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起华 《气象》1988,14(2):57-57
随着甚短期和临近预报业务的发展,雷达回波图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雷达回波的传递手段,也由电码报传发展到图片传真和数字化雷达的数据传输。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省范围的小区雷达网,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仍可能采用电码报传方式向所属电台站提供回波信息。将回波电码人工填绘成雷达回波图是一项复杂的劳动,出图速度慢,影响使用效果。为此,我们利用PC-1500计算机的四色绘图打印功能,开发出在该机上自动填绘小区雷达网回波实况图技术。本技术经本台1985、1986年使用,证明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出图快速。现已在湖北部分台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马中元  张幼兰  林景群 《气象》1989,15(5):42-44
1988年,华东、华中两地区雷达回波综合图采用统一的新电码型式,将原定性描述回波外廓线转为定量人工数字化,大大提高了回波综合图的质量。由于713雷达的DVIP和距离订正无法正常使用,新电码要求的强度换算十分麻烦,为此,我们在长城0520 C-H微机上使用Basic语言设计了编报程序。通过1988年使用,新编的报无一错  相似文献   

3.
孙育椿 《气象》1978,4(10):32-32
气象观测员每次拍发绘图天气报告或航空报时,都要查阅WW(现在天气)电码表。但是这个表按电码顺序编排,不很适用于编发电码的观测员使用。为便于观测员查编WW。我站制作了一个反查表,现列出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雷达回波拼图报警系统的说明,简单分析了VB调用Grads的一些技巧。雷达回波拼图的报警系统是利用VB调用Fortran和Grads来实现雷达回波拼图资料的绘图显示和报警,并开发成Windows应用程序。从而为广大基层台站调用Grads绘图软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双偏振雷达相关系数产品的来源、算法及数学含义,帮助预报员在理论上理解相关系数产品,通过利用相关系数产品识别气象与非气象回波、融化层、混合水凝物等,从实践方面来阐述相关系数产品在雷达回波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相关系数判别回波类型的方法更简单、准确,识别的类型更具体,解决了单偏振多普勒雷达在回波类型识别方面的难题;利用好相关系数产品同时也提升了双偏振雷达的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天气预报预警等气象业务发展对三维可视化实况观测资料产品的应用需求,通过数据融合、垂直线性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算法的优化调整,实现了雷达基本反射率、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和探空资料的三维可视化,动态生成三类资料的三维图像产品。利用三维可视化产品进行个例分析表明,与二维平面显示相比,气象数据三维可视化产品可以使气象工作者更加直观了解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尤其是三维雷达产品,通过不同高度的雷达图可以了解雷达回波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布情况,对于掌握降水回波的发生发展情况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余志敏  王慕维  郭玲 《气象》1986,12(10):23-27
本文介绍了拼图网格的设计、雷达观测报码的编制方法以及雷达回波拼图的计算机处理等。指出应用这种拼图技术制作雷达回波综合图,可充分地利用713型雷达定量探测的降水回波信息,是气象、航空、水利等部门警戒和预报强对流天气和暴雨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验证X波段相控阵气象雷达系统及其回波数据的可靠性,基于X波段相控阵气象雷达系统及地基外场试验,对比分析了X波段相控阵气象雷达系统与X波段机械式天线气象雷达系统的回波数据。在脉宽为6μs和1μs两种探测模式下,通过散点分布和概率分布方法对比分析了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数据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在脉宽为6μs和1μs的探测模式下,X波段相控阵气象雷达与常规天气雷达有比较接近的探测能力和可靠的数据质量;在远距离处,相控阵气象雷达的回波数据呈现层次结构清晰、轮廓显著的特性;(2)宽波束以及波束宽度展宽等特性平滑了相控阵气象雷达的回波强度,改变回波结构,弱回波区面积减小,强回波区增大;(3)天线增益不均匀影响相控阵雷达数据质量,理论上可以用1/(cosθcosφ)的增益修正因子对回波强度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9.
根据气象雷达回波的理论和气象雷达方程,介绍了数字化713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定标方法及对定标结果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北京气象”手机客户端气象信息GIS快速可视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客户端APP应用是满足便捷、高效、可移动、可定位气象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对格点天气、雷达回波、专题图等更新频次高、空间分辨率高、数据量较大的气象信息手机客户端GIS快速可视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出在服务器端应用支撑层部署Surfer专业绘图软件,在客户端数据资源层部署Google预先渲染好的离线栅格瓦片地图,应用支撑层部署开源的OpenLayers WebGIS二次开发组件,在两端应用逻辑层采用数据缓存和分布式存贮技术的手机客户端气象信息GIS快速可视化J2EE技术架构,实现了格点产品、雷达回波、专题图等气象信息GIS快速可视化展示。  相似文献   

11.
《冰雹云雷达回波图集》是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大气探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研究所五个单位的雷达气象研究组合作编写的,是国内外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专题性雷达回波图集。《图集》的材料取自历年积累的大量冰雹云雷达回波资料的精心严  相似文献   

12.
聂祥 《贵州气象》1996,20(2):16-18
为了分析雷达回波强度与降水的关系,本文根据反射因子和雨强以及雷达气象方程的关系出了雷达回波强度与降水强度的关系式,利用线性回归理论求出了适用于本地的具体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非降水气象回波识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气象条件为晴空或有云但无降水的情况下,在雷达站附近经常可观测到大面积的非降水气象回波,这些回波对定量估测降水和雷达资料同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有效识别这些非降水回波,该文发展了基于模糊逻辑识别和回波分块的非降水气象回波识别算法 (NPMDA)。该文首先利用地面和卫星资料为标准,提出了非降水回波的确定标准,并利用北京SA雷达,对非降水气象回波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隶属函数。在非降水回波识别时首先采用SCIT算法将回波组合成片,然后对整个PPI进行初步的判断。对不能初步判断为降水的PPI,采用模糊逻辑的方法计算成片回波的属性值,依据成片回波的属性值得到片内回波逐点识别时的阈值,从而实现了回波的动态阈值识别。结果表明:对大部分非降水气象回波识别效果较好,对较强降水回波误判较少,弱降水回波有时会出现一定的误判。与NCAR使用的ICADA方法相比,NPMDA方法能明显提高非降水回波的识别率,减少降水回波的误判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天气雷达数据三维空间定位公式与任意基线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算法,提出三维可视化Marching Cubes改进算法,在该算法基础上研发天气雷达数据三维显示系统,并使用此系统对雷达观测实例进行了三维分析应用。结果表明:相对于二维平面的分析显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提高气象工作者对天气雷达回波数据的直观理解,更有效地分析出整个回波的轮廓和云内部回波分布情况,对于把握强回波的演变状况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空探测多数是采用无线电码遥测法进行测量。与701雷达配合、工作时回答器受雷达发射的“讯问信号”所触发,立即发射出“回答信号”又为雷达所接收作为回波信号。这种一问一答的工作状态就构成了2次雷达的基本特点,故称为2次雷达。探空仪施放后,约以35~60电码/m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地面拍发温、压、湿电码信号,信号接收者用收报机或701雷达接收来自探空仪的信号。信号接收是整个探空工作的关键,它是记录整理的依据,直接关系到探空资料的准确性,所以要求信号接收者认真负责地接收记录每一个电码信号。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6.
利用雷达回波指挥防雹作业提高防雹效果的研究包松林(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气雷达是对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的有力工具,它所提供的回波信息,在防雹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呼和浩特地区1979—1988年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呼市防雹办公室所属备炮点的作业...  相似文献   

17.
多普勒雷达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2年的4次人工增雨过程中的雷达回波图和其它气象资料,分析了人工降雨过程中回波的演变特征及降水分布特点,并对人工降雨过程中雷达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XDR雷达在成都市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过程中,由于雷达回波衰减,经常发现在强降水天气情况下其提供的回波强度dbz与实际情况不同,如炮点出现强降水而雷达在炮点位置的回波很小甚至没有.而利用雨滴谱可计算出近地面气象目标的dbz值,该值可比较客观地反映近地面的降水情况.本文讨论了利用雨谪谱计算近地面气象目标dbz值的方法,以及比较该值与XDR雷达提供的dbz值的差异,并从中找出这些差异的规律,以利用雨谪谱资料校验XDR雷达回波强度.  相似文献   

19.
用雨滴谱资料校验XDR雷达回波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兵  王勤 《四川气象》2003,23(3):56-58
XDR雷达在成都市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过程中,由于雷达回波衰减,经常发现在强降水天气情况下其提供的回波强度dbz与实际情况不同,如炮点出现强降水而雷达在炮点位置的回波很小甚至没有。而利用雨滴谱可计算出近地面气象目标的dbz值,该值可比较客观地反映近地面的降水情况。本文讨论了利用雨谪谱计算近地面气象目标dbz值的方法。以及比较该值与XDR雷达提供的dbz值的差异,并从中找出这些差异的规律,以利用雨谪谱资料校验XDR雷达回波强度。  相似文献   

20.
介绍采用Surfer强大的绘图功能与VB编制交互界面程序相结合,定时将区域范围内自动气象站分钟雨量下载,生成自动站降水等值线,利用强降水中心与雷达强回波位置的必然关系,完成在这空挡的时间差里继续对雷达强回波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