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探针是微区矿物成分测试,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广泛用于地质,冶金,材料及研究等领域。本文介绍的“常见矿物查询系统”作为电子探针的辅助工具,不仅比传统的矿物手册查询更加快捷方便,而且提高了镜下微区选点和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2.
张立仁 《海洋与湖沼》1989,20(4):375-380
粘土矿物成分组合及其X射线衍射谱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洱海这一断陷湖泊的不同地貌部位和沉积相带上,存在不同的粘土矿物。滨岸水下扇三角洲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绿泥石;开阔的深水湖盆和弥苴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物中蒙脱石含量远比其它沉积部位要高。这一规律是洱海本身自然条件与粘土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共同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开发天然矿物饲料前景广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智亮  刘志逊 《台湾海峡》1996,15(A00):120-12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开发矿物饲料资料的综述与分析,指出矿物饲料具有添加剂、调节剂、催化剂等的功能,它既弥补了饲料中必可少的微量元素,又降低了粮耗。因此,开发天然矿物饲料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放射性核素含量与矿物组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HPGeγ谱分析方法测定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样品中^40K、^137Cs、^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88,3.28,61.0,26.5,40.3,44.8,39.2Bq/kg;东部海区沉积物^40K和^137Cs含量比其余海区低,但^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比其他海区高;除湾东部样品中的^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之外,粒径小于0.063mm部分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高于粒径大于0.063mm部分。除东部海区外,湾内其余海区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和矿物组成基本一致,说明东部海区的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与其余海区不同。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与流域土壤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一致,所以胶州湾沉积物主要物源为流域陆源碎屑。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与矿物组成具有相关性。铀和钍放射系衰变不平衡,总体样品和粒径小于0.063mm部分,铀系中^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亏损,^228Th相对于^228Ra过剩。  相似文献   

5.
海沧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厦门海沧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物(0.063~0.125mm粒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粒级的重矿物共计49种,其优势和特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绿帘石、铁铁矿、角闪石、锆石、红柱石等;重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为9.56%;根据重矿物的分布和含量,并结合主要标志矿物的颗粒百分含量和分布特征,将该海域划分为5个矿物组合区,根据各区的矿物组合类型分析了该海域的物质来源及影响重矿物分布和组合的因素,进而探讨了九龙江河口湾和厦门西港海湾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6.
渤海、黄海、东海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黄海、渤海、东海以及长江、黄河、辽河表层沉积物中的轻、重矿物进行了研究。分析资料表明,调查区内共有三种类型的矿物:陆源矿物、自生矿物和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型矿物。根据轻、重矿物组合的差异,可把调查区分成8个矿物区。其物质来源主要为黄河与长江。黄河物质主要沉积在黄海、渤海;长江物质沉积在东海陆架区,而冲绳海槽则发现有海底火山喷发物质与浊流沉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莱州湾东部滨海水域6个钻孔砂金样品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统计,并把陆区原生金矿体,残坡积砂金,河流中不同区段的冲洪积砂金和海区钻孔中海积砂金的金矿物,从粒度大小,形态、颜色及成色变化,由陆向海做了对比,从中可见,由原生金到残坡积,冲洪积,洪积型沙金,金矿物具有其粒度由粗变细,形态为板片状金增加,不规则状金减少,成色由低变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9.
据矿物中包裹体测定成矿溶液成分与参数的可能性等关于矿物(其中包括石英)包裹体中反映介质成分和矿物形成参数的可靠性问题,本文作者之一(1974)在实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而后其他研究者也作了研究(1982等)。但是至今还有人怀疑据包裹体准确测定矿物...  相似文献   

10.
九龙江口沉积物中重矿物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茂泉  李超 《海洋通报》2003,22(4):32-40
利用1994年海岛调查和1999年执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采集的底质样品,分析研究了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中0.063~0.125mm粒级的重矿物组分、组合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粒级重矿物计有49种,其优势和特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绿帘石、钛铁矿、褐铁矿、角闪石、锆石、红柱石、黑云母等;重矿物的平均含量为9.38%;依据主要重矿物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将九龙江口划分为4个矿物组合区(Ⅰ.河道口门矿物区:Ⅱ.河口北部矿物区;Ⅲ河口南部矿物区;Ⅳ.湾口东部矿物区),各区的矿物组合类型不仅与物质来源有关,而且受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中0.063~0.125 mm粒级的碎屑矿物组成、组合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并对研究区碎屑矿物成熟度、物质来源、沉积环境以及组合分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区轻矿物占主体,质量分数平均达95.09%,以石英、长石为主;重矿物共37种,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绢云母、普通辉石、白云母、赤铁矿、透闪石和褐铁矿为主。依据碎屑矿物含量及分布特征,将研究划分为3个矿物组合区,各区重矿物组合类型不仅与物质来源有关,而且受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12.
黄河物源碎屑沉积物的重矿物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取自黄河口附近的黄河干道和分流河道、河口潮间带及水下三角洲不同地貌沉积环境的149个表层样品进行了碎屑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近代黄河物源碎屑沉积物与长江物源相比,具有云母-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组合,富含云母类矿物,但不同环境的矿物组成由于沉积动力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以黑云母/白云母和磁铁矿/钛铁矿比值高以及绿帘石/榍石和闪石类/辉石类比值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严肃庄  曹沛奎 《台湾海峡》1997,16(2):128-134
采用实体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物和粘土矿物进行鉴定和研究。已鉴定出的重矿物有20余种,其含量以磁铁矿、赤铁矿、绿帘石和角闪石等为高,锆石、黄铁矿等次之。根据三沙湾重矿物的含量与特征,划分为三个组合类型。粘土矿物是以伊利石为主,绿泥石、高岭石为次,蒙脱石含量少的组合。综合矿物的种种特征,作者认为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粗颗粒物质主要是由径流从陆上流域带入的,细颗粒物质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生物因素在矿物生成中的作用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微生物被认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一系列矿物形成时所需元素的沉淀剂。在物质表面生成生物薄膜时,微生物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后,微生物本身在其生命活动时期,也能形成某些矿物,然而,它们对风化过程也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吕宋岛东部海域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X射线岩石(XRD)方法对吕宋岛附近东部海域的两个重力柱状样ph03孔和ph04孔的201个沉积物样品<2μm黏土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的黏土矿物组合特征是蒙皂石含量最高(平均50%),高岭石+绿泥石次之(平均45%),伊利石含量最低(平均5%).根据黏土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分析,认为蒙皂石主要来源于吕宋岛弧基性火山物质的蚀变;高岭石大多结晶程度不好,主要来自吕宋岛屿;大部分的绿泥石来自附近吕宋岛的变质岩;伊利石可能主要以风尘形式从中国大陆搬运而来.  相似文献   

16.
对取自渤海湾北部海域的16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重矿物含量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共有重矿物39种。用Q型聚类法将研究区重矿物划分出3个矿物区:Ⅰ区以高含量的辉石类、帘石类、金属类、稳定矿物为特征,主要受来自滦河的物源影响;Ⅱ区以高含量的角闪石类、云母类矿物为特征,主要物源为海河—黄河;Ⅲ区各种矿物含量中等,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混合物源。矿物区的划分客观地反映出物质来源和水动力等因素对重矿物分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锰结核中几种自生、蚀变矿物的化学特征,它们大多数或多或少地含有Ni、Cu、Co,这大概与这些矿物的形成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中部柱状沉积物中的自生矿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洋四号》861—881航次获得的岩心资料,通过对沉积物类型的观察,对其中的几种自生矿物钙十字沸石、蒙脱石、重晶石、微结核、非晶质SiO_2等矿物的成因和与沉积物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海底沉积物中的碎屑矿物(粒级为0.063~0.125 mm)的特征及分布样式对于鉴别沉积物的源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对取自南海中沙群岛附近海域11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轻矿物含量、分布特征和矿物组合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本区划分为以下三个矿物组合区:生物碎屑矿物区(Ⅰ)、火山碎屑矿物区(Ⅱ)、混合矿物区(Ⅲ).生物碎屑矿物区(Ⅰ)的矿物组合单一,为生物骨屑矿物.生物骨屑矿物主要来源于中沙环礁,极少量的陆源物质及火山物质可通过悬浮或风等途径搬运进入此区.火山碎屑矿物区(Ⅱ)的轻矿物以褐色火山玻璃为主,火山渣、无色火山玻璃等火山碎屑矿物含量也较高.风化碎屑及陆源碎屑矿物(如石英等)的含量较低.火山渣在本区呈点源式扩散分布.本区矿物组合为褐色火山玻璃-火山渣.此区的物质来源相对复杂,主要来源于原地海山岩石剥蚀风化以及区内可能存在的正在喷发的小型火山物质的风化,周边岛弧火山对其贡献极小.混合矿物区(Ⅲ)的物源丰富,包括生物源、火山源及陆源,该区又可分为两个矿物亚区:东北部混合矿物区(Ⅲ-1),主要的矿物组合包括生物骨屑矿物、褐色火山玻璃、石英、长石等,陆源物质来自于我国大陆,陆源物质基本上位于17°N以北;东南部混合矿物区(Ⅲ-2),矿物组合为生物骨屑矿物、褐色火山玻璃、石英以及风化碎屑矿物,其中陆源物质可能来自南海南部及西南部大陆中的碎屑矿物,通过发源于大河口的海底峡谷搬运进深海盆.  相似文献   

20.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重矿物分布及组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2004年取自长江水下三角洲南部区域的145个表层样品进行了重矿物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重矿物可划分为4个矿物组合区,即三角洲前缘南部矿物区(Ⅰ区)、三角洲前缘北部矿物区(Ⅱ区)、前三角洲主体矿物区(Ⅲ区)和前三角洲南部矿物区(Ⅳ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沉积动力、沉积环境和风化作用条件;长江水下三角洲重矿物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为优势矿物组合,以低级变质来源的绢云母、白云母为特征矿物,局部富含普通辉石和氧化铁矿物;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中的重矿物组成比较稳定,基本可以代表长江物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