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泥石流危险度的分类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泥石流危险度分类的研究,对于泥石流治理,减灾防灾对策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效果测度分析方法研究泥石流危险度分类,实例计算取得与专家判断相吻合的结果,计算结果证明效果测度分析方法在完成泥石流危险度分类评价的同时,也解决了泥石流影响因素的系统因素分析问题,表明效果测度分析方法是一种简便且易于操作的信息数据分析评价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充实了分类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层次分析法在甘肃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成  张永军  赵玉红 《冰川冻土》2009,31(1):182-188
在研究分析甘肃省内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特点基础上,总结出甘肃省的主要致灾类型为滑坡(含崩塌)和泥石流.确立了主要灾害本身的活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厘定滑坡分布密度等历史危害性和暴雨分布等10项指标为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的主要凶素.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并构造出判断矩阵和特征向量,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划分,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滑坡敏感性评价的数据驱动权重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GIS的区域滑坡灾害评价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专家经验的知识驱动型方法;二是基于统计学的数据驱动型方法。前者对于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评价指标的分级以及权重的确定多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后者则是根据已发生滑坡灾害的历史调查数据以及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孕灾环境因子资料,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和权重的确定。后者使区域滑坡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GIS技术,运用贝叶斯统计方法的数据驱动权重模型及其分析程序,进行了哥伦比亚Chinehina地区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将层次分析方法运用到地震次生灾害评价中,结合GIS技术,运用多源数据,以潜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为例,选取灾害发育的主要控制性影响因素,包括致灾因素、诱灾因素、历史因素,建立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五级评分值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方法对基础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统计、叠加、合并、分类等空间分析方法,得到地震次生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六安地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总体呈现从南到北递减的阶梯型分布特征。其中,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金寨、霍山和舒城县的侵蚀中低山和剥蚀丘陵地区,且以活动断裂分布中心向两侧递减。  相似文献   

5.
威信县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灾害破坏严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及地裂缝五种。其中以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为主,灾害点分布较广且个体规模小,稳定性较差。调查显示,威信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时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威信县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得出: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地形地貌、生态植被等因素是滑坡、泥石流、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形成的基本条件;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形成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及不稳定斜坡的主导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与搬迁避让、工程防治、生物防治、清除危岩(土)体及排水为主的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层次分析法在太行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层次分析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解决类似地质环境问题的这种目标结构复杂且又缺乏系统资料的研究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其所处的背景条件密切相关。当一种地质灾害具备了产生的内在条件并与适当的外在诱发条件相结合,即构成它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否则,它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河北省太行山地区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为计算样本。计算出各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对计算样本的影响权重,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剖分、因素叠加,计算出单位面积的单灾种评价指数和综合性评价指数,用以表征整个地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地质灾害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概述了北京地质灾害发育具有灾种多、活动频繁、群发性强的特征,主要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滑)塌、矿山地面塌陷、地面沉陷、水土流失及采矿污染等。进行了地质灾害发育区及治理区的划分,并提出了灾害治理及防治的原则、规划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受极端天气和人类活动影响,2013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防治措施上也采取了一些新做法,并取得了好的成效.1 地灾特点2013年汛期地质灾害发生变化总体上具有如下特点:(1)灾害发生的灾种以滑坡、崩塌为主,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337起灾情中,滑坡灾害占48%、崩塌灾害占43%,其余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四种灾害占9%.发生的灾情级别中,发生小型地质灾害320起,占到整个灾情数量的94%.  相似文献   

9.
云南孟连县位于横断山系纵谷区的南段,该县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3种类型,61处地质灾害点,灾害规模多为中小型,灾害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多分布于雨季,不同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灾形成的影响不一,其中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地下水活动是主要影响因素,暴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则是诱发地质灾害爆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华湘  孙乾征  樊善兴  杨子林 《贵州地质》2023,40(3):302-309, 295
近年来贵州省突发性滑坡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除在册滑坡隐患外,还有不少斜坡存在着滑坡的孕灾环境条件,通过新一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发现,选用不同的风险评价体系对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和政府决策等基础数据。本次以大方县滑坡数据为例,选取与滑坡相关的7个影响因子:坡度、坡向、相对高差、工程地质岩组、距水系距离、距构造距离以及土地利用类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信息量模型(I)及耦合模型(AHP-I)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并采用滑坡点频率统计和成功率曲线(ROC)对3种模型的评价精度进行检验。通过比较,选取精度高的耦合模型(AHP-I)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从而能更加精确地评价大方县的滑坡易发性,为山区县级区域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风荷载在地质灾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胜  李雪梅  王莹 《世界地质》2007,26(3):333-337
采用效果测度分析方法,分析风荷载在长白山天池地区地质灾害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排序。计算表明,天池地区地质灾害形成的11个影响因素中,风荷载列首位,说明风荷载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天池地区山高坡陡,有利于风荷载发挥破坏作用。环天池分布的崩塌崖地势高,相对高差大,风荷载在岩体迎风面上产生压力,岩体背风面上则产生吸力。天池地区变化不定的风向,使岩体常年处于气流压力与吸力交替变换作用下,更易使岩体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地质灾害与过程降雨量影响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昌谟 《福建地质》2008,27(4):414-419
通过开展全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过程中,对全省十余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研,总结出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形成机制,以及与灾害前的降雨量大小等因素,指出了诱发地质灾害主要与过程降雨量和临灾降雨有密切关系,并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判据图和降雨阈值,为全省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实施气象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水库区危岩防治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危岩是三峡水库区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基于多年来对三峡水库区危岩研究和防治实践,遵循坠落式危岩、滑塌式危岩和倾倒式危岩的危岩失稳分类方案,构建了危岩防治必须坚持防治工程的宏观综合性与危岩体的微观综合性相结合、具备支撑条件时优先采用支撑技术、谨慎使用清除技术、主动防治和被动防护相结合的防治理念。概化提出了支撑、锚固、封填、灌浆、排水和清除共6类主动防治技术,拦石墙、拦石栅栏和森林防护共3类被动防护技术以及锚固一拦挡、锚固一支撑共2类主动一被动联合防治技术。详细论述了每类防治技术的技术要点。该研究成果丰富了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的技术内涵,对于提高三峡水库区危岩灾害的防治水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非常复杂,地质灾害非常严重,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是我国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汛期的关系密切,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其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对甘肃省主要城市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有探讨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目的旨在对城市的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开阳磷矿区被称为地质灾害的博物馆,区内地质灾害灾种齐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山体崩塌是区内分布最广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通过对开阳磷矿区山体崩塌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采矿活动的调查和分析,得出开阳磷矿区山体崩塌地质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区内的特殊地形地貌及断裂构造,地下磷矿开采是主要诱因;统计了各矿段崩塌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危害对象;选取区内典型崩塌体,利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定性分析崩塌体的稳定性,分析得出崩塌体是不稳定的;提出了采用井下充填采矿,遏制区内崩塌的进一步发展,并结合生态移民工程、锚固与防护工程、切割爆破清除危岩体等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森林  杨胜元  王瑞 《贵州地质》2010,27(4):302-305
贵州复杂和脆弱的地质环境使地质灾害频发,危害民生,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引起社会的重视。选用适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方法,是主动防灾减灾的手段之一。几年来的预警预报工作证明,效果总体较好。对其重要性、影响、作用、改进的意义做了解读。  相似文献   

17.
滑坡次生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滑坡灾害破坏损失评估研究还没有涉及滑坡次生灾害破坏损失评估方面的研究,提出并建立了滑坡次生灾害破坏损失的评估模型与方法。应用故障树分析法(FTA)和事件树分析法(ETA)相结合的因果图方法对滑坡次生灾害作可靠性分析,由此对滑坡次生灾害损失进行了预测及评估。  相似文献   

18.
贵州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建江 《贵州地质》2009,26(4):317-320
根据全省完成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结合各地行政区面积及山地丘陵比例,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发育程度指数法,对9个地区级行政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析,划分出的地质灾害高、中、低发育区比较符合省情实际,对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四川华蓥市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和野外地质数据,选取坡度、坡向、坡高、工程地质岩组、断层、河流影响距离、道路和采矿活动等8个影响因素,采用信息量模型,在进行评价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GIS空间分析平台,对华蓥市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可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极低易发四个区,分别占研究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