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深圳市龙岗岩溶塌陷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维国 《广东地质》2002,17(4):42-49
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岩溶塌陷灾害的综合地质勘查,查明了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同控制岩溶塌陷的6个主要因素为岩溶地下水作用、降雨和地表水、振动作用、重力与荷载、抽排地下水及坑道突水,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危害性,对潜在塌陷区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塌陷灾害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枣庄盆地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及易发区划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庄市是碳酸盐岩分布较广的地区之一,也是以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为主的城市。20a来,岩溶塌陷灾害比较严重,在山东省较为突出,已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和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为防治灾害的发生、发展,在研究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岩溶塌陷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规模和强度等,采用袭扰系数法对岩溶塌陷易发性进行分区,划分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对高、中易发区提出了监测、勘查、工程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措施,有的放矢地预防岩溶塌陷灾害,使地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地质勘查成果通过国家级评审由徐州市计委组织立项,我局第五地质大队实施的徐州市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地质勘查,历时一年,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最近,在北京通过国家计委和地矿部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自1986年以来,徐州市岩溶地面塌陷频繁发...  相似文献   

4.
铜陵市长江东路岩溶塌陷形成机制及土地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凤贤 《安徽地质》2006,16(4):285-289
岩溶塌陷是铜陵市长江东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这种地质灾害现象,是在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本文在大量地质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长江东路岩溶塌陷灾害的形成机理、产生条件的分析研究,并在研究这一灾害系统特性的基础上,预测分析了岩溶塌陷灾害的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铜陵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远期发展目标,对岩溶塌陷区的特征及土地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预防岩溶塌陷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云南南伞盆地岩溶塌陷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伞盆地的主要地质灾害现象———岩溶塌陷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岩溶塌陷的控制条件、影响因素及岩溶塌陷机制。将岩溶塌陷发展演化过程划为三个阶段,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发展演化趋势,并结合人工影响因素对岩溶塌陷灾害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东省的地层分布特点,对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介绍,对产生塌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山东具体情况,确定了影响岩溶塌陷的主导因素,采用打分法进行了分区评价,对岩溶塌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防治岩溶塌陷灾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贵州主要城市的岩溶塌陷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州是我国岩溶地貌最发育的省份之一,全省主要城市贵阳、遵义、安顺和六盘水等四个城市都分布在岩溶区。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城市岩溶塌陷灾害也日趋突出。本文以贵州四个主要城市为例,阐述岩溶塌陷灾害的概况及危害,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发育分布特征,探讨了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岩溶塌陷灾害数据库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岩溶塌陷是我国6大地质灾害之一.也是岩溶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据统计,已发生岩溶塌陷1400例以上.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覆盖型岩溶区,给这些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建立全国性的岩溶塌陷数据库,实现灾害数据的社会共享,应成为当前岩溶塌陷防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就是获取灾害资料.论文根据地面塌陷发育的机理和规律,参照国内外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从岩溶塌陷发生日期、位置、塌陷坑信息、诱发因素、塌陷前兆、地质背景、塌陷后状况、注释等8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岩溶塌陷数据库的内容,提出了一套方便野外调查,内容较为齐全的岩溶塌陷调查表格.该调查表可以直接运用到县级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  相似文献   

9.
论岩溶塌陷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岩溶塌陷是可溶岩地层分布区主要灾害地质现象之一,岩溶塌陷的产物是岩溶陷落柱,其结果可导致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从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出发,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划分了岩溶塌陷类型,论述了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矿区岩溶地表塌陷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某矿岩溶地表塌陷频繁发生的现象,分析确定了影响地表塌陷的主要因素,构建了矿区岩溶地表塌陷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以训练后的BP网络模型对矿山帷幕注浆三期工程完成后可能形成的地表塌陷区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并针对矿山现实塌陷情况,结合各区预测塌陷危险分级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岩溶地表塌陷灾害防治措施。实践表明,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矿区地表塌陷实际情况相符,可为矿山后续帷幕注浆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借鉴,为岩溶矿区地表塌陷灾害提供预警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武鑫  黄敬军  缪世贤 《中国岩溶》2017,36(6):836-841
为定量评价城市岩溶塌陷灾害,在详细分析徐州市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了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条件、水动力条件等8个致灾因子,运用层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岩溶塌陷易发程度进行评价,得到徐州市岩溶塌陷易发程度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岩溶塌陷易发程度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不易发共4个等级。高易发区主要位于市区溶剂厂-新生街一带及张集水源地邓楼水厂-梁堂水厂一带。区内岩溶水水位长期在基岩面附近波动是诱发岩溶塌陷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岩溶塌陷高易发区内应加强对岩溶地下水的开采控制,建立岩溶塌陷监测预警系统,预防岩溶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广东省粤北山区隐伏区岩溶地面塌陷日益增加,直接影响人民生产生活。英德市沙口镇某村地质环境复杂,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薄,底部卵石层与下覆天子岭组灰岩直接接触,溶洞与断层破碎带发育,溶洞与溶洞间连通性较好,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严重。在综合分析沙口镇某村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因素,对岩溶地面塌陷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认为在长期地下水位波动、潜蚀及淘蚀等作用松散盖层土体颗粒流失形成土洞,地表水与地下水强烈交替形成正负压力等作用下,土洞上部盖层发生塌陷。研究结论为科学制定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七道江镇东山村塌陷区,目前稳定性较差,严重威胁当地住户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经过野外实地调查及物探验证,综合分析该塌陷区域形成机理与原因,确定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中型.  相似文献   

14.
江明  段启杉 《贵州地质》2002,19(4):274-276
岩溶地面塌陷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该文介绍了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压力差效应”理论,并应用该理论探讨岩溶场地地面塌陷的评价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5.
Mechanism and mechanical model of karst collapse in an over-pumping ar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rough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karst collapses at Zaozhuang City,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chanism of karst collapse in areas of excess water extra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epage effect and that the seepage-pressure effect is the initial factor that induces karst collapse. The causation mechanisms for karst collaps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the inter-collapse phase and the surface-collapse phas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limit-equilibrium theory, this paper has established mechanical models for the surface-collapse phase and determined values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arch formed by the soil hole in an inter-collapse phase. In addition, an evaluation of a karst collapses at Zaozhuang City, China, was completed using mechanical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models agree with the theory of karst collapse at Zaozhuang City. Thus, it is proved that the karst collapse models can b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karst collapse in areas that are over-pumped.  相似文献   

16.
吴晟堂  蒋小珍  马骁  汤振 《中国岩溶》2022,41(5):825-837
在大量建设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及城市更新工程的背景之下,我国城市岩溶地质灾害日趋严重。文章以深圳市3个岩溶地面塌陷事件为例,开展岩溶地下工程地质环境影响区的划定研究。首先运用高频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对工程影响实际范围进行监测分析,然后结合工程施工参数、岩溶塌陷主要影响因素与水文地质试验参数,采用定性分析和量化计算的综合研究方法,推导出岩溶地下工程地质环境影响范围理论计算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岩溶地下工程影响范围主要与渗透系数、工程深度成正比,与土层厚度成反比,推导的半定量理论公式适用于岩溶承压水条件下,可快速为缺乏地下水监测资料的岩溶地区地下工程安全建设及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白云区夏茅村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严重,塌陷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极其复杂,隐伏灰岩岩溶土洞发育强烈,溶洞、土洞规模较大,且发育多层溶洞,溶洞间相互连通,岩溶塌陷区基岩面起伏较大,高程变化剧烈,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底部粉质黏土层土洞发育,土体中规模巨大的土洞是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基础条件。基岩断裂构造带及其影响带范围内,岩石破碎,形成导水断层,存在地下水迳流通道,沿断裂带地下水循环活跃,溶蚀强烈,形成岩溶强发育带,为岩溶塌陷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区内楼房基础施工扰动了地下水和土洞间的平衡状态从而成为了地面塌陷发生的诱发因素。运用7项地质环境条件指标和5项经济人口指标分别定性评估岩溶地面塌陷的易发度和易损度,并将二者叠加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夏茅村潜在地质灾害风险大,只有严格控制地下水动力条件,才能避免再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用跨孔地震CT、探地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反射波、土壤氡浓度和波速测试6种物探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进行探测,查明了该区的溶洞、土洞及构造破碎带的分布。介绍了各种方法技术,对综合物探成果进行总结,结合实例说明综合物探方法在该区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在广花盆地岩溶发育区,首次应用跨孔地震CT探测建筑物地下岩溶分布,为评价受岩溶地质灾害影响的建筑物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枣庄市岩溶塌陷频繁发生。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现场采样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对该区的岩溶塌陷覆盖层进行系统地取样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实验及分析,论述了覆盖层特征对该区岩溶塌陷的影响;运用宏观调查、细观测量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论述了地质构造对岩溶塌陷的影响;结合历年水文动态资料、地下水开采量等论述了地下水活动对岩溶塌陷影响。综合认为,地层岩性、覆盖层性质、构造因素是枣庄岩溶塌陷频繁发生的内因,而超量开采地下水则是外部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