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防灾、减灾的社会,在进一步促进平日防灾对策的同时,从推进具体的战略、根据灾害特性采取各种对策的观点,中央防灾会议2007年6月21日决定,2008年度实施以以下8个项目为重点的防灾对策。1树立减轻大规模灾害的战略思路(1)首都直下型地震以及大规模地震的不断准备。(2)推动大规模水灾对策。为了把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发生的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在正确抓住地震防灾战略进展情况的同时,要加强实现以减灾为目标的各种对策。其中,为确保国家中枢机能的连续性,特别是需要对首都直下型地震采取对策,要推进中央省厅、企业等制定业务…  相似文献   

2.
王国治 《华南地震》1993,13(1):85-94
本文从地震监测、科研、预报、抗震、救灾、政府和社会减灾活动、减灾宣传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8个方面系统阐述中国减轻地震灾害研究的进展和实施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县发生了6.6级地震。震后,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迅速启动了地震应急预案,周密安排和部署地震应急处置与救灾行动。简要介绍了当雄6.6级地震的应急行动和灾害特征,提出了减轻地震灾害、提高地震应急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1990年10月22—25日,在北京召开了两个减灾会议,一个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持的“全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减灾研讨会”,另一个是中国科协委托中国水利学会牵头,由15个学会共同发起召开的“全国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两个会议同时同地召开,目的都是为了减轻灾害。一个会议侧重于沿海地区,一个会议侧重于灾害预测。两个会议均未以学科分类。为了突出地震灾害,现将部分涉及地震灾害的论文加以分述。马宗晋、李闵峰在灾度应用于地震减灾对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华南六省(区)的地震科研、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工作和配合“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广东、福建、海南、江西、湖南、广西等六省(区)地震局(办)在国家地震局支持和指导下,于1991年9月25—28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华南地区地震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华南六省(区)地震局(办)的领导和地震科技人员80余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李宣瑚副司长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朱启淦同志到会指导并讲了话。会议由福建省地震局袁定  相似文献   

6.
地震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减轻地震灾害已成为一项具有社会性很强的重要工作。为了进一步增加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抗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地震局决定于7月28日(唐山地震十五周年之际),在乌鲁木齐市联合举行地震减灾摸拟演习。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地震防灾协调组(扩大)会议于1992年3月4日在太原召开。省地震防灾协调组成员,全省各地市及省直有关厅局51个单位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由王敬副组长主持。协调组组长、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达才在会上作了题为《防患于未然 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而努力》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指出,王茂林书记王森浩省长对如何加强抗震减灾工作做了重要批示,这对搞好抗震防灾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吴达才同志从5个方面对防震减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并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地震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和职能作用。各地要继续抓好地震监测预报,为地震防灾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应注意增强全社会的地震防灾意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加强青少年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社会的防灾意识;为增进港、澳和内地中学生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广东省八九五一工程办公室、广东省地震局、广东省科协、广东省地震学会、阳江市人民政府、肇庆市人民政府、新华社香港分社等单位于1990年8月7日至12日联合举办了“国际减灾十年”省、港、澳地震夏令营。营员来自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地区12个市,均为在校高中学生。参加夏令营的营员、老师及有关人员共120人。这次夏令营得到各级人民政府、地震专业机构以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作。 夏令营开营式在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仇作华、广东省地震局局长丁原章、副局长沈泽忠、省科协副主席倪光耀等出席了开营仪式。阳江市副市长黄开成、肇庆市副市长叶叶分别出席了认识交流晚会和闭营仪式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9.
文安5.1级地震距离北京、天津市区较近,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震后,地方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都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周密安排和部署地震应急处置与救灾行动,取得了圆满的抗震减灾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安5.1级地震的灾害情况和地震应急行动措施,总结了地震应急行动的特点,并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昭通市、鲁甸县地震局及其他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实地调研、访谈,详细了解了地震应急预案在鲁甸地震应急救援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同时根据当事人对本次地震应急救援响应过程中地震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的介绍进行了总结归纳,结论可以作为市县级地震应急预案修改完善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敬海  聂高众 《地震地质》2014,36(1):196-205
地震应急预案作为地震应急的核心文件之一,存在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在分析地震应急预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是地震发生后,为指导地震应急救援,针对具体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阐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特点及其与地震应急预案的关系。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组成,包括:处置方案框架、应急决策知识和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介绍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上应用地震应急决策知识修正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动态生成处置方案。以地市级为例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介绍地震应急决策知识的组成。从而为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生成与应用奠定基础,该方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地震应急预案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地震应急预案是地震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应急预案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对该工作的数字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十分重要。本文对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过程进行了技术回顾,介绍了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案,并简要说明了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及使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地震形势分析与防震减灾对策研讨暨1996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召开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华南特别是广东省地震形势的认识,广东省地震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8951办公室、广东省地震学会于1995年11月23—24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广东省地震形势分析...  相似文献   

14.
1983年6月13日至18日,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和甘肃省地震学会在兰州联合召开了“大震对策”讨论会。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单位11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第一次讨论减轻地震灾害的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对过去大震灾害作了较全面的经验总结,同时对未来大震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地震局反复强调在地震减灾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功能,这是从深化改革和全面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高度,从高层次对地震减灾事业一个根本性的推进。地震灾害是威胁人类正常生活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减轻地震灾害是人类世世代代的追求目标。我国政府把减轻地震灾害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当作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存在很多难以快速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的基本国情下,加强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对缓解地震中人员伤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地震防灾减灾工作中,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我国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国家地震局于1990年6月邀请部分专家对我国地震工作的结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讨,并对在减轻地震灾害中政府的作用及国家地震局的主管职能进行了分析。经过反复讨论及多次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了地震减灾工作框图。国家地震局于今年7月下旬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了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综合防御对策研讨会,甘肃、辽宁、河北、宁夏、青海、内蒙、山西等省、自治区的政府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方樟顺局长在会上做了讲话,指出了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意义及主要途径。他说:“我  相似文献   

18.
旨在提高地震对策水平,为1988年在北京召开“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作准备,”新三论’与地震对策讨论会”于7月15日—19日在吉林市召开。来自全国廿多个单位近四十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地震对策是近年来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极其复杂;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是七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自然乃至社会复杂现象共性规律的新兴学科。因此,如何将“新三论”应用于地震对策正成为迫切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学会和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联合召开“大震对策”学术讨论会,于六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兰州市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市共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第一次全面讨论减轻地震灾害的学术会议,共有20名代表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或做了发言。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市城市防震减灾对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鲁木齐市处于地震活动频繁的天山地震带中段,城市地震灾害的潜在危险与日俱增。为了响应联合国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 年”活动的号召和近期内中国实现大中城市的减灾目标,在乌鲁木齐市建立了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系统。阐述了乌鲁木齐的地震环境,介绍了防震减灾对策系统的主要内容,讨论了今后面临的问题及防震减灾对策系统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