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浙江地质》2009,(5):22-23
4月19日至20日,北京山水宾馆汇聚了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从事一线国土资源科普工作的单位负责人及国内地学科普专家。大家对申报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单位进行了认真咨询评议。这意味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指能独立开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基础地质、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测绘科技等国土资源领域国情教育和科学普及活动的科技场馆、科研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质》2009,(6):32-32
5月22日上午,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发布仪式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负小苏出席仪式并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牌匾揭牌。经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推荐、专家评议、社会公示后。国土资源部核准了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名单。53个单位被直接命名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其中包括中国地质博物馆等科技场馆类23个、  相似文献   

3.
党皓文 《地球科学进展》2023,(11):1200-1202
地球科学在科普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事地球科学前沿研究的一线科学家理应是高质量科普内容产出的根本源头。2023年7月的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专门邀请多位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从科研与科普两方面出发,探讨科研与科普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科学家做科普的特色,提供了推进科普事业革新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10月 18日 ,常州市青少年地学科普教育基地在常州武进市城东小学隆重开馆。教育基地位于常州武进市城东小学内。 2 0 0 1年常州市国土资源局在该小学建立了地面沉降基岩标观测站。为了弘扬科学精神 ,推进地学科普工作 ,经常州市有关部门批准 ,在观测站旁又建立了青少年地学科普教育基地。受常州市国土局全权委托 ,南京地质博物馆承担该基地的总体设计、策划、标本采购、展板内容及制作、布展等工作。经馆内全体同志齐心协力 ,奋战一个多月 ,终于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圆满、优质地完成了任务。基地展示廊外形为一长廊形 ,展馆外部环境优美 ,整…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广泛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1999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200家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江苏省科协系统共有紫金山天文台、南京中山植物园等6家单位获此称号,南京地质博物馆也在首批被授予单位之列。这是南京地质博物馆继1998年9月被授予首批“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江泽民主席今年12月9日在《…  相似文献   

6.
孙莉莉 《地质论评》2022,68(4):68041277-68041277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普及地球科学知识,顺利开展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的推荐与评选,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局制定了《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评选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并经过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第三十七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讯)审批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甘肃地质》2009,(3):97-97
目前,国土资源已完成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评选工作。有53个单位命名为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相似文献   

8.
张永强 《河南地质》2009,(12):F0002-F0002
本刊讯 12月3~5日.2009年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工作研讨会在郑州召开。这是自今年全国命名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后首次召开的全国性研讨会。来自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有关地质公园管理处、各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科技处的代表及科技部政策法规司、中国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科技厅等有关负责人共1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安徽铜陵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典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重要产地,铜陵具有的优越的成矿条件、丰富的资源储量及找矿前景;最早在东汉时期,这里便开始了铜的生产,并设有炼铜场。唐、宋、元、明、清历代至现在一直在开采,具备丰富历史和完整地质勘查资料和成熟采、选、冶理论技术,具备了建立科学基地研究的各项条件。通过对安徽铜陵典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科学基地各项综合因素分析,在矿产最丰富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建立安徽铜陵矽卡岩型—层控矽卡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科学基地,为安徽甚至全国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研究树立了一个典范,成为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科普旅游及发展经济的综合性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0.
刘晓玲  文静  蓓蕾 《河南地质》2009,(9):I0001-I0001
9月16日.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举行隆重仪式,为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临沂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但存在资源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后备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服务矿业经济,强化执法监管等工作,不断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水平,更好的促进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美丽  杨维超  刘伟 《安徽地质》2011,21(3):207-210,218
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2007年7月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利用3S等先进技术,制作全国范围内不同尺度正射影像图。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经验,介绍SPOT5卫星影像的正射纠正、融合、镶嵌等方法,提出如何提高土地调查底图精度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山东地质》2010,(11):72-73,76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测绘工作的要求,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测绘工作全局,充分利用测绘成果以及现代测绘技术,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两型社会改革试点试点工作中,临沂市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统筹国土开发与保护、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临沂实际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新路子,有力推动了两型社会建设。但工作中存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资源理念和方式有待转变、地质环境保护压力大、配套机制急需跟进等问题,今后,应以优化增量用地结构、提高用地效率、推进矿山环境治理为重点,更好地推动国土资源科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东 《山东地质》2010,(5):57-59
该文总结了淄川区国土资源分局以保护耕地、科学规划、合理用地为指导思想,促进城乡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加强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加大巡查执法检查力度等一系列工作。分析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支持,用足用活各项现行政策,加大对旧村土地整理的探索实践,结合村庄和集镇用地规划,抓好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积极探索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动态巡查等相关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本质特征是大数据信息与地球系统科学。勘查地球化学的全面发展坚持资源与环境并重方针,真实生动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典型意义。自然资源时期地质工作关于资源内涵从矿产资源、国土资源到一切自然资源,关于环境内涵从地质环境、国土环境到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本文继2008年对此有所评述后,在国家自然资源部成立之际,地质工作面临深刻转型之时,从大数据信息科学与自然资源地球化学调查、建立地球系统科学指导的自然资源地球化学理论体系与自然资源地球化学评价体系,以及针对自然资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深化地球化学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构建完善的科学体系等若干值得注意的方面再次就此议题加以评论。勘查地球化学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大数据信息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揭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状况,实现对地球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整体保护,创造人类与地球和谐共处的生存环境。由此,转型和升级贯穿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发展的全过程。地球化学将以形态和内涵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作用,以及应用实践的多目标全方位面貌出现在国家行业部门与科技领域,极大地拓展和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勘查地球化学以方法技术优势实行大调查、大数据、大应用战略,建立大环境、大生态、大地球观,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科学转变,为解决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地球化学方案,将全面发展时期的勘查地球化学从大数据信息应用优势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高度提升到"大地球化学"境界。  相似文献   

17.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是关键。兖州市国土资源局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和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坚持科学与创新并重,和谐与发展并举,节约用地,整合资源,实现了新农村建设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普遍面临建设用地紧张的局势。文登市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规划用地结构,掌握节约集约的管理方法,创新体制,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制,保护和利用好每寸土地,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方法对促进县级市如何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基础,是自然资源部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迫切要求。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基础上,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自然资源的科学内涵,充分考虑我国有关自然资源的法律规定和政府管理职责,提出了地球圈层与自然资源分层分类关系基本框架方案,初步划分了10个自然资源一级类和相应的34个自然资源二级类,并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内涵和服务目标、地表基质分类及调查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点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农村废弃建设用地的整理,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可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缓解因工业化发展造成的建设用地高度紧张的现象,同时改善农村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该文结合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对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并提出了促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