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1994-1998年5年间《浙江气象科技》所发表的308篇论文所附参考文献(即引文)和论文作者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发现:①《浙江气象科技》在我省气象科技中具有重要地位;②论文产出量具有地区集中性和作者集中性。同时,还分析了引文著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束家鑫 《气象学报》1985,43(2):254-255
由洪世年、陈文言两同志撰写、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气象史》问世了。这是我国气象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庆贺。 我国是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英民族以其勇敢、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各类经史典籍文献里,散见大量珍贵的气象史料,诸如风、云、雨、雪、光、电等大气现象;气象观测和气象仪器;天气预测;气候和物候;农业  相似文献   

3.
编者语     
正本期在中国气象局人才交流中心支持下刊载一组在人才工作、培训需求、气象科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围绕当前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一是气象人才准入,全面分析潜在气象人才资源状况、气象工作岗位特点,结合人才招聘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招聘工作策略;二是气象人才选拔,探讨气象部门在深化人才评价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海洋战略进一步深化,浙江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特别是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给浙江气象部门提出新的课题。文章从浙江海洋气象业务发展历程、全国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现状、浙江目前海洋气象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就浙江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加强海洋气象业务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一是创新海洋气象业务发展方式,开展"云平台"、"大数据"的应用研究,探索浙江海洋气象业务信息化发展之路;二是业务重心下移,充分发挥舟山区位优势,做强做大舟山海洋气象;三是进一步加强海洋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交流渠道、完善部门内、部门间信息资源合作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5.
广西气象学会于1984年4月28日至5月6日在南宁举办了一期“地形对暴雨的影响及诊断分析”学术讲座。来自广西、湖南、贵州、广东、云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八省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以及部队、民航、部分大中专院校的200多名气象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学术讲座。区科协杨付主席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学会邀请了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章淹,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气象学报》主编廖  相似文献   

6.
《气象软科学》2006,(3):F0003-F0003
由中国气象学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人事教育司共同主办2006年全国气象软科学“气象人才与教育培训”专题学术研论会,于2006年6月26—27日在青岛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近100人,除中国气象局系统各直属机构和省市气象局人事部门以外,青岛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解放军理工大学等来自高校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在2天的会期里,会议代表就气象人才和教育培训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7.
业务规章制度与地面气象测报软件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面气象测报软件(以下简称“业务软件”)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下发,可以实现对各级气象台站地面气象探测业务的综合处理。业务软件极大地发挥了计算机卓越的实时存储、数据处理和传输功能。将观测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抄录、查算、记录处理和编发气象报告中解放出来。由于计算机载体完全透明和公开,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非法操作,业务软件具有完备的操作权限、操作日志、数据查询、质量控制和数据安全备份等业务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湖北气象》编得不错,排版、印刷、内容都较好.在此,建议贵刊不登或少登一些非科技性文章(如讲话稿之类),以免冲淡了期刊的学术气氛.据我了解,《浙江气象科技》对这个问题专门进行了讨论,拒登领导讲话稿,但刊载台站管理经验.这样看起来更像科技刊物了,学术气氛也浓了一些,似乎也更适合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口味.  相似文献   

9.
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防灾减灾息息相关,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气象不仅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平安浙江"、"生态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信息.气象部门体制在中央,但工作在浙江、服务在浙江,效益产生也在浙江.长期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将加强气象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平安浙江"、"生态浙江"、"海上浙江"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对气象台站、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人工增雨体系以及气象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等的投入力度,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事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营造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理解气象、关心气象、支持气象、应用气象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从人事政策、投入政策、法规保障、气象文化建设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江西气象部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的配套政策与措施,认为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发扬“管天为民、追求卓越”的江西气象精神,不断加强气象法规建设,建立和完善稳定可靠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以及与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业务体制相适应的岗位序列,实行全员岗位聘用制。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适合不同岗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和完善与岗位责权利相统一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与研究型业务相适应的人才流动机制,不断盘活人才存量,增加人才总量,从而为江西气象部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江西气象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吴登秀 《贵州气象》2005,29(6):56-56
为充分调动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写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贵州省气象局于2003年9月出台了《贵州省气象部门稳定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该《办法》第七条中规定“支持各类人才发表论文论著。被国外SCI期刊收录,每篇奖励1万元;在气象一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在气象二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  相似文献   

12.
全国热带季风课题组于八○年开展课题研究以来,经历了两年半时间,最近在昆明市召开了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来自云南、浙江、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中大、南大、北大、山东海洋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地理所,海  相似文献   

13.
章淹,女,1925年生,浙江上虞人,著名气象学家。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曾任北京气象学院研究生部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委、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兼天气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兼水文气象学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北京市气象学会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理事长、北京市减灾协会第一届副会长、长江三峡防洪专家、  相似文献   

14.
宁远 《气象》1988,14(7):57-57
1988年4月19—23日,在河南洛阳召开了《我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课题协作组学术交流会。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安徽、湖北、广东、河南等8个省气象局及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学院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经验交流材料110篇,大会交流了28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明确提出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建设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奋斗目标,并同时提出了为实现“三种气象”所必须实施的人才战略、科技兴气象战略、拓展领域战略.“三大战略”的关键,是人才战略.如何正确把握和实施人才战略?笔者认为,国家级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基层(地市以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大批基层气象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就谈不上中国气象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明确提出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建设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奋斗目标,并同时提出了为实现"三种气象"所必须实施的人才战略、科技兴气象战略、拓展领域战略."三大战略"的关键,是人才战略.如何正确把握和实施人才战略?笔者认为,国家级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基层(地市以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大批基层气象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就谈不上中国气象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气象工程科技人才标准问题研究现状入手,在分析人才与人才标准问题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气象部门的行业特点,指出了气象工程及气象工程科技人才的涵义,提出了气象工程科技人才的分类标准,并根据工程人才在工作岗位的业绩和水平的差异,又将气象工程科技人才分为不同的层级。  相似文献   

18.
冷静分析形势 强化问题导向 积极探索深化浙江气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健 《浙江气象》2014,35(3):3-6
正气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努力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激发气象创新活力、扩大气象工作影响力,更好发挥气象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是时代赋予浙江气象人的责任和使命。1准确把握形势,增强深化气象改革的责任感正确认清形势,是深化气象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各业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一背景下,气象服务产品引入"互联网+"思维,必将有助于其服务创新,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的内涵及其对气象服务的影响,剖析浙江气象服务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气象服务产品发展趋势,并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产品创新中提出了建议和思考,以提升浙江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来函照登     
浙江气象科技编辑部: 贵刊1983年第一期第44~45页刊登的胡厚麟译、张文坚校的译文“热带季风环流在较大的WMONEX区域的年际变动”中对WMONEX(缩写字)翻译可能有误。原译文中将WMONEX译为世界气象网。但我从许多文献中看到WMONEX实为The winter phase of the Monsoon Experiment的缩写。(意为冬季季风试验)。具体可参考Bullet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