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湿地研究文献是反映湿地科学研究水平、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晴雨表,对于把握湿地研究成果、追踪湿地研究热点、完善湿地研究理论、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科学协调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借鉴意义.以1992~2008年中国国内相关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hina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CI)期刊发表的496篇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及其他数学统计方法,从论文数量特征、研究力量分布、研究区域分布、基金项目资助、研究主题分类、研究方法比较、研究热点追踪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归类统计分析,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的研究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外湿地研究的最新动向,展望其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结果发现,自1992年来,论文数量在波动中不断增加,沿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是中国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研究的主要力量,注明项目资助论文占总文献量80.4%,较为广泛的研究主题和变化的发展脉络反映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研究多元化、系统化与综合集成的新特点及多主题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实验、调查、遥感技术等是较多研究主题的研究方法,研究热点主要有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湿地生物及多样性、湿地评价恢复重建及补偿、湿地水资源及水文过程等.  相似文献   

2.
2001-2008年我国湿地公园研究的文献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2001-2008年我国国内出版发行的有关湿地公园的著作、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揭示我国湿地公园研究的主题和内容、研究者的分布地区、部门分布状况,确定我国湿地公园研究的合作度、合著率、核心作者和活跃作者群,并确定我国湿地公园研究的热点区域,希望为我国湿地公园研究者和建设者了解和把握中国湿地公园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数据来源,对中国1957-2015年沿海湿地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与整理,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从年代分布、学科分布、研究层次、期刊来源、关键词、作者、被引次数、研究机构及项目或基金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沿海湿地的研究与海洋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研究热点涉及海岸带、滨海湿地、遥感、沿海滩涂、可持续发展等;对沿海湿地的研究较为缺乏,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学者的文献最高发表量仅31篇;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福建省、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7个省市。  相似文献   

4.
基于CNKI的1982-2014年《地理研究》载文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对1982-2014年《地理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了总体回顾和客观评价,主要内容包括33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年际变化、第一作者及核心作者群、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各类资金资助情况、论文关键词及被引用情况等几个方面。研究表明:① 《地理研究》的载文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② 《地理研究》拥有庞大的作者数量,但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占第一作者的9.5%;③ 第一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④ 国家级基金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项目资助类型;⑤ 在热点内容、区域(尺度)和方法等方面体现了学科特点;⑥ 《地理研究》在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客观地展示了《地理研究》33年来的办刊历程及学术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地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可为《地理研究》今后发展以及中国地理学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红艳 《湿地科学》2006,4(3):233-240
松嫩平原是中国内陆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该区湿地类型有沼泽、湖泊、盐沼和稻田,此外还有水库和少量泥炭地。概述了该区湿地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研究热点。重点探讨了未来本区湿地的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研究,湿地的区域生态功能评价,湿地污染及其治理,退化湿地恢复和重建,湿地多样性与湿地保护,湿地资源综合利用,湿地对全球变化响应和全球变化对湿地影响,湿地-草地-盐碱地转换机制和过程和驱动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 of science的1899~2010年湿地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homson Data Anlyzer(TDA)软件,对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1899~2010年间的湿地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作者关键词词频次数在100次以上的关键词,以及高频词出现的年代,并将百年湿地研究划分为5个时间段,分析各个时间段内在研究中出现最多的10个关键词,以及百年湿地研究文献平均年发文量最多的10个关键词及其共词关联度,以期发现国际湿地研究的内容及热点。结果表明,湿地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大量研究始于1990年;湿地的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等是湿地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建模是其研究的主要方法;美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研究湿地科学的第二大国。  相似文献   

7.
纳帕海湿地季节性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金明  李杰  袁寒  董云霞 《地理研究》2010,29(5):899-908
利用纳帕海湿地区2008年冬季SPOT-5和2009年春季Landsat ETM+影像,进行景观解译,结合地面植被和水文情势调查,剖析了纳帕海湿地区的景观格局年内季节动态变化,及其与区域季节性气候和人为扰动的关联。研究发现:研究时段内纳帕海湿地区主要湿地景观都大幅萎缩,湿地类景观之间、湿地类景观与非湿地类景观之间发生显著转换;破坏地景观呈斑块状散布,占纳帕海湿地区总面积15.74%;各类景观向破坏地景观的转换,主要源于季节性气候背景下周边村落家畜放养的破坏;春夏时极端干旱气候和区域人为活动扰动,是纳帕海湿地退化的直接驱动;协调湿地保护与周边农牧民家畜放养、应对极端季节性气候下的流域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是纳帕海湿地有效管理的关键。对类似于纳帕海具有显著季节性变化的湿地景观研究,将局地-季节和区域-年际两个尺度相结合,将更深入地阐明其格局-过程-驱动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水体修复技术研究趋势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污染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水体修复成为目前相关研究领域的焦点。为了客观地掌握国内外水体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明确当前的研究前沿与热点技术,在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中,选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1900~2012年期间有关水体修复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修复研究始于19世纪60年代对生态塘的研究,水体修复技术由单一的物理化学技术向复杂的生态组合工艺发展;在近十多年发表的水体修复技术研究论文中,美国的论文发布量占绝对优势,中国紧随其后,但每篇平均被引次数不及美国的1/3;与国际上相比,中国水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整体落后约13 a;国际上,在该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德国,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美国农业部等,在中国,中国科学院在水体修复领域的研究较为深入;在众多水体修复技术中,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生态组合工艺是水体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以SCIE/SSCI数据库为基础,对1990-2012年研究区域差异的国际论文进行科技文献计量分析,阐释国际区域差异领域的研究成果概况,揭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发现不同作者、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情况,总结主要研究国家的研究差异并分析该领域主要研究趋势和未来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发现: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伦敦热带和医学学院为该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主要研究机构。美国是在该领域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居首位的国家,中国发表文献数量不多,且文献质量有待提高,但海外华人学者对于亚洲和中国问题的研究使得其在该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区域差异研究国际合作在绝对数量和国家分布范围均呈明显增长和扩大趋势。国际区域差异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或区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研究内容重点由经济差异转向经济与社会差异并重,但由于不同研究区域又有所差异。研究方法在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的趋势上,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地理学方法的融合,特别是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方法在解决空间复杂现象和机制中的作用凸显。研究热点上全球化、教育、公共卫生与健康将会是未来区域差异研究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态水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水文机制的新学科。湖泊湿地作为中国5大类天然湿地类型之一,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业已成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分支,其核心在于研究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多时空尺度的水文与生物格局、过程的耦合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论文首先概述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理论,内涵、外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凝练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思路及框架;针对目前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中游的典型通江湖泊湿地——鄱阳湖湿地为例,通过开展的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研究的典型案例,阐述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变化及其植被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论文对于构建涵盖湖泊湿地水资源、湖泊湿地生态景观格局与流域管理、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管理等方向在内的战略研究体系,完善湿地生态水文研究与流域生态与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