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括了1939—1988年以来硅镁石族矿物研究的进展;叙述了以橄辉岩和结晶石灰岩或黑云母石英片岩和白云质大理(或白云)岩作试料,在450—700℃和(500—1400)×105Pa的温度和压力下的近中性卤素化合物水溶液中,交代作用出现的硅镁石族矿物的特征:探讨了它们形成时的物质组分及其活度,反应溶液及其pH值,氧化还原环境,压力和温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并用拓朴学的原理剖释了硅镁石族矿物和其最密切共生的矿物——镁橄榄石、水镁石和叶蛇纹石依赖于的变化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硅镁石族矿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宝石采撷     
《江西地质科技》1995,22(2):82-90
l矿物物理性质1.1刚玉,硅硼钙石,透辉石,硬水铝矿(见表】)。 表l矿物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刚 玉硅硼钙石透辉石(Diopside)硬水铝矿 成分 晶 系 硬度 比重‘ 折射率 颜色 解理 断 口 透明度 光泽 荧光A120 3六方棱形晶系红,蓝,绿,黄,橙,棕,紫无,但有菱形分离贝壳状透明到不透明象玻璃有红,橙,黄,通常为橙色有摩擦发光现象CaBSiOI(oH)单斜晶系5—5.52.8—3.O1.62—1.67无色,淡浅绿或浅黄,淡粉红尢贝壳状透明到不透明象玻璃在短波紫外线的激发中,有时呈蓝色CaM gSi 206单斜晶系5.5—6.53.22—3.381.66一1.72无色,白,灰,淡绿,棕黄到棕红.鲜绿,…  相似文献   

3.
扬子板块西缘的康定杂岩为一套由侵入岩和变质岩共同组成的岩浆—变质混合杂岩,是研究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对康定杂岩中的岩浆杂岩研究较多,但对变质杂岩研究较为薄弱。为全面了解康定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成因机制,笔者等对扬子板块西缘的攀枝花大田地区康定群咱里组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地球化学、变质P—T条件估算研究,同时对同一层位的石榴二云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可识别出三期变质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1)为石榴子石变斑晶核部及其核部包裹体(石榴子石核部+第一期黑云母+第一期夕线石+钛铁矿+石英),P—T条件为609~690℃—0.2~0.3 GPa;峰期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2)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幔部及变基质矿物(石榴子石幔部+第二期黑云母+第二期夕线石+斜长石+石英),P—T条件为643~732℃—0.20~0.51 GPa;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3)为石榴子石变斑晶边部及变基质矿物(石榴子石边部+第二期黑云母+第二期夕线石+斜长石+石英),P—T条件为602~687℃—0.27~0.3...  相似文献   

4.
张待时 《矿床地质》1983,2(2):87-94
该类铀矿产于中国震旦—二叠系未变质(或弱变质)的碳(碳酸盐)、硅、/泥岩及其过渡型岩类中。目前世界上产于碳、硅、泥变质岩(特别是前寒武系)中的热液铀矿已有大量发现,并具重大经济意义,但涉及未变质的古生界碳、硅、泥岩中的则很少报导。在中国,这类岩层中热液铀矿床甚多,且具较重要的工业意义,这是由其特定的地质构造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产于湖北杀熊洞碳酸岩杂岩体的黑云霓石碳酸岩中的黄菱锶铈矿在国内属首次发现。它呈≤0.2mm细粒浸染状产出,与磷灰石、黄铁矿、磁铁矿、烧绿石等矿物伴生。黄菱锶铈矿呈浅红至淡黄褐色,具油脂光泽,条痕白色,实测比重3.501,No=1.6228,Ne=1.6124,一轴晶,负光性,晶胞参数为a=10.49A,c=6.42A。最强的X射线衍射峰值为2.62(100),3.026(60)和2.138(50)。最强的红外光谱峰为1500,1450和860cm~(-1)。在差热曲线上见有两个明显的吸热谷(633和727℃)。据其化学成分计算,其晶体化学式为:Ce_(0.10)Na_(0.26)Ca_(0.34)Ba_(0.04)Sr_(0.38))_(1.12)C_(0.98)O_3。其成因看来与寄主岩(黑云霓石碳酸岩)的成分和成岩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6.
热液铍矿床     
多年来一直认为,铍主要是在与花岗岩有关的高温伟晶岩和云英岩矿床内才能富集,其中绿柱石是主要镀矿物。自从改变找矿方针,开始寻找中低温的硅铍石矿床以来,发现了各种类型的铍矿化,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含硅铍石的蚀变火山岩和硅铍石—萤石建造的交代岩。最富的矿床形成于弱碱性和碱性花岗岩类小岩体的侵入体上部地段。岩体产于碳酸盐岩石或基性岩之中。矿化赋存在岩性有利层位范围内的各种岩脉(微正长岩、闪长玢岩等)的交汇或结合处。当灰岩与硅  相似文献   

7.
前言常见碳酸盐矿物的种类较多,本文主要指由钙、锰、铁与镁组成的方解石型与白云石型碳酸盐矿物.这些矿物含有几种二价阳离子或形成几种矿物的连晶,有时颗粒又十分微细,给这类矿物的鉴别带来困难.研究矿物化学成分的方法很多,由于上述原因,往往各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在研究湖南棠甘山硫锰矿-碳酸锰矿床的矿物种属与矿物相时,用面网间距d_(10.4)与折射率No计算矿物化学成分,同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勘探的深入,深层二叠系风城组逐步成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重要的勘探层系,其发育一套非常特殊的含火山岩类的碱性矿物组合。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背散射成像、能谱及X-衍射分析,着重剖析了风城组岩类特征。通过研究,在玛湖凹陷风城组识别出天然碱、水硅钠石、碳酸钠钙石、氯碳钠镁石、丝硅镁石、磷钠镁石、碳钠镁石等碱性矿物及玄武岩等火山岩类矿物。纵向上,风城组二段碱性矿物最为发育。碱类岩矿的大量出现,指  相似文献   

9.
全球尚无植硅石成矿的先例,近年在江西省丰城市石炉坑发现一种植硅石沉积的天然微纳米硅碳矿床。赋矿岩石由浅灰色—灰黑色植硅石岩,是由大量植硅体堆积固结成岩形成的植硅石,不含孢粉也极少见硅藻,形成于始新世中期—中新世早期温暧湖泽环境沉积。硅碳矿石主要由微米—纳米级石英和固定碳组成,含少量其他杂质;SiO2含量65%~85%、固定碳9%~20%,硅和碳矿物具多孔结构。硅碳矿石通过超细研磨和分选的方式,可获得微米级石英产率49.7%,SiO2含量99.95%,其中粒度在80~200 nm纳米级石英产率可达25%,微米级碳产率30%。植硅石经湿法物理分选可直接制备橡胶补强填料、高硬碳化硅、污水处理和导电性材料等;经矿石矿物加工分离提纯试验,可得介孔硅、介孔碳、白炭黑、纳微硅粉等材料,其工业价值极高。目前暂定为天然微—纳米硅碳矿床,资源储量规模为大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疆发现的砷锶铝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锶铝石发现于新疆的含金蚀变带,与之共生的矿物有磁铁矿、石榴子石、锆石和磷灰石等。砷锶铝石为白色,玻璃光泽,比重3.65,摩氏硬度3.1—3.2。折光率值No=1.698,Ne=1.701,一轴晶(-)。文中提供了砷锶铝石的化学成分和X射线粉晶衍射值。  相似文献   

11.
橄榄石型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硅镁石型结构的矿物包括四个系列:1.硅酸盐橄榄石系列;2.磷酸盐橄榄石系列,即锂蓝铁矿系列;3.硅镁石系列;4.硅锰石系列。前两个系列是橄榄石型结构,后两个系列是硅镁石型结构。在这一类矿物中,氧离子都是六方最紧密堆积的,它们的平均折射率(N=(Ng Nm Np)/3)均严格服从最紧密堆积的折射率定律即  相似文献   

12.
黄文楷 《湖南地质》1992,11(2):169-170,173
碳硅石(SiC)是一种少见矿物,它有两种变体:α—碳硅石和β碳硅石。α—碳硅石具纤锌矿型结构,β—碳硅石具闪锌矿型结构。α—碳硅石除了在月岩中发现有外,在地球上曾先后发现于陨石、金伯利岩、火成碳酸岩及火山角砾岩中。溆浦发现的碳硅石,产于中都金矿含金石英脉上盘板溪群马底驿组千枚岩及板岩中。先是在人工重砂中发现,后反复采样验证,最近又在岩石薄片中找到,并作了比较系统的矿物  相似文献   

13.
矿物标型性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讨论了矿物标型性定义、标型矿物、标型矿物共生组合、矿物标型特征问题。论文给出了标型矿物的名单(如陨钠镁大隅石、霓石、斜锆石、铯沸石、硼镁铁矿、遂硼镁石、辉钨矿、辉铼铜矿、碳钠铝石、钙锆钛矿、钛锆钍矿、碳铈钠石、氟碳铈矿、黄钾铁矾、硅镁镍矿、水硅铀矿等)。标型矿物共生组合研究能够解决一系列地球科学理论问题和经济建设实际问题。论文论及包括形态、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包裹体、同位素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矿物标型特征。 论文以大量实例说明矿物标型性研究在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矿物学、矿床成因论和矿石工艺学诸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Schre.  W 梁万通 《世界地质》1992,11(1):195-215
近年来一些真正壳源变质岩石研究资料主要来自地中海碰撞带,其变质压力达到30kb,地热梯度极1氐(7℃/km)。在富镁铝变泥质岩中发现具有特殊意义的高压矿物和矿物组合,已有或正在进行一些实验研究。这些矿物与K_2O、MgO、Al_2O3、TiO_2、SiO_2、P_2O_5和H_2O模拟体系在高达50kb和1000℃条件的实验产物相吻合。本文将讨论以下的合成矿物相及其组合,同时特别强调其水压—温度范围(用括号表示)、反应关系及其在变质岩中已知的和可能的产状:铝绿泥石(0~12kb,150~380℃),出现于极低级的变质泥岩中;镁纤锰柱石(约7~45kb,约200~600℃),发现于斛冲带的变质铝土矿、变泥质岩和有关的石英脉中,镁硬绿泥石(18~45kb,400~760℃),自然界尚未发现纯的或近于纯的端元组分,它需要二氧化硅不足的环境;紫硅镁铝石在自然界中已知的仅有滑石—蓝晶石片岩一种地质产状。它的稳定范围很小(9~18kb,700~870℃,且不能和石英共生,但它以Fe存在时稳定;镁铝榴石(15—至少到50kb,700℃熔融),它引人注意地发现于石英岩,含有或不含有残留的柯石英包体;镁十字石(14—有的90kb,700~1000℃)最近被发现呈包体形式赋存干镁铝榴石之中,它需要二氧化硅不饱和的环境;镁镁铝—绿纤石是镁完全置换普通绿纤石中的钙的—新的合或相,由于它具有非常高的压力及低温度的稳定性(37—最小到55kb,<400~780℃),地球上不可能存在。Ellenbergerite(尚没有相应的中文名—译者注)—在镁铝榴石中呈包体形式的新高压矿物,Ti—ellenbergeritl的稳定与成分有关,且比含磷而不含钛的端元组分的形成压力更高(>20kb),纯的具有ellenbergerite结构的镁磷酸盐在10kb条件下即可形成。多硅白云母—广泛分布的Mg、Si置换的白云母,它需要增大高水压(直到20kb)来满足其较高的置换条件。但是铝绿磷石端元组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稳定的。多硅白云母的成分及其有限的组合,如金云母、钾长石和一个SiO_2相是很好的地质压力计。普通的组合镁绿泥石+Al_2SiO_5(主要为蓝晶石)的稳定范围很广,从近于零到31kb和320~760℃。白片岩组合—滑石+蓝晶石(6~45kb,550~810℃)在碰撞带变质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来自低级变质作用的绿片岩组合—绿泥石+石英,而在最高级变质作用中它又分解成镁铝榴石+柯石英组合,另一方面,滑石—多硅白云母组合(11—最小35kb,300—820℃)来自俯冲的变泥质岩。在15~20kb的压力,400~650℃条件下,非常富钾、镁的硅质流体由于钾长石和金云母(黑云母)矿物的相互反应的结果形成了,而钾长石和金云母矿物在包含芘岗岩的地壳岩石中是非常普通的矿物,这样的流体在邻近地幔岩石必然引起变质作用,直到以后温度的增高产生碰撞后的超钾质的钾镁煌斑岩的熔融体。  相似文献   

15.
论华南栖霞组中的菊花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中的菊花石指华南栖霞组中由柱状晶体放射状排列而成的菊花状晶簇。它最早发现于湖南浏阳永和镇栖霞组上部(方邺森等人,1988),之后又见于广西来宾县城郊栖霞组上部(沙庆安等人,1990),它们被认为是天青石或天青石假象。笔者(1991)在湖北省黄石地区栖霞组上部发现该类假象,并认为其原生矿物是六水碳钙石。虽然它们分别被解释成不同矿物,但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成分、结构构造均具极大的相似性。对该矿物集合体的不同解释将对栖霞组沉积环境的认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与六水碳钙石假象的对比,讨论该矿物集合体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批准、并于2001年度在各国刊物上正式发表的35种新矿物,其中硅酸盐包括水硅钡石、羟氟碳硅钛铁钡钠石、氯碳硅铁钡石、硅铁锶镧钠石、氯碳硅钡石、钾菱沸石、水硅锆钠石、斜方硅钠钡钛镧石、铈鲍利雅科夫矿、硅锆钛锶石、锶杆沸石、钒电气石;砷酸盐包括砷钠铜石、羟砷铅钴石、羟硅砷铁石、羟砷铁铜钙石、羟砷钙镍石、赛羟砷铜石;碳酸盐包括单斜羟碳汞石、羟碳铀石;硫酸盐包括羟硼钙矾石、铊明矾、斜方钒矾;硼酸盐包括氯硼锶钙石、硼铯铝铍石;钒酸盐包括水镁钒石;草酸盐包括水氯草酸钙石;磷酸盐包括羟碳磷铝钙石;硝酸盐包括单斜铜硝石;硫化物包括密硫铑矿、硫钙水铬矿;硫盐包括硫铋铜铅矿;氢氧化物包括羟铁镁锑锌矿、羟氯铬镁石;单质互化物包括副斜方砷。文中表格依次列出了矿物的中外文名称及化学式、晶系及晶胞参数、主要粉晶数据、物理性质、光学性质、产状及共生(伴生)组合等。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石—一种新的硼碳酸盐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世清  王立本 《矿物学报》1993,13(2):97-101
作者在鉴定青海省居红图硼矿床的矿物标本时发现了祁连山石,经系统测试确定为一种含硼的碳酸盐新矿物,并经国际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批准,现予以报道。祁连山石呈无色透明的板状或柱状晶体,多以集合体产出。矿物具玻璃光泽,硬度约等于2,D=1.706。{100}和{010}解理完全。矿物的化学分子式为NaHCO_3·H_3BO_3·2H_2O。该矿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晶胞常数:a=1.6119 (8),b=0.6928 (4),c=0.6730 (3) nm;β=100.46(4)°,V=0.7390nm~3,Z=4。二轴晶(-),a=1.351(计算值),β=1.459,γ=1.486,2V=50°,光性方位x=b,y∧a=1°,z∧c=9°,中等色散r相似文献   

18.
四川老盐边地区内晋宁期岩浆岩十分发育,从基性—中性—酸性的各类侵入岩体达30余处,出露面积大于200km~2,年龄910~775.6Ma。侵入岩发育了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系列,岩石具较典型的高硅富钠贫钾特征。根据冯艳芳、邓晋福等TTG岩套分类命名方案,区内中酸性岩类主要为英云闪长岩,少量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对比已有研究结果,该火成岩组合属活动大陆边缘弧(科迪勒拉型)的火成岩组合,应形成于前震旦纪原特提斯大洋俯冲作用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各种不同成分和不同年代的侵入岩中,与同一岩石的其他暗色矿物相比,辉石的含金量是比较低的。下列岩石中辉石的平均含金量如下:超基性岩中—(0.7和4.3)·10~(-7)%,基性岩中—(8.5—17.2)·10~(-7)%,酸性岩中—4.1·10~(-7)%,花岗岩类侵入体的接触交代岩中—(6.9—7.4)·10~(-7)%。当侵入岩的辉石发生自交代绿泥石化作用时,蚀变的辉石亚种中金的平均含量减少1.5—2倍。与侵入岩中的辉石相比,花岗岩类侵入体的镁、钙夕卡岩中的辉石,金的平均含量增高到2—3倍。这一点证实金属可能是在侵入体形成过程中的流体阶段富集的。金在侵入岩和交代岩的辉石中的富集只在其热液蚀变亚种中见到(K2.2—7.2)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各种矿物组成换算法系统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换算方法。该法基于岩(矿)石化学成分与其所组成矿物成分之间的质量平衡原理,并考虑岩石学相平衡原理、矿物结构-晶体化学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适步迭代以逼近实际矿物组成及其类质同象发育的矿物化学成分。本方法在思维上脱离了受“标准矿物”的限制,所计算结果基本上与实际岩(矿)石的矿物组成、类质同象发育的矿物成分相吻合。其计算由计算机进行,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