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吴际平 《气象》1985,11(3):28-28
经验表明,对于“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鞭欲杀人”的云层,及能够目击全部外形特征的孤立积雨云,无疑都会记作Cb。但对某些情形,要准确判定Cb却非易事。本文对几种云天情况,粗略谈点判断Cb的体会。 1 以Cu、Sc cug、Fc等为主,天空云量多,云块相互遮掩,不易看清云的顶部特征,尚未产生伴随的天气现象。这种现象常见于夏季午后。受热力对流作用,Cu不断生成和发展,多成为淡积云、浓积云、积云性层积云、碎积云并存,云量多。观测员目力所及仅在云块的底部或侧面,难于见到云顶。此种情况确实难于判定是否有Cu云块已发展成为Cb云了。这时须防止两种偏向。一是认为没有什么天气系统影响,忽视积云的发展变化,不产生雷电阵雨现象就不考虑记Cb云。另一种偏向是,仅看到云块黑一些或移过头顶时下几滴“过云雨”,便轻易地将Cu记为Cb云。  相似文献   

2.
测报值班中常遇到有时天空一直是雨层云并为连续性降水,但突然闻雷,而当地整个云层与降水性质均无变化,这是暖锋云系(或缓行冷锋云系)上产生的局部不稳定现象.此时虽闻雷,但要根据情况判明Cb云量,正确判断降水性质.当降水阵性较明显,本站气象要素也随之有剧烈变化时,这时的云层就不再是雨层云布满全天,而在相当一部分或天顶部分已为Cb云控制,这时应将雨转记为阵雨.  相似文献   

3.
经验表明,对于“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鞭欲杀人”的云层,及能够目击全部外形特征的孤立积雨云,无疑都会记作Cb云。但是,在下述几种情形下,准确判定Cb云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1.以Cu、Sc Cug、Fc等为主、天空云量多,云块相互遮掩,不易看清云的顶部特征,尚未产生天气现象时;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微机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以下简称月报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数据输入错误的情况,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需要经常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校对,而现用的《地面测报业务系统》没有单独提供月报表数据校对功能.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先将月报表打印出来,然后再按传统方法校对;或者是在《地面测报业务系统》月报表输入和修改程序中进行校对.这两种方法,前者耗时耗材,后者因要将数据文件进行分解和合并,数据的校对、修改、存盘等操作很不方便.针对这些的问题,笔者尝试编写了地面测报月报表快速校对程序,使用该程序进行校对,无需将月报表数据打印出来,无需对数据文件进行分解和合并,程序基本按气表一1格式将月报表数据输出到屏幕显示进行校对,并依赖校对和编程技巧提供快速校对、快速移动、快速修改功能和便于  相似文献   

5.
当天空大量Cu、Sccug、Fc等共存或当受高空低槽及地面锋面等天气系统影响初期,Cb特征不易明显看清时,根据天气系统的特征和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排除疑点,准确判定Cb云。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使用的测报程序是在国家气象局下发的DMCX-A第一版基础上修改、优化而成,功能比较齐全,但在航空报中,对W_2仍需手工输入,容易出错,为了减少手工劳动,增加判断功能,笔者对程序进行了修改,经我站验证,效果良好,具体说明如下: 1.修改后,当W_2=2、4、8时,一律自动处理,如W_2其编码小于4,则显示W_2=1、3?  相似文献   

7.
两种云天辨Cb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阙秀美 《广西气象》2003,24(3):61-61
当天空大量Cu、Sccug、Fc等共存或当受高空低槽及地面锋面等天气系统影响初期,Cb特征不易明显看清时,根据天气系统的特征和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排除疑点,准确判定Cb云。  相似文献   

8.
有关航空报、危险报的编报规则及要求,已是发报台站测报员所熟悉的了,但是最近却有两个问题引起了我站地面值班人员的争论. 一、某日观测实况12~sVV=30.0 N/N_L=5/4 dd=WNW ff=10 WW=00W_2=x云层:Cu1200/1 Cb1200/3 ci4500/1.按照航空报电码(GD-21ⅠⅠ)编码规定:5-(2):天气总云量达到或超过4成时,按下述规定分层重复编报本组,先编最低的个别云层,不管它的量是多少;再编报一次较高的个别云量,其自下而上的  相似文献   

9.
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地面气象观测技术问题综合汇编》规定,非24h固定(或没有)航危报任务的国家一般站每天只进行08、14、20时3次观测,夜间不守班。由于夜间从20时至第2天早上08时长达12h不守班观测,无法对云进行连续观测,云的演变无法知道,这样08时对云的观测判断往往难于确定,特别是Cb云的观测判断更易出错,经常有人把Cb云记成其它相似云而漏记Cb云,或者把其它相似云记成Cb云。针对这一难题,本人经过多年观测判断总结,认为通过以下4个方面去观测判断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杨秀成 《气象》1988,14(7):53-53
Cb在一年四季中均会产生,但在汛期(5—9月)出现的机会更多。伴随Cb发生的天气现象可描述为:突变、激烈、强度大、阵发性明显;并可伴随雷电、暴雨、大风、龙卷、冰雹等天气现象。如何准确地判断、记载Cb,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就我站对识别、诊断Cb的经验介绍如下,供交流。  相似文献   

11.
GRAPES新云量计算方案的引进和影响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郑晓辉  徐国强  魏荣庆 《气象》2013,39(1):57-66
在GRAPES模式中分别引进了 EC云量计算方案和WRF云量计算方案,并与GRAPES现用的云量计算方案和简单云方案进行了对比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这4种云量计算方案都能较准确地模拟云分布,相对而言,EC云方案和简单云方案模拟地更为准确.(2)简单云方案模拟的总云量较多,GRAPES云方案和WRF云方案模拟的总云量偏少,EC方案模拟的总云量较为接近观测值.(3)在中国东部地区模拟的地面温度与观测基本接近,但在中国西部地区则误差较大;采用EC云方案时模式模拟的地面温度更接近观测值.(4)综合分析模拟的效果,认为EC云量计算方案模拟的效果最佳,可以作为GRAPES新云量计算方案引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锦冠 《广东气象》1997,(4):35-36,26
检查我省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发现积云性层积云(Sccug)记录越来越多,而积雨云(Cbcap)的云量记录越来越少,有些站几乎是有低云便有Sccug。为此,笔者对台站的云天记录进行一了分析,并进行了跟班,发现部分云状、云量的记录是误记的。特对此进行分析。1多记Sccug的情况和原因(1)在夏天和秋天,因热力作用而形成的积雨云(以下简称Cb云),误把其底部阴暗混乱部分单独记为Sccug和Fc。即把一种Cbcap,误记为Cbcap、Sccug和Fc三种云,多记Sccug少记了Cbcap。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观测员对Cb云定义理解的错误,认为Cb…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基层台站使用的年报表程序完成补充资料的输入,补充资料包括15时降水、气候概况、备注、现用仪器及封面资料五个部分,各部分的输入按操作即可。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应引以注意。一是每次进入处理系统时,必须认真校对区站号及年份,不能输错,否则将把已经输入的内容全部冲掉,无法恢复。二是现用仪器的输入,采用分栏输入,每栏率数不得超过规定宽度,否则产生格式错。输入时有一字输错,该栏须全部重输,最好一次完成所有仪器的输入,若不能完成,则应在所输最末一项存盘退出,将冲掉两项内容。同理,要修改一项已输仪器内容,…  相似文献   

14.
当班时有Cb云出现必须严密监视.掌握Cb云的走向是记录好雷暴系统的主要依据.具体观测上应根据有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来判断.第一,利用高空气流的方向:云砧前伸的方向就是Cb云前进的方向;第二,利用地面风向.因近地层空气是向Cb云中心流动的,故风向标所指方向常是Cb云的中心;第三,当风向标摇摆不定时,说明Cb云中心正要接近本站或从本站附近移过.  相似文献   

15.
我站自1995年9月份开始使用测报386微机,在半年多的工作实践中,发现测报程序JBT-01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笔者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结合本站实际,对该程序作了几点修改:1加强云里与云码配合的错误判别1.l原程序:123WW$一“云量与云状有矛盾??”:GOSUB92:N=2:GOTO472修改为:123WW$=“云量与云状有矛盾?Y(Enter)/N”:GOSUB92;INPUTX$:IFX$<>“N”ANDX$<>“n”THENN=2:GOTO472说明:原程序设计当提问出现时,必须修改记录,如不修改则通不过,修改后的程序则在观测员确定记录无误的情况下可…  相似文献   

16.
春季,正是冷暖空气在我区频繁交绥的时候,天气复杂,有时较难识别天空中有否Cb云存在,它不象夏季有Cb云时常伴有雷暴及产生强度变化较大的阵雨等。当春季阴雨连绵的时候,云层布满全天,阴暗的云底时而均匀,时而混乱。此时,往往有可能Cb云底部在本站;或者Cb云在Sc云或Ns云之上;也可能动力抬升作用加强使其它云演变为Cb云。但因不易看到云的形状及顶部结构,所以判断有否Cb云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连山地区云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祁连山区4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平均总云量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云量与大环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区云量主要受副热带高压、中纬度经(纬)向环流、高原季风和太阳变动影响。当副高面积增大,向北扩展,中纬度纬向环流增强,促使副热带高空锋区北移,冷暖空气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造成祁连山区云量减少,反之云量增多;高原夏季风强(弱),造成祁连山区云量偏多(少);当太阳活动强烈时,高原近地面大气层易出现热低压,祁连山湿润下垫面和热低压结合,促使对流云增多。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IS云产品的AIRS云相态的识别和云量产品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中国中东部(95~130 °E, 20~60 °N)午后同一时刻相对应的AIRS与MODIS各15景样本数据,将MODIS在红外波段上四种基于亮温的云识别算法对AIRS晴空像元和云像元中不同的云相态进行区分,分别统计出AIRS不同类型像元中这四种云识别算法的亮温差异,根据AIRS在晴空、水云和冰云三种不同相态下亮温的差异,确定出其阈值,实现AIRS晴空和云相态识别。在此基础上,对AIRS不同云相态下反演的有效云量进行检验和改进。结果表明:运用亮温阈值法对AIRS进行云相态识别能够较好地反映AIRS的晴空和云相态特征,云相态分布与MODIS云相态产品对应效果较好,特别在云边缘区域。对AIRS不同云相态下反演的有效云量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后发现:当水云有效云量较高、冰云有效云量较低时,AIRS反演的有效云量误差较大。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AIRS有效云量的偏差订正算法,对AIRS反演的有效云量具有一定改进,为AIRS云产品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站气压简表是气象台站不可缺少的常用查算表.如果水银气压表拔海高度发生变化,或者现用简表因使用年久模糊不清时,台站通常仍采用查气象常用表的方法制作和抄校.为保证制表准确,利用计算机就能方便、准确、高效率地完成此项工作.为此,编制了PC——1500本站气压简表程序.运行该程序,只要输入有关数据,就能很快打印出简表.该程序5行中的DP为气压表器差,H  相似文献   

20.
现用辐射仪器采用PC-1500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该机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机型,内存容量小,易死机.当遇到停电时,程序需执行PS=1(暂停打印数据)功能,仪器正常采集数据,把数据存储起来而不打印.此时,PC-1500机若出现死机,重新启动程序后,以前采集的数据会全部丢失,因不能补测而造成记录缺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