峰.  相似文献   

5.
大厂矿田锡石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厂矿田锡石微量元素组成显示该矿田锡石具锡石一硫化物型矿石特点。锡石之Si、Al与Sn成反消长关系,其含量多少与成矿温度和赋存标高紧密相关。锡石Nb含量能反映矿床规模和矿化方向。 将锡石之Si/Al、Nb、Ta及Ta/Nb与其他类型对比,发现从岩浆晚期→岩浆期后分异交代→高温气化热液→常规热液,其变化规律明显,并各有自己的变化范围。 大厂锡石随离开矿化中心由近至远或随晶出时间由早至晚,有如下规律性变化:Fe、In含量均依次降低,Sb、Pb则依次增高;颜色由深至浅;锥面由发育到不发育,而柱面则由不发育到发育;延长系数和锥/柱比都是由小到大锡石的晶胞棱长和晶胞体积依次减小。 锡石的比磁化系数与其Fe、Nb、Ta量呈正相关,并且当比磁化系数大于10×10~(-6)C.G.S.Mcm~3/g时,矿床中常有Nb、Ta矿化相伴生。锡石红外光谱具有对称型谱和非对称型谱,每种图谱代表特定矿床类型和可能伴生的矿种。  相似文献   

6.
法国Beauvoir和Montebras花岗岩中富铌钽锡石的拉曼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Beauvoir花岗岩和Montebras花岗岩中的锡石都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如Nb、Ta,并含有铌钽矿包裹体。将锡石晶体制成光薄片,运用拉曼探针,对不同部位进行的研究表明,锡石的A_(1g)峰的振动频率与其所含的Nb、Ta、Fe、Mn含量成反比。值得指出的是,在富含铌钽包裹体的部分,发现了一个新的拉曼光谱峰(定为An峰),其振动频率为827—830cm~(-1),对其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峰的出现与锡石晶格中(Nb,Ta)的过量和铌钽矿包裹体的出溶所造成的晶体结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来利山锡矿床与小龙河锡矿床是滇西地区典型的云英岩型锡矿床。为揭示它们在成因上深层次的差异性,对来利山锡矿和小龙河锡矿的锡石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镜下观察以及成矿环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锡石中的铁多以Fe~(3+)的形式与Sn~(4+)发生类质同象,氧逸度越高,锡石中Fe~(3+)越多,宏观上表现为锡石的颜色越深。来利山矿区锡石中Fe含量明显低于小龙河矿区,且锡石颜色明显比小龙河矿区颜色浅,反映了来利山锡矿成矿环境相对开放,成矿流体氧逸度偏低,流体中Sn络合物迁移能力较强,在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围岩裂隙中形成外云英岩型锡矿床;而小龙河锡矿成矿环境相对封闭,成矿流体氧逸度偏高,流体中Sn络合物迁移能力较弱,多在花岗岩体顶部的构造裂隙中形成内云英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8.
闪锌矿的吸收光谱和颜色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分子轨道(MO)-能带理论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颜色的闪锌矿呈色的机理和本质。闪锌矿由于其形成条件不同,所含杂质元素各异而颜色变化。黑色闪锌矿含Fe高,其颜色是由于以配位体硫为特征的非键轨道2e到Fe^2 的晶体场型轨道的电子转移在500nm产生吸收所致。只有闪锌矿含Fe低(<1%)时,它才可具有其他颜色,黄色与受主能级Cu^ 到导带或价带到施主能级Ga^3 的电子跃迁在410nm产生吸收有关;绿色是Co^2 的晶体场跃迁^4A2→^4T2(P)在700nm附近产生的吸收峰所致;红色可能与受主能级Hg^ 到施主能级Ga^3 的电子跃迁在470nm产生宽吸收带有关。当闪锌矿的吸收光谱有其中两个吸收带叠加时,它具有过渡的颜色,如黄绿色或绿黄色、桔黄色或桔红色,主要色调取决于两个吸收带的相对强度。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锡矿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含锡矿物为锡石和黄锡矿,产于3个成矿阶段和5种矿石类型中.从早到晚,即韧性变形阶段→锡石-毒砂-石英阶段→锡石-硫化物阶段(或黄铜矿-黄铁矿阶段),主要含锡矿物锡石的化学成分,表现出SnO2逐渐升高而FeO、TiO2、Nb2O5、Ta2O5和In2O5依次跳跃式递减的特征,同时NiO和Ga2O5趋于升高.与一般脉状锡矿床相比,早阶段锡石富Ta而晚阶段锡石富Ti、Fe,表明早期的锡石更接近花岗质岩浆源特征而晚期锡石则明显具层控性质.锡石的组分变化特征与各阶段(内)从早到晚成矿温度递减有关.另一含锡矿物黄锡矿含As、Zn较高,仅出现于锡石-硫化物阶段,并在温度为220℃~320℃、硫逸度为10-10.04×105~10-13.44×105Pa的特定区间内淀出.两个阶段锡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分别与矿区次火山岩和林西组地层一致,表明早期锡石-毒砂-石英阶段中的锡主要来自次火山岩(如英安斑岩),而晚期锡石-硫化物阶段中的锡可能主要来自林西组围岩(如粉砂岩).  相似文献   

10.
吉林海沟金矿床石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沟金矿床是产于绿岩带中的层控矿床。石英是金矿床主要的脉石矿物。本文研究了石英的颜色、化学成分、晶胞参数、红外吸收光谱及热发光性等特征。初步研究表明,该区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与不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其特征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1.
郴县红旗岭锡矿床锡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荣 《湖南地质》1992,11(4):299-304
郴县红旗岭锡矿床早阶段或产于石英脉中的锡石颜色较深,晚阶段或产于破碎蚀变带中的锡石颜色较浅。本矿床锡石的晶形和晶胞参数特征,反映了它形成于高温、富含挥发组分、中深成—深成的环境。而且锡石存在穆斯堡尔效应(Sn~(119)),Sn~(4+)的I.S.值小,表现为共价键性质,Sn~(2+)的I.S.值相对较大,表现为离子键相对增强;Sn~(4+)的Q.S.值,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或同一阶段自下而上均有增大趋势。本矿床锡石环带的成分特征,反映出成矿物质从早到晚具有韵律性演化。锡石的Nb、Ta相对含量,指示成矿流体属于弱酸性,In含量反映成矿压力比较小。  相似文献   

12.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中锡石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石是南平花岗伟晶岩中分布广泛的重要副矿物,和铌钽矿物密切伴生,且锡石中的钽、铌含量也颇高,Ta2O5最高达4.8%,Nb2O5最高达1.66%,因此,锡石不仅是伟晶岩中铌钽矿体中的标志性矿物,而且完全可综合回收,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对南平伟晶岩中的锡石从产状、分布规律、物理、化学特性及其红外光谱等做了较详细论述,对于探讨铌钽矿化伟晶岩的形成及寻找铌钽矿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国内外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红色透明长石,其天然性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方法、LA—ICP—MS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仪器研究了该红色长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化学成分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旨在探讨其致色原因。结果表明,该红色长石样品属于中长石;与黄色长石样品相比,其化学成分中Cu的质量分数为739×10^-6~801×10^-6,远远高于黄色长石的(1.07×10^-6),而其它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无明显的差别,故认为Cu可能与其呈红色有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显示,该红色长石样品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主要位于566nm处,推测其可能与Cu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4.
Magnetic and non-magnetic cassiterite from St. Michael's Mount and Cligga Head, Cornwall, have been analysed by electron microprobe. Differences in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re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presence of inclusions of wolframite. The colour zoning in these cassiterites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iron.  相似文献   

15.
锡石原位微区U-Pb同位素测年,样品制备简单,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性价比、高效率等显著优势,是锡多金属矿床直接定年的有效手段。然而,基体效应的影响和标样的缺乏是制约该方法发展的关键。本次研究在He做载气以及加入不同辅助气(N_2、水蒸气)条件下使用锆石作为外部标准物质对锡石标准和样品进行元素、同位素分馏校准,并采用TeraWasserburg图解法和~(207)Pb法对普通铅进行校正。分析结果显示,氮气和水蒸气的引入,可以不同程度的提升Pb、U信号强度;3个不同的锡石标准和样品在He做载气及不同辅助气(N_2、水蒸气)条件下获得的Tera-Wasserburg U-Pb下交点年龄及~(207)Pb法普通铅校正后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在误差范围内都与文献报道值一致,并未发现明显基体效应的影响,显示采用锆石标准物质对不同类型锡矿床的锡石样品进行原位LA-ICP-MS U-Pb定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西藏类乌齐锡矿床锡石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乌齐锡矿床是西藏近年来正在进行找矿评价的首批锡矿床。本文对矿区锡石的形态特点、物理光学性质、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晶体结构以及矿物组合等标型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测试及研究。在此基础上,与同一成矿带的滇西某些锡矿床锡石标型特征作了对比,从矿物学研究角度,对本矿床的成因提供了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气成—热液成矿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Two important new tin deposits are of types different from any previously mined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or elsewhere. At Mushistan in Tajikistan, tin occurs as primary stannite in quartz veins and as secondary cassiterite and hydrostannates in the oxidized zone. At Syrymbet in Kazakhstan, cassiterite is extracted from the weathered mantle of a stock-work deposit. Although this report is directed largely toward practical questions of the amenability of the ore to beneficiation, it is important in calling attention to new deposit types of which the authors expect more to be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近年来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锡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的实验结果,结合相关资料,对实验过程中普通铅扣除的2种主要方法,即谐和图法和等时线法的原理、效果、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成果表明,2种主要方法各有不同的优点及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想获得比较准确的测试结果,需要根据具体矿物样品的年龄范围、总的U和Pb含量、普通铅相对含量、测年精度要求等因素,灵活地选择普通铅扣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