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三维位置偏差野外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用野外观测方法测定GPS接收机天红相位中心三维位置偏差的原理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以往在野外只能测定天线相位中心二维(平面)位置偏差的局限性。实测结果表明,它能够以毫米级精度测定GPS天线相位中心的三维位置偏差,这是一种既方便实用,又能满足精度测定GPS天线相中心偏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诺瓦泰─—第三代GPS单频接收机谢世杰一、概述加拿大诺瓦泰(NovAtel)公司于1992年底推出高精度的C/A码窄距相关GPS接收机。近两年的大量实测结果表明:由于采用窄距相关技术,使C/A码达到P码的精度;采用码/载波相位扩散技术,使GPS单频接...  相似文献   

3.
Cam.  ME 刘东生 《国外测绘》1994,(5):10-13,37
本文论述利用10通道单频诺瓦素(NovAtel)GPSCard接收机,评估其窄距相关C/A码GPS接收机进行GPS静态测量的性能。1992年12月,在美国东部进行了GPS静态测量,以便支持这种评估。为了分析其重现度及其同地面坐标的一致性,在历时时五天的观测中,测量了0.5-320公里的12条基线。此后,利用双差法和三差法对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了后处理。为了分离大气误差和接收机本身的误差,使用了精密轨  相似文献   

4.
赵利生 《测绘通报》1999,(2):16-17,23
本文根据GPS中电离层误差的特性,介绍了码、载波相位扩散技术的原理以及将单频GPS接收机用于长边网测量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论电离层对GPS定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电离层是GP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本文论述电离层的特征和折射系数,以及电离层的下列影响:电离层码群延、电离层载波相位超前、电离层多普勒频移、振幅闪烁、电离层相位闪烁效应、磁暴对GPS定位测量的影响、电离层对差分GPS的影响和GPS接收机的电离层改正。  相似文献   

6.
Abid.  HZ 《测绘通报》1995,(5):43-48,54
运行中解算相位模糊值,即接收机运行时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初始模值的求解,是GPS数据处理技术方面的新进展。本文阐述了运行中相位模糊值求解法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作者为提高整周模值求争度和可靠性而开发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7.
Trimble4000SSE型GPS接收机高低温性能试验刘晖,翟清斌,赵猛(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1.试验目的GPS接收机有时需要在温度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环境温度有时在35℃以上,有时在0℃以下,所以用户们一直有疑虑:仪器在这种条件下还能否...  相似文献   

8.
GPS中CCD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码/载波相位扩散技术可使单频GPS接收机的测程从20km急剧扩大到400km。本文叙述其简单原理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测距码的GPS动态测量对于实于差分定位的精度为米级。对于铁路工程的许多任务来说,这样的精度足以满足需要,可是,考虑到诸如铁路轨道的养护和维修,必须要有亚厘米级的精度,就GPS来说,这要求作载波相位测量,为了进行实时解算,必须从一个沿着路轨流的接收机到主站接收机通过无线电联系来传输数据,由于地形和工程结构上的原因,实际上常会产生信号失锁问题,于是就需要有一种方法来确定过程中的整数模糊度,利用既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GPS应用的近期动向,介绍了陆地,航海,航空GPS接收机的技术要求与特点,并预测GPS市场发展趋势,认为接收机将朝小型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及高稳定,低耗电,低价格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的三维检定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几何关系,在超短基线相对定位法的基础上,利用旋转天线,结合精密水准测量,给出了一种天线相位中心偏差三雏检验的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适合于在野外对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进行实际检定。  相似文献   

12.
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与其几何中心不重合性构成了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误差,如何减少相位中心偏移是天线设计和GPS数据处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偏差的检测原理的基础上,讨论GPS天线相位中心垂直分量偏差对GPS高程精度的影响,应用实例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征航 《武测科技》1994,(1):10-14,4
本文介绍了GPS定位中的误差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GPS接收机的检验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的观点,并详细介绍了三种不同层次的GPS接收机的检验方法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GPS定位中的误差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GPS接收机的检验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的观点,并详细介绍了三种不同层次的GPS接收机的检验方法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组合码和相位观测值在线解双差模糊度的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在线精确地求解整周模糊度,是GPS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的关键问题。在线解算取决于很多因素:基线长度、数据处理方法、接收机的性能(如双频还是单频)以及抗AS和SA的能力等。现代双频GPS接收机能获得载波相位和L1、L2频道上的精度伪距观测值,组合这4个观测值可进行单历元整周模糊度解算。文中对组合码和相位观测值在线解整周度的算法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得出了很有实用意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天线相位中心是指微波天线的电气中心,其设计中心与天线几何中心不一致。天线相位中心最大平均偏差可达数厘米,为此,需对GNSS测量型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进行标定。目前国内GNSS测量型接收机的检定规程中,天线相位中心采用室外天线旋转法进行标定,并以GNSS测量型接收机标称精度中所谓的“固定标准差”作为阈值进行判定。笔者认为GNSS测量型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标准差与星历类型、数据处理软件、观测时间长度、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等因素相关,不能作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的检测门限;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有独立的指标要求,也有独立的精确检测方法,因此建议按照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的指标要求作为检测门限。  相似文献   

17.
胡亚轩 《测绘工程》2001,10(3):44-46
接收机天线相位偏差是GPS定位中一项重要的误差源,其影响值可达数毫米至数厘米,为了解接收机天线性能及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在出测前后一般对相位中心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目前已采用两种方法对Ashtech扼流圈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证明了AshtechZ-12型接收机天线满足限差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将就此作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8.
高扬 《测绘科技》1996,(3):33-35
本文详细讨论了在Windows环境下,微机与GPS接收机通信的实现和通讯程序的设计方法,以完成初始化设置GPS接收机和读取实时定位信息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9.
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可将DGPS测量的精度从亚米级提高到厘米级。本文介绍了载波相位DGPS测量的方法,较详细地讨论了载波相位DGPS测量中的载波相位校正,给出了参考站和用户移动站上载波相位改正的数学模型。利用载波相位改正的方法,避免了将大量的原始数据从参考站传送到用户移动站,降低了对传送数据的时间灵敏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GPS相对定位时,当一台GPS接收机的记录时间与参加同时观测的其他接收机的记录时间相差较大时,需要对接收机的GPS观测量和两项时间偏差改正。一项是在接收机钟偏差时间内卫星运动几何改正,一项是在接收机钟偏差的时间内卫星钟差改正。本文给出了第一项改正的详细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