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产与地质》2005,19(3):F003-F003
钱建平,教授,1953年12月17日生,安徽黄山人,1985年于中科院大地所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专业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桂林工学院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五、六届理事.广西矿业协会矿业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桂林工学院学报》和《矿产与地质》编委。曾长期兼任地质教研室主任,并担任区级精品课程《基础地质学》和院级重点课程《构造地质学》课程建设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正>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行政区划属西藏当雄县乌玛塘乡管辖。该矿床是河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95-1999年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和矿产资源评价等地质工作发现的多金属矿床;2000-2002年河南省地调院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重点评价了拉屋多金属矿区;2003-2011年先后有桂林工学院、西部矿业西藏资源投资有限公司、西藏华钰矿业股份有  相似文献   

3.
沈保丰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前寒武纪矿床专家,今年是他的70寿辰,从事地质工作50年,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向他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的敬意。他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顿涅斯工学院地质系,历任山西大学地质地理系主任助理,地质部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铁矿研究队技术负责,地质矿产部(现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矿矿床室副主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前寒武纪研究进展》主编等。目前任天津市地质学会顾问、天津市宝石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地质学报》编委等。  相似文献   

4.
2002年度地球科学部二处(地质学学科)工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2002年度受理概况2002年度地质学科共受理面上项目605项,申请总经费约为16452万元,单项申请最高金额为49 94万元,最低为8万元。其中自由申请499项,青年基金94项,地区基金12项。与2001年面上项目申请数(581项)相比,共增加24项。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42岁,略小于2001年(43岁)。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7岁,主要集中在35~40岁年龄段。2002年度申请项目各主要分支学科分布,按项目数排序仪次是:构造地质学68项,古生物学64项,工程地质学60项,岩石学55项,沉积学49项,矿物学45项,水文地质学42项,环境地质学41项,石油地质学41项,第四纪地质学35项,矿…  相似文献   

5.
依据《矿业文摘》等有关煤地质刊物和研究报告及学位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综合评述了近3年来我国煤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和成就,以及与国外相比的差距,同时介绍了煤地质著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矿产与地质》2005,19(1):F003-F003
贾国相.男.1955年5月生.四川省梓潼县人,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地质系地质勘探专业,2000年7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MBA研究生班,2002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攻读资源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7.
《矿产与地质》2005,19(2):F003-F003
常凤池高级工程师,1954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76年毕业于原桂林冶金地质学校化探专业,恢复高考后先后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球化学勘查系与北京大学环境规划管理专业,是我国气体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勘查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早期开拓者、实践者和推广者之一。曾任冶金工业部地球物理勘查院(原冶金部物探公司)气测组技术员、表生实验室负责人、化探室副主任、环境评价室主任、物化探研究所副所长、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冶金部北京环境评价联合公司项目部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环保专家,首钢勘察研究总院开发处处长。现任冶金工业…  相似文献   

8.
依据《矿业文摘》等有关煤地质刊物和研究报告及学位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综合评述了近3年来我国煤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和成就,以及与国外相比的差距,同时介绍了煤地质著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现代矿床地质学的起源和解放前的发展概况现代矿业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国外地质学理论的引进是中国矿床地质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留学国外的最老一辈地质学家起了传播国外理论,发展我国地质学的作用,他们都是探讨我国矿床学的先锋。翁文灏(1920年)著《中国矿产志略》和章鸿钊的《石雅》都有创见,是应用现代地质理论并结合历史考  相似文献   

10.
刘志强 《地质论评》2024,70(1):250-250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合办、协办期刊《地质学报》《地质论评》《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矿测试》《西北地质》《沉积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质与勘探》《石油实验地质》10本中文刊物入编202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即第10版)之 “地质学”类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1.
依据《矿业文摘》等有关煤地质刊物和研究报告及学位论文,采用文故计1学方法,综合评述了近3年来我国煤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和成就,以及与国外相比的差距,同时介绍了煤地质著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地质学刊》2009,33(2):I0001-I0001
征稿范围 《地质学刊》是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主管、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技术性季刊。《地质学刊》的前身是创办于1977年的《江苏地质》,是1997年、1999年、2002年和2007年江苏省优秀期刊、一级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6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收录期限至2009年。《地质学刊》主要刊登地质学以及相关学科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学术成果。欢迎国内外作者提供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国土规划与整治、矿产开发利用、矿业经济等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13.
张伯声     
张伯声,河南省荥阳县人,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后,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芝加哥大学及斯坦福大学攻读化学及地质学.1930年回国后先后在焦作工学院、唐山工学院、河南大学及北洋工学院任地质学、岩石矿物学教授.1937年抗战爆发后,先后在西安临时大学、  相似文献   

14.
《地质论评》2006,52(2):229-229
由于近期地质学优秀论文明显增多,自2006年起,《地质学报》(中文版)改为月刊,《地质论评》虽仍为双月刊,但每期增至144页,两刊的刊文量均将有很大提高。欢迎广大地质学专家更多赐稿。  相似文献   

15.
1 地质学科任务及资助方向地质学科是在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之初设置的 ,主要任务是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我国的地质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十五年来 ,地质学科共资助各类项目 180 0余项 ,累计经费约 2 5亿元。其中面上项目共 172 9项 ,总经费约 1 8亿元 ;重点和重大项目共 34项 ,总经费约 5 0 0 0万元 ,各类专项基金 (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 ) 16 0 0万元。总体上 ,地质学科在资助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工作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质科学是研究地球的起源、组成、结构、运动和演化的科学。地质学研究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16.
索伴 《地层学杂志》2006,30(1):86-86
最近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四十多位研究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等国内外十四个单位共八十余位专家、学,以及四十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紧紧围绕项目的总体目标,开展了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野外考察,在获得多项重大发现和深入研究后,发表了一系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  相似文献   

17.
马翠凤  蔡秀华 《地质论评》2017,63(2):525-530
<正>章鸿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古代自然科学精华绝学的研究与继承者、学贯中西的哲学家、熟读诸子百家经典的文学家和精通诗词的作家,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他积极从事教育和科研著述,先后发表了《三灵解》、《石雅》、《地质学与相对说》、《中国锌的起源》等重要著作。他从近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地质学刊》2013,37(1):169
1征稿范围《地质学刊》是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主管,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技术类季刊,是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会刊。《地质学刊》的前身是创办于1977年的《江苏地质》,多次被评为  相似文献   

19.
《地质学报》2019,93(12)
正陈世悦,1963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1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2月-1997年7月在西北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1997年8月以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2009年至2017年担任教育部地球物理与地质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专项子专题及其他科研课题3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与科技奖励6项,编写教材2部,出版专著1部,在《地质学报》、《石油学报》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20.
《地质学刊》2012,(4):457
1征稿范围《地质学刊》是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主管,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技术性季刊,是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会刊。《地质学刊》的前身是创办于1977年的《江苏地质》,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一级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长期被《中国地质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收录。《地质学刊》主要刊载地质学以及相关学科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最新学术成果。欢迎国内外作者提供基础地质、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国土规划与治理、岩矿分析测试与鉴定、矿产开发利用、矿业经济等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