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以来,丽水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在全省率先制定《丽水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以搬为主、应搬必搬"的工作思路,通过制定最好补助政策,建立最强保障机制,落实最优服务举措,全面推进丽水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  相似文献   

2.
正自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部署以来,丽水市紧紧围绕"坚决搬、加快治、强化防、全面提"的工作思路,聚焦目标任务强推进,坚持问题导向促攻坚,创新工作举措抓落实,全力破解"大搬快治"工作难题,精准高效推进实施"大搬快治"工作,努力打造全省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丽水样板"。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避让搬迁项目356个,解危群众6671户21479人;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以来,丽水市按照全省"除险安居"三年行动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行动,按照"主动减灾、积极防灾、全力避灾"的工作思路,有力推进隐患排查、巡查监测、预警预报、避让搬迁等各项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防护、应急、保障"三张网",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撑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伞"。目前,全市完成避让搬迁项目340个,解危群众6365户、20492人;交工  相似文献   

4.
正1月3日下午,丽水市召开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铁雄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出席会议并讲话,丽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晨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丽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出席会议。陈铁雄厅长指出,近年来,丽水市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  相似文献   

5.
正庆元县是全省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地区。根据丽水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动计划》,庆元需完成89处8765人避让搬迁任务(占全省任务数的12%、全市任务数的37%)。可以说,任务艰巨,压力巨大。按照市委书记张兵专题调研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大搬快治"清零攻坚"四个不少"的工作要求,庆元高度重视,树立以"坚决不让一户处于地质灾害危险中"的工作意识,确保搬得干净、安得到位、治得彻底、防得科学,不让地质灾  相似文献   

6.
<正>自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以来,东阳市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深入践行"以人为本、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务实高效"的工作理念,坚持部门联动、整体协调、统筹推进,全力打好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攻坚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走在了金华市前列。2017—2019年共完成51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  相似文献   

7.
永康市始终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要务,以“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为动力,大力实施地质灾害隐患“除险安居”行动,两年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三年清零”任务。一是大统筹形成大合力。建立由市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临海市按照全省"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要求,以"三年行动、一年完成"为目标,化压力为动力,全面启动地质灾害快搬优治除隐患专项行动,打出系列防治"组合拳",全力推进地质灾害"快搬、优治、强防",确保连续16年实现地灾"零伤亡"。2013年以来,临海市坚持"发现一处、治理一处、不留死角",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155万,完成27处隐患点工程治理,约1190余名群众脱离地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金华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631处,高居全省第三。3月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决策部署,自我加压,开展以"避让搬迁为主、搬迁和治理相结合"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三年清零"综合治理行动,以避让搬迁"进城、入园、到镇"为目标综合施策,确保避让搬迁群众"搬得下、住得好、富得起",以农村山区地质调查成果为依托,建立规范化治理体系确保微小型隐患点综合治理"治得快",并以创  相似文献   

10.
正丽水市被誉为"浙江绿谷",森林覆盖率达81.7%,居全省首位。绿水青山已成为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后发优势,而丽水97.8%的区域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全省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绿水青山中也隐藏了不少安全隐患。2017年,丽水市按照全省"除险安居"行动部署,以"两山"理念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丽水"尤为如此"的嘱托为遵循,"砸锅卖铁"在全省率先启动"大搬快治"三年行动,力争打好搬、治、防组合拳,全力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打造"地质  相似文献   

11.
正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乐清市继高质量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后,于2020年启动了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从隐患管理向风险隐患"双控"管理转变。一是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排查,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组织开展全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和仙溪镇、龙西乡、智仁乡、岭底乡等8个重点乡镇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平阳县地处浙南沿海,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广,是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截至2017年1月,全县各类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123处,其中滑坡105处、崩塌6处、泥石流12处,威胁30人以上的有49处,涉及15个乡镇,受威胁人口4124人,受威胁财产19106万元。对此,该县从2017年开始,全面开展"以避让搬迁为主,搬迁和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施避让搬迁项目66处、工程治理项目58处,力争至2019年底基本消除地质灾害威胁。截至  相似文献   

13.
正浦江县属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区域。2017年初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8处,受威胁群众3712人。按照省、市部署,浦江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除险安居"行动为抓手,统筹地质灾害搬迁、集体经济发展、异地安置致富,全面推进除险安居综合治理行动,确保"搬得下、住得好、富得起"。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完成综合治理78处,其中核销隐患点61处,减少受威胁群众2259人,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8年,浦江县决心不变、力度不减、节奏  相似文献   

14.
遂昌县是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县域97%面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2017年以来,该县按照全省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及浙江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回头看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以“从快、从严、从高”为标准,深入推进地质灾害“大搬、快治、强防”。全县5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已完成28个隐患点避让搬迁,搬迁群众610户2026人;完成20个隐患点的工程治理,解危213户784人;完成6个新增地质灾害隐患即查即治任务,解危34户108人;核销4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对北界苏村等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自动化专业监测。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17第十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丽水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决策”荣获“2017年度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奖。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日,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工作会议,部署开展"除险安居"三年行动。省委副书记、省长车俊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马上干、加油干,积极减灾、主动防灾,坚决打赢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攻坚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松阳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坚持做好了不是成绩,而是应尽之责,没出事不代表没事的思想认识,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以如履薄冰的心态,以守护有责的自觉,借助全省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动计划这一东风,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险除患。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松阳县已完成避让搬迁541户1755人,占避让搬迁总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浙江省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消除已发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目标。2020年,随着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风险管理试点工作的推进,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已初步实现从隐患管理向风险隐患双控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长兴县面积1430平方公里,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40.5%,其中重点防治区5个隐患点19处,是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长兴县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建立群测群防三级网络机制,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不断提高科技防灾水平,以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搬迁。多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先后被国土  相似文献   

20.
正5月3日下午至4日上午,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会在泰顺县召开。会议总结2017年全省"除险安居"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工作。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金根主持会议。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省地质勘查局局长林天宁出席会议。省农办、温州市、衢州市、丽水市、泰顺县、嵊州市、浦江县7家单位作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