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东煤公司204队研制的 MK—2型电动工作台,加装了一套接触器卡死、粘连自动断电装置,大大增加了它的安全性能。该装置由机械限位开关、交流接触器和电警笛组成,具有升降限位停车,紧急强行自动停车  相似文献   

2.
杨杰 《四川地质学报》2013,(Z1):177-180,184
本文对钴源辐照装置的现状以及引发钴源辐照装置事故的因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在总结辐照加工已发生的放射性事故和成功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从日常运行管理、装换源管理、事故应急三方面对钴源辐照装置事故防范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气动"方法是一种处理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新型方法,本文从"气动"方法的原理和与之相配套的封闭钻孔环状空间孔口装置的结构入手,结合工程实例对地面定向水平井施工时发生卡埋钻事故的过程、原因深入分析,对事故成功处理的全过程和所具体使用的每一种处理方法进行了全面剖析,证明封闭钻孔环状空间孔口装置是一种装卸方便性能可靠的封孔设备,认为"气动"方法处理钻探孔内事故行之有效,可以广泛应用于煤田防治水地面定向多分支水平注浆孔钻探工程。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原理电动缆道往返运动时,带动丝杆转动,在丝轮上装一组滑臂触头,由丝杆推动作水平运动,指示断面起点距。在触头的下面固定一块敷铜板,分别从触头和敷铜板引出导线接于电路。当触头移到某垂线起点距时,将铜箔截断0.7mm 左右,即断电停车。该装置的电原理如附图所示。当缆道未到达测速  相似文献   

5.
固相控制装置在石油钻井中应用比较广泛,已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专用化。地质岩心钻探在深度、口径和工艺等方面不同于石油钻井。因此,石油钻井固相控制装置不适合在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使用。GK-15型地质岩心钻探泥浆固相控制装置是在综合石油钻井固相控制装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岩心钻探工艺的需求,把振动筛、清洁器和离心机通过管路联接,构成封闭的泥浆固相控制装置,实现泥浆的制备、循环、固相控制和储备。介绍了GK-15型泥浆固相控制装置结构、性能参数以及取得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层状大地上水平共平面共心线框在阶跃函数或矩形脉冲激发时使用Gaver-Stehfest算法计算互阻抗的方法以及斜坡函数断电效应的修正、给出了重叠回线装置时全时域视电阻率的计算方法和TEM资料的反演算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队多次发生因高压胶管缠绕事故,拉坏钻塔,绞坏活动工作台,绞弯主动钻杆,曾造成重大人身事故。二○四分队三结合小组革新成功的XB-1000A型钻机自动分离装置,能有效地消除事故的隐患,避免以上事故的发生,受到广大钻探职工的好评。该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在运转中,如果机油不足或机油油泵作用欠良,都能引起机件的过早磨损,而导致磨缸、磨轴化瓦…等机械事故.为此,105勘探队第一找矿队柴油机工石景华同志创造出一种柴油机机油断路自动停车装置.柴油机采用这种装置,使运转中,一遇机油不足,就会自动停止运转,从而可完全避免因机油不足所引起的机械事故.特别在钻探工作中柴油机书夜不停连续运转的情况下,这种办法就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地质局七二三地质队三分队通过到兄弟单位学习,又参考一九七六年“勘探技术”第三辑刊登的“孔内爆破法处理卡钻事故”一文,结合本队情况,于一九七六年七月起采用我队自行设计的爆破装置,对卡、埋、烧钻及其它等方面事故进行处理,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效果较好。一、采用爆破法处理事故类型(一)处理卡、埋、烧事故:用爆破法处理卡、埋、烧事故,三年来共处理七十余次。爆破的孔深在100米~820米范围内,爆破成  相似文献   

10.
郑殿富 《探矿工程》2016,43(1):27-30
尾管悬挂器是用来悬挂尾管并将尾管与上层套管相连接的装置,在尾管固井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尾管固井日益增多,所使用的尾管悬挂器结构多种多样。在现场尾管固井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环空不畅、替压过高和提前坐挂等井下复杂情况。介绍和分析了尾管悬挂器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优缺点,总结了在现场应用中易出现的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1977,(3):87-88
一、排灌装置在往孔内送灌注器进行灌浆时,液体进入钻杆柱内,灌注完毕,提升灌注器时,按上了排灌装置,可将钻杆中的液体排入孔内,以改善孔口操作条件。我们先后设计两种型式排灌装置,经试验效果均好。1.滑动式排灌装置:该装置如图1所示,由接手(1),滑动接手(2),排灌接头(4),滑键(3),密封座(6)及密封圈(5)所组成。排灌接头上端与钻杆相连接,下端与容纳管相连接。  相似文献   

12.
《地球学报》2016,37(2):192-192
正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李晓亚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野外在线固相膜萃取装置"于2015年11月18日获得授权公告(授权公告号:CN103439171B)。该发明专利包括萃取装置箱体,内部安装固相萃取组件、电源、控制模块、第一蠕动泵、第二蠕动泵、替代物容器、废液容器、样品容器。固相萃取组件包括固相萃取膜支撑件和导流盖,第一蠕动泵进液口与替代物容器连接,第一蠕动泵出液口与导流盖第一进液孔连接,第二蠕动泵出液口与导流盖的第二进液孔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防爆超前地质探测仪不具备远程无人操控功能,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EDSL的传输距离长、带宽高、通信稳定、即铺即用型远程控制装置。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在煤矿井下或隧道施工现场长距离无人探测,从而减少因前方地质情况不明或者次生灾害引起的事故。   相似文献   

14.
在煤层气钻井施工中,由于煤系多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等松软地层,并且为了使目的煤层少受钻井液污染侵害,要求使用清水或低固相钻井液钻进,这样极易造成井壁失稳,在泥岩层段发生垮塌、井壁扩大的情况;如果在此井段施工过程中发生钻具折断,钻具"落鱼"头部会由于失去井壁支撑作用而发生弯曲,隐藏在井壁的"腔膛"内。如果采用传统的打捞方法,受上部钻孔孔径较小的限制,打捞工具很难找到钻具"落鱼"头部,导致很难将钻具打捞上来,本文介绍了一种专用的打捞工具及其打捞方法,当钻具"落鱼"头部位置埋入井壁"腔膛"中较深时,用本装置很容易将井内"落鱼"钻具打捞上来。本装置及其打捞方法通过在煤层气钻井施工中发生此类事故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钻机机场使用的电动工作台在机械、电气设计中有不合理之处,安全装置亦不尽完备可靠,加之其它原因,时有工作台坠落事故发生。笔者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传动系统、防坠装置,增加过卷限位、机械锁车和机电闭锁装置,完善电气控制设计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钻探施工中处理井内事故,往往需要取出井内全部钻杆.过去常用的方法是,配备一整套左扣(反丝)钻杆,以反出井内钻杆.这样,耗费的人力物力既多,又可能产生重复事故,因而旧有方法亟待改革.近年来,我队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单位协助、配合下,研究实验了一种反管装置,用以代替一整套反丝钻杆.目前这一实验已初获成效,现简介于后,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夏治平 《物探与化探》1986,10(5):400-401
北京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WJ-1型微机激电仪更换上找水软件,AB断电后延时100mS,二次电位采样积分十块面积计算出10个不同延时的极化率ηs,即能测出断电后100mS到5500mS之间的二次电位放  相似文献   

18.
第六讲 安全技术和孔内事故的予防及处理岩心钻探的安全技术工作,分地面装置及地下钻进,且是互相连系的两部份。地面部份包括对各种设备的按置、操作的安全技术方法,防护工作和合理的管理制度;地下部份包括孔内安全(即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和安全措施)。严格的说,所有这些工作,均属安全技术范围,但根据多年来实际工作的习惯,已将孔内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列入“钻进工艺与质量”之中,并作为一项专题讲述。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是贯彻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具体措施,对于迅速发展生产和顺利完成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  相似文献   

19.
在鑽探过程中,常易发生卡鑽或拆断埋鑽事故。处理此类事故方法很多,但当事故較严重时,有效处理方法之一,是採用反鑽桿手段。目前工人在反鑽桿操作工序上,多为用鍊鉗止逆鑽桿右轉,而用管鉗鉗住鑽桿由人力强之左轉。这样在操作过程中便产生下列缺点:劳动强度大,处理时間长,效率低,控制鑽具中和点难,不易掌握鑽具反上情況;操作过程中不安全。为此,設計了一种反鑽桿安全器,其构造装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20.
矿山发生事故导致人员被困井下时,通过地面钻孔进行救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救援车载钻机可适应多种钻进工艺,具有地层适应性广、机动性高、事故处理能力强等优点,是矿山事故救援的理想机型。鉴于国产车载钻机在生命保障孔及大直径救援井施工中存在的不足,研制了ZMK5550TZJF50/120型车载钻机,开发了适应多种工艺的大能力动力头,采用大通孔主轴、大通径冲管、气举反循环气管安设接口等设计,转速转矩调节范围宽,可满足多种钻进工艺,实测最大转矩51350 N·m,具备施工大直径钻孔和处理事故能力;设计了油缸?钢丝绳伸缩式桅杆给进装置,实现长工作行程14 m,短运输尺寸13.6 m,实测最大起拔力1205 kN,具备孔内事故强力解卡的能力。将动力及电液控制系统集成至动力泵站,为车载钻机、钻杆输送系统、井口平台提供动力源和控制源,分体式布局解决了钻进能力提升与整机质量尺寸间的矛盾,满足道路运输要求,能充分发挥钻机的高机动性。为提高起下钻效率、机械化程度,减少工人数量并降低劳动强度,研制了钻具自动加卸系统,通过HG2-01型换杆装置、液压提引装置、自动拧卸装置协同作业,实现起下钻具效率小于3 min/根。钻机在宁夏梅花井矿完成了直径830 mm、深度624.1 m救援井的施工,平均机械钻速3.1 m/h,透巷井深654.1 m,具备600 m深度的钻孔救援能力,为我国矿山灾害救援提供了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